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长心里,都有一杆衡量孩子未来的天平:
孩子成绩好,前途就好;成绩不好,前途就堪忧。
这种想法或许并无错,毕竟身为父母,谁不希望孩子拥有更舒适的生活、更美好的未来呢?
然而,在这份为孩子“打拼未来”的热忱中,许多父母常常忽视了一点:
孩子的潜力和成长,并不是单纯靠父母的期待能量爆棚,所能推动的。
曾经我听过一位妈妈的心声,她说:
“每次看到别的孩子成绩优秀,我就焦虑,生怕我的孩子以后会被淘汰。所以我给她报了补习班,补充课外知识,几乎每个周末都不曾休息,觉得这样才是‘不落后’的唯一途径。”
这话说得好像,唯有永不停歇地“加压”,孩子才能像火箭一样一飞冲天。
而她并没意识到,孩子的内心,或许早已被这种无休止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内心的焦虑远远超过了学习上的压力。
我有时候也想:
或许普通的孩子,只需要父母稍微降低期望,放松一些对成绩的焦虑,或许就能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毕竟,真正能决定孩子未来的,是他们的内在动力、幸福感与自信心,而这些正是父母给出的理解、支持和适度期许中孕育出来的。
1. 期望与能力匹配,事半功倍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叫做“适度挑战”。
意思是,父母给孩子设定的目标,要高于孩子当前的能力,但不能过于超出孩子的极限。
心理学家发现,适度的挑战能够激发孩子的潜力,帮助他们突破瓶颈,取得更大的进步。
换句话说,孩子的能力和父母的期望值,如果能够保持平衡,那么学习效果就能事半功倍。
举个例子,假设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相当普通——他能做到五分,但父母的期望值也许是四分,甚至三分。
这时候,孩子虽然获得了一些正向的反馈,但却难以激发出他潜在的学习动力。
因为父母的期望值低,孩子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好”了,根本没有动力去进一步提升。
但是,如果父母的期望是六分,而孩子只有五分能力,那这个期望就不再是“轻松达成”的任务,而变成了一种稍微超出自我能力的挑战。
虽然孩子感到有些困难,但努力争取的过程中,会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
最终,可能真的突破了五分,达到了六分的水平。
反之,如果父母的期望高到七分甚至八分,孩子即便再努力,也很难突破到这个目标。
他们会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却依然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这种无力感和挫败感往往会让他们对学习产生抵触,甚至产生逃避心理。
长期下去,孩子可能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学习成绩也会因此下滑。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非常典型的家庭教育困境——孩子成绩一般,父母期望值爆表。
小李的爸妈,每天都像是练武术一样,操控着“教育大刀”。
记得有一次,他妈妈给他安排了一个全天的学习计划,早晨七点起床,晚上十点入睡,几乎没有任何空闲时间。
这个计划一张桌子上铺开时,他的心情简直就像一块被捏扁的面团。
可他妈还是兴高采烈地说:“只要你坚持下去,绝对能成为‘高考状元’!”
小李当时听完只想对着她说:“妈,别等到高考,先给我个正常的中午休息时间行不行?”
但他只能默默咽下那些话,因为他知道,无论如何,压力的山河已经压在了自己身上。
那个时候,我心里一直想:
若父母的期望再高一点,再加点盐,孩子是不是就能“熬”出个未来?
我曾经,跟小刚聊过一次他爸妈的期望,说起这事,他笑得有点苦涩:
“你知道我爸妈对我的要求有多高吗?我背了三年三科单词,数了几十页数学题,他们一直在旁边看着我,仿佛我就是明日的诺贝尔奖得主。”
我当时有些好奇:“那你考得怎么样?”小刚的脸色突然一暗:“说实话我已经尽力了,数学考了六十分,英语考了五十分,爸妈看着我,愣是没说一句话。其实我知道他们心里有一种声音:‘你真是太不争气了,怎么就不能考个八十呢?’”
我愣了一下:“你爸妈是不是根本就没意识到,你已经用全力在努力了?”
小刚叹了口气:“他们根本看不见,只知道目标越高,越能激励我上进。但我告诉他们,我不是飞行器,哪能随便飞到太空啊?”
