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中枢神经系统高度恶性肿瘤,预后极差。本文综合分析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放化疗的利弊,探讨是否应立即进行化疗,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决策参考。
一、引言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具有侵袭性强、复发率高、预后差等特点。尽管现代医学在诊断和治疗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仍仅为14-21个月。术后放化疗是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其高昂的费用、潜在的副作用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使得患者及家属面临艰难的决策。
二、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现状(一)标准治疗方案目前,胶质母细胞瘤的标准治疗方案是基于Stupp协议,即手术切除后联合放化疗。具体包括:
手术切除:最大限度安全切除肿瘤,减轻占位效应,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放疗:通常在手术后2-4周内开始,采用分次外照射,总剂量为60 Gy,分30次进行。化疗:同步使用替莫唑胺(TMZ)化疗,剂量为75 mg/m²/天,持续6周;随后进行6个周期的维持化疗,剂量为150-200 mg/m²/天,每月前5天。(二)治疗效果研究表明,手术联合放化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与单纯放疗相比,联合治疗可使中位生存期从12.1个月提高至14.6个月。
三、化疗的利弊分析(一)化疗的益处延长生存期:化疗可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减少复发风险:化疗药物能够杀灭残留的癌细胞,降低肿瘤复发的可能性。(二)化疗的副作用骨髓抑制:化疗药物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增加感染、贫血和出血的风险。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是化疗常见的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神经毒性:某些化疗药物可能引起神经毒性,导致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等。其他副作用:包括肝肾功能损害、脱发、疲劳等。四、患者具体情况分析(一)患者现状患者孙某,37岁,诊断为右侧颞枕胶质母细胞瘤WHO 4级。目前患者消瘦、反应迟缓,身体状况较差。
(二)治疗风险身体状况:患者目前的身体状况较差,可能难以耐受化疗的副作用。经济负担:放疗费用约5万元,化疗药物费用较高,且部分药物需自费,经济负担较重。五、新治疗选择与未来方向(一)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尽管免疫治疗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应用仍处于研究阶段,但已显示出一定的潜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临床试验的深入,免疫治疗有望为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二)溶瘤病毒治疗溶瘤病毒治疗是一种利用病毒特异性感染并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研究表明,溶瘤病毒治疗在某些癌症类型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为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六、结论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脑肿瘤,术后放化疗是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其高昂的费用和潜在的副作用使得患者及家属面临艰难的决策。在决定是否立即进行化疗时,需要综合考虑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经济负担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建议患者及家属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治疗方案的利弊,以便做出最适合患者的决策。
参考文献:
Yang, J., Yamashita-Kanemaru, Y., Morris, B.I. et al. Aspirin prevents metastasis by limiting platelet TXA2 suppression of T cell immunity. Nature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8626-7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综述 - hanspub.org【综述】胶质母细胞瘤的彻底变革性的治疗:现代治疗方法的全面概述 - 脑医汇 - 神外资讯胶质母细胞瘤的最新治疗进展 - hanspub.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