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人工智能(AI)对能源需求的激增,核聚变这一无限、清洁的能源技术正成为全球焦点。尽管美国数十年来在核聚变研究中占据领先地位,但中国正以惊人速度迎头赶上,或将率先实现商业化发电。
研究显示,中国在核聚变领域的年度投资高达15亿美元,约为美国8亿美元的两倍,这一差距正推动中国在技术与项目建设上迅速突破。

中国在核聚变领域的进展令人瞩目。位于合肥的实验高级超导托卡马克(EAST)在2025年1月创下新纪录,成功维持100百万度高温核聚变反应长达1066秒,远超此前的403秒,展现出其在高温维持技术上的领先。
此外,卫星图像显示,中国正在四川绵阳快速建设一座大型激光点火融合研究设施,规模可能超过美国的国家点火设施(NIF),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同类项目之一。中国还计划通过中国融合工程测试反应堆(CFETR),在2050年前实现商业化核聚变电站。

与此同时,AI的快速发展为核聚变注入了新的动力。大型语言模型等技术导致能源消耗激增,吸引了大量私人资金投入融合领域。
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表示,“没有突破,我们需要融合”,并携手微软、谷歌等巨头,累计投入超70亿美元于融合公司如Helion Energy。而中国的快速进展同样吸引了全球目光。

新加坡网友Robert表示:这就是美国的不安全感作祟。
我真的非常厌恶美国的这种态度,他们总是高高在上的样子,享受这个世界给予他的资源和权力。他们自己做不到,就希望竞争对手们也无法做到。
网友Wilson附和道:请不要在无意义的抱怨和限制了。
当被超越时候,就会发牢骚、抱怨,然后采取打压行动,为自己找借口。
他们曾经对日本,法国,德国做出同样的事情,剥夺别人的科技成果。现在又对中国故技重施。他们一直说不介意竞争,实际却完全相反。
新西兰网友Thompson说:
他们中国的公民想投身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他们中国的孩子想成为下一个马云或埃隆·马斯克。
我们美国的孩子长大后想成为篮球运动员或足球运动员,还有他们也想成为社交媒体网红。

英国网友Daniel 表示:人们总是无端指责,我也确实不喜欢他们做的一些事情。
但他们的态度是“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而美国的态度却是 “如果我能从中赚钱,我才会去做”。看看美国的地铁和高铁,这就是鲜明的对比。

网友Harris说:什么是“落入坏人之手”?
美国总是宣传自己才是世界的救世主,傲慢的态度让人反感。
他们似乎在高速全世界,本有可能拯救世界的革命性绿色能源,要是被别人掌握了就成坏事了?他们之所以批评,就是害怕中国人在各个方面都领先他们,害怕自己现在享受的福利全部消失。
这些人给人的感觉更像是内心不安的美国政治评论员,而不像是真正的科学家或能源专家。

马来西亚网友Martin说:我不明白,为什么你们这些人总是试图给中国研发出的任何技术都贴上负面标签。
难道仅仅只是,因为这是中国制造的,而不是美国制造的?
“中国在创新方面的投入是美国的两倍,而美国在军事方面的投入却是中国的两倍,哈哈。”
印尼网友Andrew表示:
当初批评他们是排放大国,现在他们努力并发展新能源,而美国却对绿色能源征收关税。
美国总是在自己优秀的领域内宣传,现在别人的成功。现在,他们又在用各种理由限制,或者退出环保组织。

网友Sarah表示:
帮我理解一下。如果中国比美国先建成核聚变相关项目,这怎么就成坏事了呢?
如果世界上污染严重的国家都可以走向绿色发展之路,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泰国网友Johnson嘲讽道:
所以,当中国研发出新东西时,美国的回应却是“我们不知道中国这东西安不安全,但百分之百肯定它不安全,而且我们不能这么做,因为中国不行”。
然后就是那句经典的“他们抄袭我们”,你怎么就知道他们抄袭你了呢?再说了,这又有什么问题呢,你是先行者,你应该比一个模仿者更了解自己的设计呀,你依然有优势。

网友Brown补充道:美国还曾声称,对中国实施的微芯片出口禁令会摧毁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
美国禁止与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合作,以为这样就能阻止中国的太空探索。美国禁止向中国出售武器,觉得这样就能阻止中国获取高科技军事装备。
然而,美国所做的一切都无法阻止中国在任何产业和技术领域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