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的演技派谭洋是个妥妥的剧抛脸。
《父辈的荣耀》里,他是林恒。
办实事,也懂权衡,维护工人利益,拥抱国家政策,也很有远见,他是个好干部。
林局长做人做事很有一套,沟通的艺术让他不仅事业有成还家庭美满。
对女儿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劝慰,对女婿点到为止的提点,在妻子女儿之间充当润滑剂,他有格局,懂尊重,识大体,和蔼可亲,不拿官腔,坚守原则也能接地气,爱惜羽毛也不忘初心,兼具领导气质和知识分子气质。
《觉醒年代》里,他又是汪孟邹。
“陈独秀爱国,汪孟邹爱陈独秀。”
在陈独秀最灰暗的日子里,他是陈独秀最有力最无私的支援者,有包容、有欣赏,也有惺惺相惜,他们是有如伯牙子期一样的知己。
谭洋演绎下的汪孟邹不急不躁又可爱幽默,既有书生气也不乏商人气质,能把历史人物的特质由浅入深地雕琢得入木三分,他因此成功出圈。
《亲兄热弟》里,他还是老三——于大江。
他把赖了吧唧、乱出主意、腻腻歪歪、阴阳怪气的混不吝三弟演绎得活灵活现,这个角色第一次让谭洋进入到观众的广泛视线里。
演好人接地气,演坏人不扁平化,可塑性强,这是谭洋能成就“剧抛脸”赞誉的根本。
“我一直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所以在演好人的时候我会试图去发现他的小缺点,坏人身上也应该有一些好的东西。所以塑造人物并不是非黑即白,非好即坏。”
这离不开他多年对事业的苦心经营,在认真塑造角色上的久久为功。
《急诊科医生》里的大梁;
《爱的追踪》里的胡强;
《芈月传》里的蔺相如;
《我的铁血金戈梦》里的贺晋南;
《马向阳下乡记》里的于思远;
《产科医生》里的贾天书;
《红色利剑》里的鲁平;
《岳父也是爹》里的江德福;
《不如跳舞》里的董家凯;
《草根王》里的吴本正;
《江阴要塞》里的夏忠民;
《大生活》里的金东民;
《想爱都难》里的李文修;
《金婚》里的程洪阳;
《无字碑歌》里的来俊臣;
《将门风云》里的黄振中;
《青衣》里的乔炳璋;
只是出道多年,谭洋成也“剧抛脸”,败也“剧抛脸”,他似乎没能让观众记住他,一直处于“戏红人不红”的状态,而雪上加霜的是,昔日患癌的阵痛也给了他一击重创。
一路走来,他并不容易。
谭洋和妹妹来自吉林省长春市,谭洋一直被寄予继承家业的厚望——他的父母是吉林省吉剧团的创始人,算得上是戏曲界的前辈。
自然,耳濡目染之下,他从小就开始练童子功,学习吉剧,长的是小生的脸唱的是老生的戏,在吉林省戏曲学校,谭洋学习了3年。
这是他父母乐见其成的却不是谭洋的心之所向。
谭洋和父亲他身在曹营身在汉,人总想彰显自己的特别,尤其是在叛逆期,父母都干这个,他就不愿干了,说起来,他儿子倒遗传了他的性子。
谭洋的儿子如今上了大学,跟都学表演的父母不同,他很有主意,力排众议选择了“生物化学”专业,跟爹妈是一点儿也不搭噶。
相较而言,谭洋倒是跨界不那么大——他想去学表演,当个影视剧演员。
为此,他偷偷参加了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招学考试,只是好不容易考到了最后一试,档案把他卡住了。
学校方面对他进行了严厉批评:
“中专生不得考取外单位。”
不过谭洋并没有自暴自弃,他反而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意识到自己或许是表演的可塑之才,在戏曲学校毕业后,他抓住了广州战士话剧团到东北招生的机会,正式成了一名话剧演员。
从地北到天南,跋山涉水的他初生牛犊不怕虎,斗志满满地决定在广州大展宏图。
可几个月后,在他好不容易站稳脚跟的当下,一碰冷水泼了下来——话剧团要缩编,那年许多新人,包括他,都被劝退了。
屁股还没坐热,谭洋就被迫坐上了回东北的列车上,一路上,他思绪万千,左思右想,还是觉得自己不能就此止步。
给他当头棒喝的是电话里父亲的一句话:
“不行,就回来跟我学吉剧,别瞎折腾了。”
