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前言
1974年是新中国成立25周年。在国庆庆典的前夕,毛主席审查了一份出席天安门国庆观礼的宾客名单,名单上有许多社会名流和开国元勋。毛主席发现其中缺少了一个重要人物,这让他大为光火,甚至宣称若此人不到场,他也将缺席。这位重要人物究竟是谁?毛主席为何如此重视他?
萧华,原名萧以僔,1916年1月21日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城东街的萧屋村。这个小村庄见证了他从贫困工人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历程。他的父母都是共产党员,父亲担任当地泥水工会的领导,而母亲则在县城区担任妇女主任职务。他的家庭背景和所处的环境,为他日后的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
从六岁开始,萧华就在赤墈小学接受教育。该校以其浓厚的革命氛围而闻名,校长萧以儒和教员萧以佐、萧藻泉等均是秘密的党员。在这样的环境中,萧华学习文化知识,接触到了革命的火种。当北伐军在1927年进驻兴国县,年轻的萧华已经在学校学生联合会中担任重要角色,他在当地街头做演讲,为革命宣传声援。
完成小学教育后,1927年的萧华毅然决然地走进了由地下党员胡灿等人创办的忧道学校继续深造。仅一年后,他又迈入了县立平川中学的校门,该校同样是革命思想的温床。
在平川中学的学习期间,萧华的革命活动趋于活跃。1928年4月,他参与了“兴国武装暴动”。同年年底,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0年毛主席率领红四军再次来到江西兴国,这一次他特意派人召见年仅14岁的肖华。当时的肖华虽年纪尚轻,却已经是兴国县团县委书记,革命活动中表现出的组织才能和领导能力让他声名在外,这也引起了毛主席的关注。
接到通知后,肖华怀着既激动又紧张的心情,在警卫员的陪同下前往毛主席的驻地。对于肖华而言,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会面,尽管这并非他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早在前一年,毛主席首次来到兴国,肖华便在一场群众大会上亲耳聆听了毛主席充满感染力的演讲,那时的他便被深深折服。这一次他将面对面与心中的革命导师交流,内心充满期待。
毛主席见到肖华时,正坐在藤椅上翻阅书籍。他抬头见肖华进来,面带微笑地招呼道:“你就是那个很能干的肖华吧?”还未等肖华回答,毛主席已起身走过来,拉着他坐到自己身边,语气亲切自然。这样的接待方式,让初次与领袖近距离接触的肖华顿时放松了许多。
随后的交谈中,毛主席详细询问了肖华的家庭情况、工作经历以及目前兴国共青团的组织状况。肖华毫不怯场,清晰地向毛主席汇报了团县委的各项工作,从组织动员到基层发展,言辞中充满了对革命事业的热情与信念。毛主席边听边点头,时不时提出具体问题,与肖华进行探讨。谈话结束后毛主席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连声称赞:“好!很好!”还特意留肖华共进午餐。
这次见面拉近了毛主席与肖华之间的距离,为两人建立了一种特殊的革命友谊。毛主席对肖华的聪慧与坚定印象深刻,而肖华则将毛主席视作引路人和精神导师。
1934年11月红军长征途经湘江之际,蒋介石集结了约10万大军,以何键为“追剿总司令”,在广西东北的全州、灌阳、兴安三县布下重兵,形成包围圈,妄图在湘江沿线一举歼灭中央红军。面对险峻形势,“少共国际师”受命担负掩护军委机关和红军主力渡江的艰巨任务,战斗区域集中在湘西一带。敌军步步紧逼,意图抢占湘江渡口,将红军阻截在江东一隅。
关键时刻,林彪命令“少共国际师”死守文市至石塘一线,确保军委机关纵队和红军主力的渡江安全。接到命令后,肖华带领“少共国际师”在战火纷飞中顽强坚守,直至12月1日,敌军已迫近渡口3公里,师部面临被合围的风险。在紧急磋商后,肖华果断决定组织部队迅速跑步撤离,并在红一团接应下成功渡过湘江。湘江之战的代价惨重,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少共国际师”也从数千人锐减至仅剩2700人。
