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礁真相原来在这:菲律宾士兵说漏嘴,没想到第3国介入这么深

峻辉聊过去 2025-02-22 15:18:49

菲律宾是侵犯我国在南沙群岛主权权益的主要国家,其对于我国主权的侵犯由来已久,且有步步紧逼之势。

之所以菲律宾敢为所欲为,还是因为菲律宾背后有美国为其撑腰。

在2014年之前,外界对于第三国介入南海冲突的认识并不深入,直到菲律宾士兵说漏了嘴,人们才恍然大悟。

那么,这位菲律宾士兵具体说了什么?第三国又指代谁?中国和菲律宾在仁爱礁的冲突有没有解决的一天呢?

仁爱礁真相

要想理清中菲关于仁爱礁领土主权的争端,恐怕还要从36年前开始说起。

1999年5月9日,美军导弹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的大使馆。

该事件瞬间点燃了中华儿女的民族主义,人们纷纷举起条幅,走上街头,高喊道:“打倒美国帝国主义,反对霸权行径”,官方则一直向美方传达抗议。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大使馆”案件上,没有心思和精力去关注海上发生的微妙变化。

美方一向是霸道惯了,不愿让步,更不愿正式道歉。出于这种强权心理,美方将战场转移到了南海岛屿,鼓动菲律宾挑起仁爱礁事端。

仁爱礁,是南沙群岛中的环礁之一,位于美济礁东南约14海里,长约15千米,宽约5.6千米。

低潮时,仁爱礁的大部分都会露出,北半环较为完整,南半环则会断成数节,形成若干礁门,中国渔民俗称其为“断节”,30吨以下船只可以进入礁湖地带。

菲律宾早就想占领该岛屿,但菲律宾自知实力不济,需要引入美国这个外援,或者至少也要得到美国的首肯,才能有实质性的侵权行径。

“大使馆”事件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菲律宾于次日就派出了一艘破旧的“57号”(又名马德雷山号)登陆舰,驶向了仁爱礁附近海域。

该舰本就老旧,破败不堪,抵达仁爱礁附近就声称“船底漏水,不得已‘坐滩’,搁浅在仁爱礁西北侧礁”。可以说,这是菲律宾当局故意配合美军的一次行动,逼迫中国就范。

由于当时中国国力衰微,海军还不像这般强大,虽然要求菲律宾立即拖走搁浅的登陆舰,但收效甚微。中国也无力使用武力驱逐,马德雷山号就在仁爱礁“安家落户”了。

菲律宾以马德雷山号为据点,长期驻守了若干名海军陆战队官兵,采用定期轮换舰上驻守人员的方式形成了菲律宾对此礁的实际控制。

2013年5月23日,曾任菲律宾仁爱礁驻军指挥官的贾安科·塞班在接受法新社记者的采访时,大张旗鼓地说道:“菲律宾登陆舰的坐滩是故意的,目的就是让菲律宾驻军拥有‘基地’。”

2014年,BBC记者曾登上了马德雷山号。

那时,这艘登陆舰情况极为糟糕,舰体侧面有一道长长的巨大裂缝。海浪像成年人的巴掌,不停地拍打舰体,并穿过船舰暴露的结构,一涌而入。

此外,马德雷山号底部还有一个可见的巨大窟窿,驻守的菲律宾士兵为了挡风,用上了轮胎作为填充物。临时门窗用木板和铝板制成,

如今,马德雷山号登陆舰成为了中菲对抗的前沿中心。

菲律宾方面还多次利用媒体,让记者近距离拍摄中国海警船和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对峙、碰撞的画面。

这又是菲律宾的一条毒计,目的就是让人们聚焦仁爱礁争端,进而演变为一个国际事件。

不过来自马尼拉的消息人士透露:“食物和水不是菲律宾向马德雷山号运送补给的唯一物资。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还悄悄运送建筑材料,包括水泥、钢铁、鹰架,目的就是要加固这艘生锈的船舰。”

美国史丹佛葛迪安·诺特中心的退伍上校雷蒙·鲍威尔上校说:“尽管菲律宾采取了多种办法,但还是很难看出他们能如何延长这艘船舰的寿命。我认为马德雷山号的末日即将来临,它可能很快就会瓦解,毕竟解放军不会一直让菲律宾运送建筑材料。”

2023年11月份,中方加强了对仁爱礁的封锁,自然会同菲律宾方面发生冲突。

这次,菲律宾的运输船“卡布拉号”来到了距马德雷山号约30公里处。“卡布拉号”的船长伊曼纽尔接到指示,要驶入距离仁爱礁不到5.6公里的范围。

没想到的是,任务还没进行到一半,“卡布拉号”就立刻引起了中方的重视,派出了四艘中国船只进行跟踪。

中国海警船在无线电中发出了警告:“立即停止行动并离开本海域。”