这话听得谭洋是又羞又怒,一鼓作气,不甘心的他报考了上海戏剧学院,并在第二年成功上岸。
经历了好几番波折,他终于触到了表演的边边。
而也是这一个抉择,让谭洋有机会遇到了自己未来的妻子——张鹭(张路)。
那会儿,谭洋所在的班是严重的“阳盛阴缺”,只有9名女生,萨日娜就在其中,只是当时她们都名花有主了,他只能向外突破。
就这样,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的张鹭就映入了他的眼帘。
比谭洋大一岁,父母是做歌剧舞剧出身,曾在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待了3年,张鹭1989年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和巩俐、陈炜、伍宇娟、史可是同班同学。
他们因拍戏相识,因相见恨晚而相恋。
郎才女貌,门当户对还志同道合,简直天作之合,实在很难不走到一起。
谭洋和张鹭家里都是搞艺术的,而他们都是忤逆了父母的期待,与其背道而驰,他们的童年也都是在爹妈的冷落下被当留守儿童看待的。
张鹭是被爷爷奶奶带大的,而谭洋和他妹妹是被姥姥带大的。
生了5个女儿的姥姥一生要强,姥爷去世得早,她把女儿们拉扯成人,有上了大学的,有当了老师的,有做演员的,有做百货公司的,还有搞专业乐队的,后来,女儿们的下一代,她也帮忙养大了。
七岁以前都是和姥姥一起生活,谭洋的性子跟姥姥很像,坚毅顽强,踏实上进,乐观积极。
这是吸引张鹭的其中一点,而在表演上的惺惺相惜也是他们感情的助燃剂,从无到有的两个人一起打拼,相互扶持。
有外貌优势,张鹭的演艺事业可谓是平步青云。
还没毕业就开始戏约不断,她拍了《愤怒的航空港》《伴你到黎明》《陪你到黎明》《银幕恋情》《手机》《有泪尽情流》《沉星档案》《闽南名流世家》等不少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张鹭不仅凭电影《站直啰别趴下》提名了金鸡奖最佳女配角,更凭借电影《这女人这辈子》荣获了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
当时的她是影视圈冉冉升起的颜值演技兼备的明日之星。
而与其形成云泥之别的是,谭洋还在沼泽里挣扎,找不到出口。
跑着龙套,毕业后三年的时间里,他无人问津,尽管他把自己放到了最低,天天去剧组敲门,递资料,满脸憋得通红地听着对方的数落和嘲讽。
那会儿,他和张鹭已经步入了婚姻,身为男人的压力可想而知。
没办法,谭洋不得不妥协,不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他得做起家里的顶梁柱,于是他去泰国航空空运公司当起了销售业务员。
谭洋很努力,每天起早贪黑,勤勤恳恳地在外面跑业务,但是收效甚微,一个月下来一单没开,那是他最挫败最无力的时刻,愁得每天夜里起来抽烟,一抽就是大半宿。
看在眼里的张鹭终于待不住,从背后抱住谭洋,她说:
“老公,你回来继续当演员吧,没事儿,这个家还有我呢。”
谭洋没说话,好一会儿,张鹭才发现他在无声哭泣。
这是她第一次看到他哭。
那天之后,谭洋回归演员身份,跑起了剧组,而他们变得愈加恩爱了。
卸下了所有重负,也在社会磨砺了一番,这回的他更珍惜每一个机会,不惜成为家人朋眼里的“死脑筋”,看自己的戏不停地挑毛病,因不满意的地方会别扭一整天。
量变引发质变,因为康洪雷导演抛出的橄榄枝,谭洋终于得以崭露头角。
因为有戏曲功底,他得到了在《青衣》里饰演乔炳璋一角的机会,是徐帆在戏里的恋人,也是京剧团团长,在性格上有些猥琐,也有些邪性。
这回,谭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路子,成为了反派专业户,进入了张国立旗下的演艺公司,还成为了导演王伟民的御用演员。
基本上王伟民的作品都有谭洋的影子,他们是生活里的好朋友也是工作上的好搭档,筹划《红色利剑》的时候,他就给谭洋打了个电话。
“有部戏,男一号,你来吗?”
