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
引言
正文
挪威:出口油气,国内靠水电在能源行业,挪威是个独特的存在。石油储量79亿桶、天然气储量1.4万亿立方米,这样的数字放到欧洲,妥妥的能源霸主。然而,挪威油气出口量位列全球前三,几乎99%的天然气和石油都销往其他国家。面对国内需求,他们竟选择水力发电,并且不在乎高得离谱的油价——这是什么操作?
让挪威做出如此选择的背后动机,是一笔由油气资源支撑的庞大财富。自七十年代挪威开始油气出口至今,这些资源的出口累计带来2万亿美元的GDP贡献。依托这笔财富,挪威成立了全球第二大的主权财富基金——“石油基金”,规模高达1.48万亿美元,每年可动用的资金约600亿美元。这里面除了投资国内的基础设施和医疗,还被挪威“壕”气十足地用在了教育、科研和对外援助上。
挪威并非不懂得利用油气,而是学会了“聪明利用”——靠出口赚足了外汇,把绿色能源留给自己。毕竟,放眼整个欧洲大陆,油气资源匮乏而需求量庞大,挪威将这巨大的市场拱手相让显然不符合经济逻辑。欧洲需要油气,挪威乐得当“北欧电池”,供应全球第三多的天然气,稳坐世界第八大石油出口国的交椅。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油气供应更是严重依赖挪威,曾一度有媒体戏称挪威是“欧洲的能源呼吸机”。
相比起复杂的海上石油开采、天然气管道铺设,水力发电的条件在挪威得天独厚。半岛地势起伏、河流湍急,数千条大大小小的河流把挪威的水资源用得“淋漓尽致”。水电不仅环保,输送成本也比油气低,冬季的极寒天气更让电力成为最安全可靠的能源形式。
油价贵、水电便宜,让挪威成为全球电动车普及率最高的国家。2023年,挪威境内新车中82.4%为电动车,是全球绝无仅有的“电车天堂”。挪威用经济杠杆推动了国民的环保觉悟:一方面高福利、低电价鼓励大家拥抱水力发电带来的“电动生活”;另一方面高油价让燃油车“望而却步”。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在挪威是另一种解读。不是依赖油气,而是通过油气收入支持国家福利,让水力发电支撑起民生需求。在别国争相开发资源之际,挪威却另辟蹊径,用水电、石油“双管齐下”,创造出独特的能源模式。
结语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要是你住在这样一个国家,坐拥油气资源却要花高价加油,用最便宜的电开着电动车上班,你会怎么想?你觉得这种“资源大国的新玩法”值得效仿吗?
马达
挪威人自己都不用挪威的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