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庄严的法庭之上,他坚守法治信仰,以行动践行新时代使命,和每一名辛勤工作的法官一样,他用自己对法律的热忱守护公平、正义。深耕一线审判十五年,李冬冬在工作中的状态,通过一句句简单的话语就能够展现出来。
今天
让我们跟随北京广播电视台
《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节目的镜头
走进北京丰台区人民法院
李冬冬法官的故事
图纸上是怎么定的?现场与图纸不同有征得对方同意吗?
李冬冬所在的民事审判一庭负责审理辖区内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对于建工案件,现场勘验是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跟随李冬冬来到一间厂房,原、被告针对钢架的安装细节存在争议,语气已有些急躁,一方认为施工中打了不必要的安装孔导致钢架不够坚固,另一方则认为多打的孔是为了方便调整,并不影响结构安全,此时法官一句“图纸上有没有”的询问让双方都安静了下来。面对十余处这样的争议,李冬冬始终沿着案件审理的主线,冷静发问仔细记录,为的便是厘清事实,还原真相,为作出公正的判决打牢基础。
法官的情绪稳定才能引导当事人的情绪稳定
与一般印象中威严的法官不同,法台上李冬冬耐心、平和,有点四平八稳。在一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的庭审中,面对双方众多需要核对款项金额,他耐心地解读原、被告表达的内容,细致地梳理每项案件事实,平稳而高效地推进庭审。“法官的气场会影响到庭审的进程”,在他的影响下,带着情绪而来的双方当事人渐渐开始平心静气地沟通,共同为解决纠纷而努力。
做好调解工作,争取案结事了人和
在法庭内外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场景,李冬冬在楼道里耐心询问一方当事人的意见,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再走入法庭和另一方当事人沟通,如此反复尝试,双方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最终将一致意见写入调解书。“要争取做到案结事了人和”,李冬冬成功调解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后这样说道。相比于坐在电脑前写完一份判决,调解甚至会花费更长时间,但李冬冬始终坚持“能调尽调”,一份调解书是帮助当事人高效解决矛盾纠纷的最佳办法,更是以实际行动践行“如我在诉”理念。
法庭楼上就是居民,帮百姓解决问题是应尽的职责
在玉泉营街道市民服务中心的活动室中,丰台法院和玉泉营街道共同倾情打造的“法盈玉泉”普法驿站正式揭牌,民事审判一庭将通过定期开展普法宣传、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等形式送法进社区。曾任人民法庭庭长的李冬冬,在工作中时常遇到有居民直接到法庭咨询法律问题的情况,这段经历让他深刻意识到“人民法院”“人民法庭”名称中“人民”的含义,只有对接群众真实的司法需求,才能够让居民感受到法律的公正与温暖。
从最初编写“书记员工作手册”为新同事提供工作指引,到反复研究疑难复杂案件,再到撰写调研、参编书籍,李冬冬对于专业的钻研十五年来从未改变。而如今他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司法工作不仅要体现公平,更要传递温度,在每次庭审过程中他充分尊重当事人表达的权利,在每次勘验中他细致观察现场的情况,在每次法律咨询中他耐心解答群众的困惑,通过这一举一动体现公正,化解纠纷,温暖人心。
视频来源:BRTV新闻频道《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供稿 :丰台法院
编辑:杨士霞 刘宇航
审核: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