“我来。”
谭洋毫不犹豫,拎着包就来了,钱都不谈,而在电视剧平均都在两千万投资的市场背景下这部只有五百九十万的预算的剧是不被看好的。
王伟民知道没有人愿意接盘,就打给了谭洋,对方当机立断应承下来时,他知道自己没看错人。
以小博大的这个赌注,他们赢了,《红色利剑》收视飘红,谭洋的事业走向豁然开朗。
可命运总是弄人,也正在这时,他被检查出了嗓子附近有癌点,是喉癌早期症状。
躺在医院病床上听医生讲述治疗方案,谭洋觉得朦朦胧胧,没有任何真实感,知道眼睛移到坐在他床前的妻子张鹭身上,他才如梦初醒——平时雷打不动去学校的点她没去。
是的,那时,她是中央戏剧学院的一名表演老师了,陶红、邓超、王菁华、朱媛媛、辛柏青、李乃文、王千源等都是她的学生。
张鹭并没有选择继续演艺事业,而是留校任教,她想把心主要放在家庭上。
儿子四岁以前都跟爷爷奶奶生活,张鹭意识到儿子也跟童年的自己一样成了留守儿童,她连忙把孩子接回来——她不想再缺席孩子的每一次成长了。
谭洋也尊重妻子的意愿,为了弥补她,让渡了家里所有事务的话语权,上交了所有工资,不拍戏就往家里奔,接送孩子上下学,甘愿在家里做食物链的最底端,在这样的平衡下,日子过得也很和和美美。
张鹭消化了很久才接受了丈夫患癌这件事,然后她向学校请了长假,专门在医院里照顾谭洋,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保守治疗和动手术切割兼具,好在是早期的所以没太遭罪,谭洋花了两年的时间战胜了病魔。
两年不算长,但足够淹没了他正处于上升期的事业,后继乏力,前功尽弃,他好不容易积攒的观众缘被毁于一旦。
谭洋身体好了,精神却萎靡了,说没有挫败感是假的,毕竟经历了生死,也错失了能让他事业奇起高楼的大好机会。
后来,等他重新出发,他再也没有了担纲男主的戏约了,也没有了当年的野心勃勃。
如今的谭洋心态更加平和,拍的戏没有以前多了,而是不断停下来给自己“打氧”,让自己始终保持鲜活。
他喜欢看韩剧,因为韩剧会讲故事,演员的表演能把握好分寸,可以为其所用;他也会看安妮宝贝的书,因为她把感情写到了极致,可以让他更深地去领悟角色。
这反而让他远离了中年危机,他在该做减法的时候做了减法,当不能再高高在上的时候,他坐了下来,避免了摔倒的后果。
《觉醒年代》播出后,谭洋粉丝数大涨,个人频道单条视频浏览量最高达到了三四十万,他觉得不可思议。
“粉丝把我之前演过的剧整理剪辑到一起,说我塑造能力很强。我看了后心里边一热,你知道吧?就有点泪目的感觉。我一想这么多年了,拍了这么多戏,突然感觉到粉丝们在默默注意你,关心你喜欢你,真挺欣慰的。”
看到观众的认可,谭洋很幸福——这么多年的坚持是有意义的,这条路并没有走错。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