1935年11月红军在陕北成功会师。蒋介石紧随其后,将围剿的目标转向陕北。为粉碎敌军的计划,毛泽东和彭德怀决定发起直罗镇战役。11月20日肖华与杨得志率领红一团从北向南发起总攻,战斗异常激烈。临近中午时,由于友军的一个团未能按时到达预定阵地,国民党第109师趁机突围。而此时毛泽东的指挥所就设在战区附近,防卫力量仅有一个警卫连。
形势危急,肖华当机立断,将警卫连和其他直属队零散人员组织起来,立即反击。他亲自部署进攻路线,带领队伍冒着密集的火力冲向阵地。在他的指挥下,战斗形势很快扭转,当日中午战斗结束,国民党第109师全军覆没,师长牛元峰被击毙。
同年肖华因其出色的表现,被推举为共产主义青年团国际第六届执委会委员,尽管他本人未能出席,却成为国际知名的革命青年。
1974年迎来了新中国成立25周年。9月的一天,中央有关部门按照惯例将参加天安门观礼的人员名单送到毛主席手中审阅。毛主席仅看了一眼便将名单退了回去,没有留下任何批示。这一反常举动令相关工作人员颇为不解,甚至引发了不少猜测。名单经过修改再次呈送,但毛主席依旧毫无表示,直接将名单原封不动地送回。
几天后,第三次修改后的名单再次送到毛主席面前,这次却附带了一句话:“萧华现在在哪里?为何不邀请他出席?”毛主席的发问掷地有声,让有关部门顿时慌乱不已。萧华,这位曾在特殊时期饱受折磨的将军,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高层迅速派人前去接萧华回京,甚至动用了萧华的家人劝说。萧华本人却并不想出席。
面对工作人员的软硬兼施,萧华始终态度冷淡,拒绝出席。他对这些年的经历心如明镜,不愿掺和是非。但事情很快发生了转机——他的妻子王新兰被请来劝说。王新兰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让萧华动了情。她说:“主席让我们回去,就回去吧。是是非非怎么说得清,家里的孩子们都盼着你回来呢。
王新兰的话让萧华明白,这是毛主席的直接指示,也让他意识到自己作为家庭支柱的责任。他最终松口答应了回京的要求。
10月1日国庆节当天,萧华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伴随着礼炮声和阅兵式,与新中国的建设者们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消息很快传到家中的朱德耳中,这位革命长辈迫切希望见到萧华。很快,萧华前往朱德的家中探望。这次见面没有隆重的场面,只有一声由衷的感慨:“回来了就好。”简简单单的五个字,饱含了朱老总对萧华的关心与欣慰,也蕴藏了对那些共同经历过苦难与荣耀的岁月的追忆。
这场重逢,既是一位久经风雨的将军的回归,也是革命岁月的情谊在和平年代的一次感人延续。
1985年萧华在深入参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感到胃部异常不适。尽管身体状况持续恶化,他仍旧执着于推动改革的各项任务。到了4月12日政协第六届三次会议圆满结束后的第二天,萧华被送往医院进行检查,结果被确诊患有晚期胃癌。
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萧华决定用文字留下自己对生活与斗争的思考。在《人民日报》上,他发表了《有功岂必书之碑》一文,表达了对功绩和名声超然的看法,以及深刻的自我反省。同时,他还为《长春起义》一书撰写了序言,该书讲述了他的战友曾泽生的英勇事迹,文章通过追忆战友展示了萧华对过去战斗岁月的怀念和对战友英勇的敬重。
到了6月16日医生明确告知无法通过医疗手段改善他的病情后,萧华决定离开301医院,返回家中。他希望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中能与家人共处,享受平静与和谐的家庭生活。在8月12日的一个宁静的上午,萧华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地辞世,享年70岁。
8月23日北京的政治、军事及各界人士齐聚,举行了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表达对萧华的最高敬意。萧华的遗体随后被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在他的墓碑下,刻着他生前所倡导的理念,“有功岂必书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