耿飚探访徐向前,徐向前:听说你使杨得志和罗瑞卿都陷入了困境?

人间烟火梦长存 2025-02-19 21:14:34

1962年,徐向前元帅家里来了位老朋友耿飚。两人久别重逢,本该欢聚一堂,可徐帅却突然问了一个让人意外的问题:“听说你把杨得志和罗瑞卿都给搞得挺不高兴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耿飚笑着,便开始讲述他那传奇般的军旅生涯。

回到1909年,湘赣交界的一个小山村里,耿飚在贫困的农家里出生。为了帮家里减轻点负担,13岁的他偷偷地,没告诉父母,就勇敢地踏进了村口那家铅锌矿场的门。

机器的轰鸣声、矿尘的刺鼻味、工头的严厉责骂,这些构成了耿飚童年最阴暗的篇章。在矿工的艰辛生活中,他磨砺了意志,也更加迫切地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他和朋友们勇敢地从矿场逃出,漫无目的地在黑暗中寻找着一线生机。就在这时,他们来到了一个热闹的集市,一位情绪高涨的演讲者在那里大谈特谈着理想中人人平等的新世界,耿飚听了他的话,内心深受触动。

他一心想投身革命,从此开始了追求理想的旅程。在条件艰苦的学校里,他拼命地汲取文化知识,还了解了马克思主义,这让他心里种下了为穷人谋福祉的念头。1936年,在陕北保安,耿飚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接见,这次会见后,他被委以重任。

毛主席让他去红四方面军锻炼,还特意说:“先跟着大家走,然后努力赶上。”这短短的几句话,既是激励,也包含着对他的期望。那时候的红四方面军里头乱成一锅粥,士气也低得可怜,急需整顿。耿飚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就一头扎进基层,跟大伙儿同吃同住,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他坚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慢慢把部队的混乱给理顺了,战斗力也跟着上去了。

抗战开始后,耿飚成了129师385旅的参谋长,有的部队上了前线跟敌人拼,耿飚自己就留在了陕甘宁边区,负责保卫我们的后方。尽管他没能在战场上亲自指挥,但他明白后方稳定对打赢战争有多关键。于是,他勤勤恳恳地工作,把部队整理得井井有条,加强了防守布局,还经常和前线保持沟通,给战士们出谋划策,这样一来,他就为战场上的胜利打下了扎实的根基。

在陕北的沟沟壑壑里,耿飚经历了一段让人心惊肉跳的事情,这更突显了他的忠心和责任感。那年1937,西路军败了,徐向前总指挥跟部队失去了联络,情况非常危险。耿飚被派去寻徐向前,他带着队伍辛勤奔波,日夜赶路,终于在偏远的小村庄附近找到了正累得不行了的徐向前。“徐总指挥,是我耿飚!”这一声突然的呼唤,让徐向前的紧张情绪得到了舒缓。

耿飚把徐向前安全送到延安,这事儿也让两人的革命感情更深厚了。后来在平津战役里,耿飚带的部队连着打胜仗,帮徐向前的大战略出了不少力,俩人一起上阵,干出了不少漂亮事儿。在解放战争那会儿,耿飚同志经历了一段有趣的往事,这成了他戎马生涯中的一段轻松小插曲。当年长征时他学会了开车,后来技术越来越好,还喜欢亲自开车带战友们四处溜达。

那天杨司令员和罗政委要去前线视察,刚好没找到司机,杨司令就开玩笑说让耿飚来开。耿飚二话不说,就开着吉普车带着两位首长上路了。边聊边笑,三人心情挺愉快,可是一转弯,路不好走,车就“哐当”一声滑进了旁边的浅沟里。

车身猛地晃动,杨得志和罗瑞卿都吓了一跳,车停下后,罗瑞卿笑着调侃:“耿参谋长,你这开车技术真厉害,差点儿把我们带到沟里去。”耿飚赶紧解释说:“这不过是模拟实战环境而已。”他这番风趣的话逗得大家捧腹大笑,而那回“让杨得志和罗瑞卿都掉进沟里”的趣闻,也成了战友们闲聊时爱讲的故事。

耿飚这人开车技术高超,对新型武器也特别感兴趣。在太原那场战役里,我们部队弄到了几辆坦克,耿飚一看就兴奋了,赶紧动手拉起了一个坦克营。他自己挑兵又训练,激动地说:“以后不飙车了,专开坦克,要开的就开最稳的!”在太原的攻坚战中,耿飚带着坦克营猛攻,把敌人的工事给打烂了,对战斗胜利帮了大忙。即便到了老年,他对开车的热情还是那么高。腿脚不好了,他就买了个电动轮椅在家溜达,还自嘲自己是“老飙车族”,为了能方便地进出,甚至还把家里的门槛给锯掉了。

耿飚从一个穷困的矿工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他的故事就像一部传奇。他从小就立下志向,在艰难的环境里锻炼出了顽强的意志;在革命的战场上,他经受了考验,变得更加强大;他对党无比忠诚,把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他总是乐观开朗,用他的幽默和智慧给战友们带来了很多欢乐。耿飚的经历,不仅是个人的传奇,也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历史。他那次“飙车”的趣事还有和战友们的深厚友谊,都会成为历史中璀璨的瞬间,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