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钱太俗,离婚百亿女boss,女大佬们都爱上了谁?

遇言不止 2022-08-26 12:39:00

无论男女,如果没有内在的支撑,只想凭借年轻、八块腹肌/盘靓条顺,就能获取婚姻利益的阶段已经过去了。

——遇言姐

这几天,遇言姐逛国外网站时,突然发现一个古早的关于中国富豪的八卦:

英国人霍肯因为百亿身家的妻子太富有了,整天花钱,实在受不了了,于是只拿了100万英镑的分手费,离婚了。

在众豪门因为分手费打得不可开交,不是觉得分少了,就是觉得对方隐瞒财产了、出轨了……种种狗血,种种撕X中,这对儿可真是人间一股清流。

遇言姐仔细一看,发现故事的女主角原来是东北著名的女富豪——戴秀丽。

想当初,我还买过她家公司“人和商业”的股票呢,对她算有一点了解。

说起来,东北三省很多富豪因为历史原因,发家史多少都有点儿权钱交易的影子,但戴秀丽却是少数真正白手起家的女富豪。

从记者到“地下女王”的传奇

戴秀丽1963年出生于冰城哈尔滨。18岁时,正值国家恢复高考不久,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黑龙江大学。

毕业后,她在《哈尔滨日报》当了几年记者,很快就做到报社的首席记者。

但她没有满足于现状,又南下去了特区,入职《深圳特区报》,在那里感受了商品经济的第一波熏陶。

见识过大海的人,是不能假装没见过的。

1991年,28岁的她毅然放弃稳定的记者工作,前往英国留学。

▲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后,兴起了一股留学、出国热。当时中国和国外差距巨大,出国淘金很容易积累第一笔财富

在英国的语言学校期间,她遇到了后来的丈夫——英国人霍肯。

据说,霍肯是个英国贵族后裔,家族在二战之后渐渐没落了。到了他这一代,生活水平还不错,算是中产。

生活富足的霍肯很重视精神上的富足,来语言学校既是授课也是闲暇时间的一份义工。

和戴秀丽相识后,两个年轻人相恋并结婚,婚后生活在郊外的一个公寓中,过着悠闲惬意的中产生活。

不过,戴秀丽在听闻发生在祖国的一个个造富神话后,不再满足于小富即安的生活了,而是决定回国创业。

霍肯没有像很多东方男性一样阻止妻子的野心,而是尊重妻子的想法,同她一起踏上了一个陌生的国度。

之后,他迅速在哈尔滨一所大学找了一份外教的工作,支持妻子创业。

那时,国内刚颁布了一项新政策——鼓励外资参与、发展地下防空工程。

戴秀丽借助自己婚后的英国籍身份,创办了“人和商业”,拿到了很多开发地下防空洞的工程。

聪明能干的她把那些防空洞改造成了“地下商场”, 由于租金比地上商铺便宜,一下就吸引了很多商家入驻。

▲80、90后应该都记得当时北方城市流行的地下商场,很多都是戴秀丽开发的

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如果抓住了每10年一次的浪潮,就是踩中了时代的节点:

90年代,下海倒卖商品/出国的浪潮;

00年代,房地产相关行业浪潮;

10年代,互联网行业浪潮

戴秀丽一连踩中了两个节点,岂有不起飞的道理!

接下来,就是公司扩张、上市的发家过程了,然后CEO戴秀丽就该走上迎娶白富美/高富帅的传统戏码了。

哦,不对,她已经迎“娶”了有英伦贵族血统的“奖杯丈夫”(trophy Husband)了,接下来就该像电视剧一样,享受超级富豪的人生了。

彼时已经身价百亿、位列“胡润女富豪榜”、被誉为“地下女王”的戴秀丽花起钱来,尽显东北女性的豪迈!

据霍肯回忆:前妻的地下车库内停放着多辆宾利与劳斯莱斯,另外还拥有两架私人飞机以及一艘价值上亿的豪华游轮,还经常带着一批单价超900英镑的酒去海钓……

男大佬们青睐的体育运动,戴秀丽也没拉下,曾经拥有中超“贵州人和”(原陕西浐霸)与英超“雷丁”两支球队。

这种人上人的纯物欲生活,令注重精神生活的霍肯感到很不舒服。

他说:“我不喜欢大手笔花钱,我是被迫被带入到这种生活中的。”

遇言姐觉得,霍肯说出“被迫”两个字,绝不是凡尔赛。欧美人也是人,大部分一样对财富趋之若鹜。

遇言姐记得,以前曾参加过一个小号白富美的婚礼。她家在重庆下面的一个县,和留学认识的德国同学筹备婚礼时,在江边放了半宿的烟花。

当时,那个德国男人拉着没赶上烟花盛典的遇言姐,兴奋地描述着这一盛况,满脸是被财富征服的油光和红润。

▲白富美在江边为了婚礼放了半夜的烟火,大概要花多少钱,遇亲们帮我算算?

