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85岁老人成家立业的故事》

慧神州春 2024-02-24 16:31:37

(编者按:徐汝清,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今年85岁,他的婚恋故事,铭刻着那个年代的特有印记,非常质朴感人,尤其是文中的许多细节描写,让我们这代人感觉不可思议,同时深深地被吸引、被感动,油然而生敬佩之情。)

【作者:清风徐来(江苏宝应:徐汝清)】

我的中学年代,由于家境贫寒,显得很寒伧,特别是高中阶段,正值三年困难时期,我的母亲也患了营养贫瘠的“浮肿病”,我的学习、生活何等艰难,不言而喻。每学期的8元学杂费学校全部减免,每月的伙食费,除3元助学金,只要交3元6角钱,都很难交付。

1961年7月,我好不容易挨到高中毕业,好心的婶婶们劝说我:“抓紧找个对象,早点成个家,成家立业啊!”我拿定主意:先立业后成家。夏季某日,公社书记沈洁特地到我们冲林大队来,在大队支书徐法元陪同下,到我家找我谈心:“你在宝应县中学读书时,学习成绩和政治表现都很好,你回来以后肯定有其它单位要你去工作,你不要去,党委要重点培养你,还是到公社机关工作好。”腊月的一天,几位公社领导划着小木船带我到公社办公室上班。从此,我便有了个让人羡慕的职业。

一年后,经人介绍,认识了我的爱人梁联春,我坦言相告:“我家很贫穷,是一穷二白啊!”她斩钉截铁地说:“穷,怕什么?只要是个争气上进的人!”她的话恰恰道出了我的心声,我们志同道合地走到了一起,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创建了小家庭。

63年秋天,我向公社借款80元、向银行贷款40元,作为我俩的结婚费用。结婚时,我俩每人仅做一套蓝纱卡布外衣和一套白绒布衬衣,连帐子、细席和被胎都是向邻居家借的,几天婚假一过,随即还给人家。公社同志有人和我开玩笑,说我“借钱取妻搂债睡”。那时候,水荡的宅基地非常金贵。我们在公社所在地姜庄大队的西南角-小河南,人们称为“小荒”的地方,搭起了两间树棍旧毛篙作房料、四周围柴笆、屋面苫柴草的小屋,檐口只有五尺多高,面积总共十几平方米。岳父送来两张旧竹凳和一个旧棕绷床,又用稻草和烂泥帮我们垒成一个坛子形状的锅灶-“泥锅腔”。我找来几根树棍,请木匠打了一张小小的桌子和两条小板凳,又到农具厂暂借了一只杂材箱子盛放衣服,这就成了我俩的家!

我家门口一丈多远就是一座大坟茔,紧挨小屋南边又是一座大坟茔,向西、向南坟茔更多!常有人关切地问我们:“你们住在小河南害怕吗?晚上常常看到你家小屋南边和西边有好多鬼火(磷火)跳来跳去的呢!”爱人毫无惧色:“怕什么?不怕哟!”我乐观地附和道:“人有三年旺,神鬼不敢上!”有年清明节,小屋南边的坟墓要搬迁,坟主的亲友们挖呀挖呀,发现棺材就在我们的床底下,我们只得拆下南面的柴笆,把床铺搬出来。当时,在场人他一言你一语地说“恭喜你家呀!”“派你家发大财呢!”我们不解其意,坟主一本正经地说:“是啊,这是我家老太爷的坟,是阳材(洋财)呀!”就是在这偏僻的荒地上,在这鸟巢般的小屋里,我俩情投意合,耕耘着生活,播种着幸福。

那年代真是精兵简政,公社干部人少事多,一个人要顶几个人用,我又是公社的“红小鬼”,总想多出点力,多干点事。我们家虽然离公社只有500多米远,我仍常常在公社食堂吃午饭,晚上回家也很迟,还常常在公社值宿。夜晚,爱人一个人在家做缝纫、搞副业,静心地将我等候,听到我熟悉的脚步声,随即拉开“柴门”,笑吟吟地迎接我。我们的日子很艰苦,一日三餐总是“瓜菜代”,中午也经常是煮饭炖咸菜。但我们吃得总是美味香甜。夏天,小屋上长满了扁豆和丝瓜,很旺盛,花扑扑,实累累,丝瓜和扁豆,成了我们夏天的主菜。

结婚三年多,太太平平地生下三个小孩,五口人睡在一个被窝里很拥挤,却是笑声盈盈。我俩常常听到背后有人爱慕地赞美:“她们小夫妻真像一对可爱的鸽子啊!”后来,小屋这段地方因大队规划另作它用,我们又另择地皮,临时砌了两间简易的土坯房,搬了家。1970年,感谢公社赵长年书记关心,姜庄支书王荣生和徐立亭、徐继戚、徐海龙、孟凡喜、徐正明等几位大队干部商量后,协调了几家蔬菜地,帮我们安排了一份宅基地,我们又燕子衔泥般地砌了三间土坯房,比原来的小屋宽大多了,我俩真心花怒放。那些年,我的工作一直很繁忙。二老多病,三个孩子上学,我俩同心协力,同挑工作、家庭两副重担,不分昼夜,越干越起劲,再苦再累心也甜。

1977年,党中央决定恢复高考制度,像一股暖流温暖着我们的心。晚上,我们家里常常亮着两盏煤油灯。一盏灯是我和孩子们围坐一起看书学习。一盏灯是爱人搞副业、做缝纫,常常亮到深夜。熬夜,我俩已习以为常。爱人深情地说:“孩子小,家务多,白天一晃过去了,做事情就靠夜晚时间啊!女人家,要想睡多少觉,不可能啊,谁叫我做人家妻子的呢!”

1983年,赶在我俩结婚20周年纪念日--农历十月十六日,我家建成了六间红砖青瓦高大瓦房,真是旧貌换新颜!我们的三个孩子在高考中“连中三元”,更为我们家庭增添了光彩和欢乐。时而想起过去的艰辛,我常常哼起我那爱唱的歌曲:“······咱们俩是一条心,患难之交恩爱深”,也常常教育孩子们一定要十分珍惜今天的幸福,在同心同德营造温馨小家庭的时候,更要为社会主义大家庭争作奉献。

0 阅读:7

慧神州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