2. 过高期望的压力,适得其反无论父母的初衷有多好,如果设定的目标远远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孩子不仅不会因此产生动力,反而会感到压力山大,甚至产生“我永远达不到”的无力感。
压力过大时,孩子的自信心容易受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随之下降。
所以,我们不妨看看很多“鸡娃”家庭的故事——这些家庭的孩子,通常承载着父母不切实际的期望。
他们往往要承担,超过自己能力的学业负担,甚至被迫参加各类“拔尖”班,背离了自己的兴趣和成长节奏。
不知道为什么,这些父母的教育目标,从来不是为孩子设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过程,而是通过一味加压,期待孩子飞跃到一个他们理想中的“高峰”。
不难看出,这种做法的最大弊端在于,它忽略了每个孩子的成长速度与个体差异,最终可能导致孩子,逐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甚至让家庭关系变得紧张。
教育的本质,恰恰是帮助孩子逐步提升,而不是让他们在一开始就背负过重的负担。
我曾有一位朋友,叫阿明,他家里可谓是“超负荷鸡娃型”的代表。
阿明说:“我妈总是以为,我能像她当年一样,日复一日地拼命读书,但其实我从没告诉她,我早就不想再背那些题目了。”
一次,阿明妈亲自给他做了一份数学试卷:“做完这个,保证你能在班里排前三。”阿明做了一遍,结果妈妈看着试卷说:“你这道题做错了,怎么能这么不仔细呢?”
阿明叹了口气:“妈,题目做错了是因为它太难了!我已经做到了我能做到的极限了,你能不能放过我一会儿?”
他妈依旧眉头紧皱:“不行,怎么能放过你呢?学习不就是要拿下所有困难吗?”
阿明那一刻真想告诉她:“妈,不是我做不好,是你给的目标太远了,我根本跳不高。”
再比如,小华的家庭,可以说是“鸡娃”模式的“极致演绎版”。
有一次,他数学考试失败,爸妈开始了“家庭教育大动员”,从此每天都不是批改作业,而是“面谈”时间。
他爸从不说:“你要加油!”而是直接拿出一堆计算机、参考书,告诉他:“你做这个,你会比同学更强。”
小华心里默默苦笑:“爸,我现在只想比自己更好,才不会去跟那些天才拼。”
他的爸爸却以为小华的“低调”是害怕失败,开始强压他的成绩上升。结果,小华的学习兴趣一点点萎缩,成绩依然停滞不前。
他爸最后无奈地说:“这孩子,咋这么死脑筋呢?”
但也许,问题的根源在于,他爸从一开始就没懂:
挑战不等于压迫,压力过重反而会伤害到孩子的学习动力。
3. 孩子需要的,是理解与支持实际上,孩子最需要的,不是过度的施压,而是来自父母的理解与支持。
因为只有父母,能够根据孩子的个性和实际情况,适时地提供指导和鼓励,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力量,而不是无形的压力。
有时候,家长可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
孩子的学习,并不是父母强行推动的结果,而是孩子内心自我驱动的过程。
父母能做的,不是不断施加压力,而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这个环境中能够自主成长,享受学习的乐趣。
比如我有一个朋友,他妈是个典型的“佛系家长”。
记得有一次,他数学成绩不理想,父母问起时,他的妈却淡定地说:“没关系,孩子,成绩是其次,健康心态最重要。”
我朋友心里虽然很不解,但也没有反驳,反倒觉得很释然。
“妈,您是不是对我放弃了?”他妈笑着说:“没呢,咋放弃,成绩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每天开心。我和你爸最希望的是,你能健康成长,活得开心。”
我朋友愣了一下,心里突然轻松了许多:“那我是不是可以不做题了?”
他妈笑着回答:“做,但别累着,重要的是享受过程。”
所以说到底,教育从来不是一场单纯的“成绩大战”,而是一场持久的耐力赛。
作为父母,适当的期望值,能够推动孩子的成长,成为他们前行的动力;而过高的期望,则可能让孩子在压力下迷失自我,甚至丧失最初的兴趣和自信。
在这场成长的旅程中,我们作为父母,最重要的角色,不是无时无刻地盯着成绩单,而是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支持者和理解者。
因此,放下焦虑,调整期望,给孩子一些自由,也许他们的未来,才会如阳光般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