所以,霍肯这样的“精神贵族”和戴秀丽这种从赤贫到暴富、在性格中有补偿心理的新贵,可能确实有冲突。

两人开始闹矛盾,而女大佬解决夫妻矛盾的方式和男大佬们无异——那就是不断给对方打钱、买礼物!

看来,性别只是一种身份,女强男弱使用的居然是同一种方式。

▲就好像《绝望的主妇》中被丈夫忽视的Gaby,丈夫的补偿方式就是买奢侈品

据《泰晤士报》披露,戴秀丽后来留在中国处理事业,霍肯则回到两人在伦敦郊区那栋三居室的半独立住宅里,直至自己的藏书堆满所有房间,才于2011年搬进萨里郡一处价值150万英镑的豪宅里。

▲150万英镑的豪宅应该是什么样子,遇言姐在网上查了查

▲据说这样的豪宅里还有网球场和游泳池。好吧……

他依旧开着一辆旧尼桑轿车,不喜欢穿名牌衣服,到廉价的连锁餐馆里吃饭,在慈善商店(就是那种卖旧书的店)买书……看起来和普通的英国大叔没什么区别。

而且他自己说:“一瓶价值10英镑的平价酒就能让我满足一整天。”

2014年,霍肯终于向戴秀丽提出离婚,并且只要了100万英镑的赡养费。

鉴于两人当年没有签婚前协议,当初戴秀丽创业,还借助了他的身份(或许还有储蓄),霍肯属实是要少了!

但他很满足地说:“我厌倦这太富裕的生活,这些钱尽管不是很多,对我来说足矣。因为我没有奢侈的生活,我会认真去工作。”

上世纪女富豪vs.本世纪女大佬

de择偶观

看完这对儿的故事,遇言姐又想起上世纪另一个百亿身家女大佬的婚姻,两者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那就是陈丽华和唐僧扮演者迟重瑞的婚姻。

陈丽华是40后,也是地产行业的风潮中暴富的(做家具行业);暴富后,也是给自己冠了一个贵族头衔和一个奖杯丈夫。

▲区别仅在于,她把贵族头衔放在了自己身上——据说,陈丽华1941年出生在颐和园,其祖上是满清正黄旗人

而且这个女大佬在婚姻中,也极讲究物质和面子。

陈丽华比迟重瑞大11岁,迟重瑞曾在采访中说:在家里会对陈丽华使用敬称“您”;而且吃饭时,如果陈丽华没有回来,谁都不能动筷子。

这也难怪,上世纪整个富豪圈儿的风气,确实是非常讲究秩序、面子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

但到了新世纪,随着越来越多new money的女大佬入场,她们的婚姻不再单一地要求对方的身份、长相这些条件,而是更看重有趣的灵魂和精神层面的契合。

比如前段时间爆出的私募大佬李蓓的征婚条件:

▲遇言姐当时写了《公开征婚,勇于入场,那些敢于追求幸福的女性们更强大了》这篇文章

像孟晚舟这样的“长公主”也没有选择什么明星、贵族,而是和自己心意相通、精神共振的同事。

▲孟晚舟的第二任丈夫是她在华为的同事刘晓棕,结婚之后,为了避嫌刘晓棕离开了华为

果然,被“富养”过的人都不会太重物质,正如戴秀丽的那位英国前夫。

再比如SOHO的掌门人张欣女士,当年成为华尔街投行精英后,没有选择什么同行或是年轻小帅哥,而是找了个浑身冒土气的陕北小个子,以至于朋友一看到他,都惊呼:“张欣完了!”

结果夫妻二人经过十几年的共同创业,一起成了商业大佬。

这些中国new moeny的女大佬都和欧美新时代女精英一样,注重伴侣与自己的精神契合度远胜过外形及物质条件。

因为美好的灵魂契合才是人类在爱情和婚姻中所追寻的更高体验。

▲桑德伯格与先夫布莱恩·克拉夫

▲桑德伯格与现任丈夫汤姆·伯恩塔尔

说实话,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xing和外貌不再是一个很难获取的资源,头衔也可以任意打造。

无论男女,如果没有内在的支撑,只想凭借年轻、八块腹肌/盘靓条顺,就能获取婚姻利益的阶段已经过去了。

人家通过金钱就可以享用、结算到的资源,又何必绑上婚姻的负担呢?

就连那些需要女性生孩子的男大佬、男豪门,都要考察未来媳妇的创业能力和内在品性了,更何况本就注重精神共鸣的女大佬们呢?

所以,那些叫嚣着“阿姨,我不想努力了”的男孩们,不要再幻想只凭年轻、做做舔狗,就可以成功轻松“嫁入”豪门了。

与其花时间锻炼腹肌和甜言蜜语,还不如提升自己的内在更重要些。

等你既能脱衣有肉,又能有一个有趣的灵魂,到那时才会有姑娘为你写诗,也为你买单。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END-

0 阅读:26
遇言不止

遇言不止

中国最领先的女性励志全媒体,专业主义精英女性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