但“卡布拉号”仍然继续前行,直到雷达系统变成红色,发出了碰撞危险警告,舰船才停止了航行。

在整个航行过程中,美国海军的一架波塞冬海上巡逻机一直在相关海域上空盘旋,密切注视着海上发生的一切。

这表明,美国就是介入南海岛屿争端的第三方,且介入程度之深,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不仅在国际舆论上,为菲律宾摇旗呐喊,实际行动上,也出动了武装部队在一旁为菲律宾壮胆。

无独有偶的是,菲律宾在一次采访中,一位士兵也不小心泄露了美军介入仁爱礁争端的事实。

这名士兵隶属于菲律宾海岸巡逻队,负责和大本营进行无线电通讯任务。

有一次,他在接受外界记者的采访时,不小心泄露了军事机密:“上级交代我们,要每天报告经过阿云津礁(菲律宾一方的称呼)外国船只的情况。只要看见了中国海警船,就要立即发电,报告上级。不到半个小时,美国盟友的P-3C巡逻机就会飞临上空,监视中国海警船的动向。”

美国的介入

美国介入南海不是一天半天,早在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对抗“红色势力”,就高度参与到南海事务中去。

众所周知,菲律宾的独立是“二战”之后的事情。在此之前,菲律宾长期受到日本的殖民统治。

1946年7月4日,在美国的帮助下,菲律宾获得了独立,并同美国签署了《美菲一般关系条约》。

根据国际法,在没有条约另行约定的情况下,“保持占有原则”是确立战后新独立国家边界的基本原则。

即,对于一个新兴国家,应当根据成立之前的有效统治范围来确定该国成立的边界。

也就是说菲律宾的法理独立依据来源于《美匪一般关系条约》,该条约独立时的国界只能是依据1898年的美西签订的《巴黎和约》和1930年美英签订的《边界条约》。

在《巴黎和约》中,第三条明确规定“西班牙将菲律宾群岛的主权割让给美国”,不过仁爱礁的经纬位置(北纬9°39′-48′,东经115°51′-54′)不在该条约规定的经纬线内。

因此,菲律宾政府宣称的对仁爱礁拥有主权没有法理依据。

美国对于仁爱礁的主权归属问题是心知肚明,但为了遏制中国的海上势力,为了自己的海军霸权,还是选择睁着眼睛说瞎话,站在菲律宾一边。

近年来,执政菲律宾的小马科斯政府一改杜特尔特的政策,将加强美菲同盟关系视为其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寻求通过和美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促进“马科斯家族”在菲律宾永远保持执政地位。

2022年,小马科斯上台不久,就于九月份访问了美国,他公然说道:“如果没有美国作为合作伙伴,将看不到菲律宾的未来。当我们陷入危机时,希望美国能伸出援手。”

尤其是在《共同防御条约》的解释权上,美国和菲律宾达成了共识。

2024年4月,拜登总统在美国、日本、菲律宾三边领导人会晤中,就表示:“任何一名菲律宾军人在外国武力袭击中丧生,都将导致菲律宾援引美菲《共同防御条约》进行回应。”

三个月后,美国和菲律宾第四次“2+2”部长级对话联合声明中,美国更是明确了“《共同防御条约》适用于在南海的任何一处地方,对两国任何一方的武装部队、飞机和公务船只包括海岸警卫队船只的武装攻击。”

这几乎就是向中国摊牌,不点名告诉中国和菲律宾爆发冲突,美国绝不会坐视不管。外界也将小马科斯的外交政策,概括为“高度追随”。这里的“追随”,指的当然是美国。

除了在仁爱礁,菲律宾选择和中国针锋相对。就是在台湾这一红线上,菲律宾也紧跟美国,甘当美国的“马前卒”。

2024年1月,赖清德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小马科斯竟然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文:期待加强菲律宾和台湾的军事合作。

此外,菲律宾和美国的军事演习也是越来越频繁,规格也是越来越高。

美国还乘着军演,将“堤丰”陆基中程导弹部署在吕宋岛北部。

种种迹象都表明,美国和菲律宾之间的联盟,是对中国在南海的巨大威胁,不可不防。

结语: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菲律宾“高度追随”美国,经常卷入地区热点问题,对于本国而言,无疑是增加了安全风险。

更别说东盟和中国在各领域都深入合作,菲律宾尤其应当保持战略审慎的态度,仓促选边站队,不断挑衅另一个地缘强国,只会将菲律宾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参考资料

《从“有限跟随”到“高度追随”—美国推进“大国竞争”背景下的小马科斯》 和平与发展

《一艘搁浅在仁爱礁的菲律宾废弃军舰》 纽约时报

《地缘政治和南海争端》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0 阅读:25
峻辉聊过去

峻辉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