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
这次印度的“高超音速导弹”试射,一开始还真让人以为是要搞事情。可发射视频一出,全网炸了锅——导弹发射筒的盖子竟然没弹开,就这么稳稳当当地“扣”在导弹头上起飞了!网友们纷纷调侃:这不是导弹,这是飞天的“圆盘锅盖”。
按理说,冷发射模式并不稀奇,像我国的鹰击-21导弹就用类似技术。可印度偏偏能把一件“高科技”玩出奇特画风,让人又忍俊不禁又想问:“这是技术失误,还是蓄谋已久的创新?”
说到高超音速导弹,简单来说,就是飞得快、防不住。从速度上讲,只要超过5马赫(约6125公里/小时),都能勉强称为高超音速武器;但从技术上看,真正的高超音速导弹需要有超燃冲压发动机支持,并且能在大气层内滑翔、机动变轨——这些才是高超音速武器的灵魂。
印度这枚“高超音速导弹”,从外形到性能,怎么看都更像一枚弹道导弹加个反舰功能的升级版。发射全程,只有火箭助推器在“辛勤工作”,并未看到超燃冲压发动机的身影。难怪外界质疑:这是“挂着高超名号的普通导弹”吧?
印度国防部在宣布试射成功时,强调“导弹完成了所有既定任务,收集到高精度打击数据”,但视频里却没多少实质性的细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美国等军事强国展示高超音速导弹时,都会公开关键技术原理或飞行轨迹。
多年来,印度的军工研发常被外界调侃“脑洞清奇”,但不得不承认,印度确实在某些领域创造过奇迹。比如“布拉莫斯”巡航导弹,虽说核心技术是俄罗斯提供的,但印度成功将其改造为一款高效的反舰武器,实用性还是有目共睹的。
这次试射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印军试图在高超音速领域追赶中美俄的缩影。随着珠海航展上中国鹰击-21导弹的亮相,印度显然感受到了压力。这场全球军备竞赛背后,是大国角逐的加剧,也是不少国家试图通过技术突破挤进“第一梯队”的野心。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顶着锅盖升空的印度导弹,您觉得是大胆创新,还是槽点满满的“演技派”?面对国际军事科技竞赛,印度能否真正进入高超音速导弹的俱乐部?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