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愁丨江苏苏州吴江:灶具发展见幸福

资讯早播报 2022-08-26 09:35:39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初期,在江苏苏州吴江一带,不管是农村人家还是所谓的“街上人”(吴江方言,有城镇户口的居民),居家做饭都用“灶头”(吴江方言,做饭的设备)。“灶头”由专门的匠人上门砌成,一般一个工匠一天时间就可以完成。灶头一般是“两眼灶”,一个眼大些,一个眼小些,可放一大一小两个锅。两个灶眼中间还会安一个铁质水罐,这个水罐主要是利用灶头的余热将冷水加热,用于洗脸洗脚洗碗等。有些工匠还会在灶上画一些花鸟或人物图案作为装饰。住房比较宽敞,经济条件好些的人家会砌三眼灶,可放三口锅,用起来更方便。

两眼灶

三眼灶

灶头的燃料主要是稻草。稻草不经烧,一般人家都有一个堆稻草的地方。吴江河网纵横交错,农民会摇着小船,装上稻草,沿着小河一边揺一边叫卖。那时,吴江各乡镇石板弄堂或沿河石板路上,一些家庭主妇挎着竹篮一摇一摆在前面走,后面紧跟着一位肩挑两大捆稻草的农民伯伯,成为水乡一道特有的风景。

灶头的主要燃料稻草

农田里的稻草堆

砌个灶头看似容易,但有些居民住房狭窄,没有地方砌灶头,只能煨“垾灶”。这可就遭罪了,因为没有烟囱排烟,一烧满屋子烟,熏得人眼泪直流。

“垾灶”用稻草和烂泥制成,等干透后在表面涂上石灰水美化,灶口要开得恰到好处,不然无法使用。制作垾灶看似简单,但也是门技术活,一般人不会。当时居民家里的垾灶都是在杂货店里买的。

垾灶

不管用“灶头”还是“垾灶”,做饭都很麻烦,特别是炒菜,一个人又要照看锅里又要管住灶膛里的火,常常弄得手忙脚乱。最遭罪的是夏天,灶膛里的火烤得人汗水直冒,一顿饭做下来,浑身衣服湿透。那时没有电扇和空调,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生活的艰辛和困苦。

充满烟火气的土灶头

20世纪60年代中期,煤球炉开始在小镇上出现,用的煤球是扁圆形的,由于压制过分结实,燃烧不旺,做一顿饭要花上很长时间。遇到煤球快要燃烧完,需加煤球续燃时,做出来的饭菜就可能是夹生的,很难吃。更为让人无法忍受的是,早上弄堂里每家人家的煤球炉一起生火,浓烟滚滚,煤气呛人,连路都无法看清。

20世纪70年代开始时兴烧蜂窝煤,尽管也是以煤为原料,但制作工艺有了改进,一个蜂窝煤有12个孔,使煤能得到充分燃烧,火力比扁圆形煤球高了许多。

煤球炉

起炉子

煤球炉比“灶头”和“垾灶”方便了很多,尽管煤球需要凭票买,但遇到家中无柴可烧的情况少了很多。

买蜂窝煤

当时还有一种“补充”燃具——煤油炉,只能做很小分量的饭菜,再加上当时煤油是要凭票购买,不是每家人家都有。

煤油炉

20世纪80年代,市面上出现一种新的燃料——液化气。刚开始,烧液化气都是有“身份”的人,普通老百姓也就眼红而已。至今清晰地记得,在盛泽镇庆祝第一个教师节大会上,盛泽中学校长袁一匡发言时,慷慨激昂地呼吁:尊师重教从使用液化气开始!这效果真是“杠杠的”,不到半个月,盛泽镇的教师们都用上了液化气。

液化气灶的使用大大方便了做饭烧菜,而且液化气的价格也不贵,刚开始8元左右一瓶,镇上还给补贴,大家高兴得合不拢嘴。从土灶头到煤球炉再到液化气灶,时间跨度为20多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好,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使用液化气灶的同时,电饭煲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家里第一个电饭煲是1988年买的,128元,花了整整两个多月的工资。第一次用电饭煲煮饭,大家直呼煮出来的饭超好吃。

电饭煲煮出来的饭

紧接着,微波炉渐渐时兴起来,用它蒸鱼热饭烤肉“叮”一下就好,功能齐全,操作方便。

微波炉烤肉串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工业发展日新月异,烤箱、电磁炉、集成灶、一体灶等新式灶具层出不穷。现在的老百姓都用上了更为清洁环保的天然气,再有脱排油烟机的加持,厨房变得“别有天地”。

燃气灶

从烟熏火燎的土灶煤炉,到清洁能源的集成灶,灶具的变革,厨房设备的更新换代,见证了我们国家经济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老百姓的生活也因此一天更比一天好,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来源:吴江通微信公众号 苏州市吴江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仁龙

媒体选稿编辑:李俊锋 (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

0 阅读:15

资讯早播报

简介:资讯早播报,资讯全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