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盯着手机屏幕,那条微信消息刺得我眼睛生疼。
窗外的冬日暖阳透过玻璃洒进来,却驱散不了我心头的寒意。
"你小叔子投资需要周转,四千块少得可怜,别敷衍我了"——这条消息像一把锋利的刀,精准地戳中了我这个"外来媳妇"最脆弱的神经。
记得去年过年,我和老公商量着给两边父母准备压岁钱和年货。当时我们刚买房,月供压力大,但还是咬牙从工资里匀出八千块,平均分给双方父母。
那时婆婆的笑容还挂在脸上,说我们有心了。可谁知道,短短一年时间,态度会转变得如此彻底。
我放下手机,望着厨房里准备晚饭的老公背影,心里五味杂陈。他还不知道这场即将到来的家庭风暴。
其实我早该察觉到的。从小叔子开始创业那天起,婆婆的注意力就全在他身上了。每次家庭聚会,话题总会不经意地转向"小叔子的生意多有前途","投资多少就能赚多少"。
我和老公都是普通上班族,每个月工资勉强够还房贷。但在婆婆眼里,我们的稳定生活似乎成了"不思进取"的代名词。
"老婆,今天想吃什么?"老公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勉强挤出一个微笑,却在看到他围裙上的油渍时,眼泪不争气地掉了下来。
这个老实巴交的男人,何尝不是夹在母亲和妻子之间左右为难?
晚饭后,我还是把婆婆的消息给老公看了。他沉默了很久,最后轻轻说:"要不我们再想办法凑点?"
我摇摇头,握住他的手:"不是钱的问题。如果现在妥协,以后只会要求更多。"
想起这些年,我们省吃俭用,好不容易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小家。每次加班到深夜,看着地铁站熙熙攘攘的人群,我都在告诉自己:苦一点没关系,只要我们在一起。
可现在,这份来之不易的小确幸,却被亲情的重压碾得支离破碎。
我打开朋友圈,看到婆婆已经发了一条动态:"现在的年轻人,真是越来越不懂事了。"配图是一张佛经语录。评论区里,她的姐妹们纷纷附和,说现在的儿媳妇都不如从前孝顺。
这大概就是中国式家庭的缩影。表面上其乐融融,背地里却是无声的角力。亲情和爱情的天平,总是在不停地摇摆。
我删掉了好几次想要反驳的话,最后只回了一句:"妈,新年快乐。"
或许有人会说我懦弱,但我知道,有些战争,最好的应对就是不应战。
夜深了,老公在书房处理工作,我躺在床上,听着窗外呼啸的北风。忽然想起奶奶常说的一句话:"家和万事兴"。
可是,什么才是真正的"家和"呢?是无条件的付出,还是互相理解的边界?这个问题,恐怕每个中国式家庭都在寻找答案。
明天,我准备约婆婆出来喝茶。不是为了解释,也不是为了争辩。只是想告诉她,我们都是相爱的人的至亲,何必把彼此的关系过成一场战争?
窗外的月光温柔地洒进来,我想起那句网络上流行的话:"我们都是普通人,既无力承担所有期待,也无需背负所有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