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距离我们似乎比较遥远,也因为某些客观的因素导致诺贝尔奖更偏向于欧美国家,但是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诺贝尔奖”,它们因针对我们自己国家的科学家,也被称为“中国诺贝尔奖”,简称“中国诺奖”。
本文带大家看看有哪些“中国诺奖”,以及我国各省份大学获奖总数的排名情况,看看哪个省才是“中国诺奖”强省。
“中国诺奖”有哪些?参照诺贝尔奖的医学、物理、化学、经济四大科学领域,国内对应的社会性大奖包括:何梁何利奖、未来科学大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树兰医学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一、何梁何利奖

由香港爱国金融实业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于1994年捐资创立,旨在奖励我国杰出科技工作者,素有“院士风向标”和“中国诺贝尔奖”的美称
设“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每年评奖一次。成就奖奖金100万港元,进步奖和创新奖奖金20万港元。
二、未来科学大奖

设立背景:2016年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被《自然》杂志誉为“中国的诺贝尔奖”。主要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设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单项奖金约717万元人民币(等值100万美元)。
三、谈家桢生命科学奖

设立背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联合基因集团出资设立,以我国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先生命名,被誉为“中国生命科学诺贝尔奖”。设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国际合作奖、谈家桢临床医学奖、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四、树兰医学奖

设立背景:由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设立,被誉为中国医药卫生学界的“诺贝尔医学奖”。设树兰医学奖、树兰医学青年奖。
五、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设立背景:由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主办,是我国经济学界公认的最高荣誉,被誉为中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设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
近五届各省市高校获得“中国诺奖”数量排名我们暂且认为每个奖项的权重一样,纯粹按照获奖数量进行排名,并且去除了各地军校,排名情况如下:

一共有27个省市的高校在近五届“中国诺奖”评选中获得过奖项,一共100所高校,共获得296个奖项。另外,27个省市按照获奖数量多少,分成了5个梯队阵营,我们逐一看一下。
第一梯队:京沪浙苏前四北京高居第一,一共18所高校斩获97项大奖,可谓是一骑绝尘,其中获奖数量较多的大学有:北京大学获得29项,清华大学获得22项,北京协和医学院8项,首都医科大学7项,中国人民大学5项。

北京优秀高校太多,加上北大、清华这两所超级巨无霸,想不排第一都难,而且是断崖式的遥遥领先。
上海排名第二,上海一共有7所高校斩获35项大奖。其中上海交通大学15项、复旦大学12项,这两所大学也是上海高校获奖的主力担当。其余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也有所斩获。

上海4所985大学在内强校都上榜了,唯一缺席的强校是华东理工大学。
浙江排名第三,很多人肯定会想为什么不是江苏,那是因为浙江大学这个顶级985大学,一所学校就可以干翻其他省份至少两所985大学。浙江一共4所大学斩获24项大奖,但是其中浙江大学一所学校就获得了21项,可谓是浙江的擎天巨柱。浙江大学也在全国所有大学中名列第三,仅次于北大和清华。

江苏排名第四,江苏的好大学也很多,最著名的就是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两所985大学。然而江苏能排名第四,却不是靠南大等顶级名校,反而是人多依靠省内众多优秀的高校合力,才排名第四,共12所高校斩获22项大奖,获奖大学数量仅次于北京,排名第二。
江苏和浙江的高教模式恰恰相反,浙江是集中资源办好一所大学,江苏是分散资源办好数所强校,不能说哪个模式更好,但是从获奖数量来看,浙江更胜一筹。

江苏获奖最多的高校是来自于苏州的苏州大学,共斩获6项大奖,排名全国第13位。其次是东南大学的3项,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审计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分别获得两项。而南京的其他名校则集体疲软,南京大学也仅仅获得一项。
第二梯队:广东、山东、四川3省广东排名第五,共8所高校斩获19项大奖。获奖较多的高校分别是:中山大学7项、广东工业大学3项、南方科技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各2项。中山大学获奖数量排名全国第11。

山东排名第六,共4所高校斩获16项大奖。获奖较多的高校分别是:山东大学10项,山东医科大学4项。山东大学获奖数量排名全国第6。
四川排名第七,共5所高校斩获13项大奖。获奖较多的高校分别是:四川大学7项、电子科技大学3项。四川大学获奖数量排名全国第9。
第三梯队:安徽、黑龙江、湖北、陕西、湖南、云南6省安徽、黑龙江、湖北并列第八,均斩获8项“中国诺奖”。
安徽完全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所学校,中科大也以8项大奖,排名全国第7。

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4项,哈尔滨工程大学2项,哈尔滨医科大学2项。
湖北:华中科技大学4项,武汉大学3项,武汉理工大学1项。
陕西排名第11,一共4所高校,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4项,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各1项。
湖南排名第12,一共4所高校,分别是:中南大学3项,湖南大学、湖南工商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各1项。
云南并列排名第12,一共4所高校,分别是:昆明理工大学3项,云南大学、昆明医科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各1项。
第四梯队:天津、福建、广西、河南、江西、辽宁、宁夏、新疆8省市这8省市获奖数量超过1项,但是均未超过5项,具体情况如下:

这5个省份均只有1所大学获得1项大奖,算是实现了0的突破,而且获得的都是何梁何利奖。具体情况如下:

其中吉林让人多少有些意外,吉林大学规模庞大,底蕴深厚,但是竟然也只有1项大奖。同样情况也发生在重庆身上,重庆也有包括重庆大学在内的不少名校,目前也只有重庆大学获奖。
结语从“中国诺奖”获奖情况来看,北京上海依旧强势,浙江、安徽依靠一所名校撑起全省教育的模式,对比江苏百花齐放的模式也值得深思。其他湖北、陕西等教育强省表现却并不好,其中原因大家可以去分析。
关于“中国诺奖”各省市的分布情况,你如果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熊猫一家
中国设置鲁班奖,多设置几个领域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