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美国大选的临近,副总统卡马拉·哈里斯的政治前景变得岌岌可危。在她面临的两大丑闻曝光后,民调支持率急剧下滑,哈里斯不得不采取措施自救,试图与拜登政府划清界限。这一转变不仅关系到她的政治生涯,也向外界释放了特定的信号,尤其是对中国而言。那么,哈里斯究竟该如何自救?她对中国又发出了什么样的信息?
2024年大选的背景2024年美国大选将于11月5日举行,民主党和共和党都在全力以赴,以争取最终的胜利。作为关键“摇摆州”的佐治亚州,提前投票已创下新纪录,参与人数是2020年大选的两倍多。这一现象反映出民众对大选的高度关注与期待,迫切希望这场政治“闹剧”能够尽快结束。
从外部视角来看,佐治亚州的提前投票对共和党不利。传统上,共和党通常会在大选最后阶段进行冲刺,而此次提前投票却使得他们的准备不足,增加了失利的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哈里斯却因两起丑闻导致支持率暴跌11个百分点,令人瞩目。
哈里斯面临的丑闻第一起丑闻是哈里斯与前旧金山市长加文·纽瑟姆(Gavin Newsom)之间的暧昧关系。尽管纽瑟姆有家庭,哈里斯依然利用其政治优势一步步进入政坛。第二起丑闻则涉及她可能与近期的“萝莉岛2.0”事件有关,该事件引发全球震惊,更是点燃了美国民众的愤怒,进一步削弱了哈里斯的公众形象。在这样的困境中,她自然不甘心放弃总统梦,开始尝试自救。
自救策略一:与拜登政府切割哈里斯的第一步行动是试图撇清与拜登政府的关系。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她明确表示,如果当选,她的政策将不会是拜登时期的延续。这样的表态显然是为了摆脱作为“拜登接班人”的标签,寻求一条新的政治道路。
这一策略有其独到之处。虽然拜登曾主动为她铺路,但她的表态表明,哈里斯希望在选民心中树立一种新的形象,以适应日益变化的政治环境。美国民众对现任政府的战争政策和经济问题感到厌倦,哈里斯显然希望借此切割来争取更广泛的支持。
自救策略二:打“中美牌”与此同时,哈里斯也在试图利用“中国威胁论”来挽回局面。作为美国政客的一种普遍策略,炒作对中国的警惕感已经成为选票的“法宝”。哈里斯的竞选团队开始强调,美国将在未来的中美对抗中取得胜利,并承诺如果当选,将把对中国的政策作为“第一要务”,以确保美国企业的利益。
尽管这一策略在短期内可能有助于拉拢部分选民,但是否能真正赢得大众的信任则值得怀疑。许多民众对哈里斯的“洗白”举动表示质疑,认为她的变化只不过是为了争取选票,缺乏实质内容。
对中国的潜在信号哈里斯的这些表态实际上也为中国提供了对未来美方政策的解读线索。与特朗普不同,后者倾向于通过经济与科技手段对中国施压,哈里斯尽管声称不延续拜登的政策,仍然会在军事与经济领域施加压力。这表明,未来的美国政府在对华政策上依然不会有根本改变。
综上所述,哈里斯在面对丑闻与选举压力时,试图通过与拜登政府切割和炒作“中国威胁”来实现自救。然而,这些措施能否真正帮助她重获支持,仍需时间来检验。在国际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中国也应保持警惕,及时应对来自美国的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