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一开国上将弥留之际,说出一个要求:把我的大女婿叫过来

玲珑历史放映厅 2025-03-19 15:43:01

前言

我国开国上将无论革命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后都是鼎鼎大名,功绩突出的人物,他们时刻响应国家的号召,为国家贡献力量。

开国上将萧华将军,是我军有名的“娃娃司令”。十三岁就参加了毛主席举办的干部训练班,他表现出色,一毕业就当上了县委书记,十几岁的少年,已经独当一面。

进入红军部队,更被委以重任,担任要职,并在革命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在萧华将军这里,年龄代表不了什么,直至他晚年弥留之际,想着的无非也是国家大事。

最后他要:“把我大女婿叫来。”这是为何?

萧华将军

萧华少年时期就是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在学堂学习期间,他聪明智慧,是其他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别看他年少瘦弱,但懂得一点不比大人知道得少。早在十二岁的时候,他就树立起了远大的志向,同其他势力作斗争。与众不同的萧华是老师器重的一员,随着思想文化的学习,他自当朝着这一目标前进。

1928年,兴国局势紧张,在这场危急紧要的行动中,萧华已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将红军便衣队引进城,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对当地的熟悉情况,同小伙伴们在敌人家门口做上标记,等到队伍展开行动,想要将其一网打尽自然顺利许多。

第二年,他就参加了毛主席主持举办的干部训练班,对于萧华来说,这是学习的一个阶段,也是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

他表现出色,在1929年年底,就当上县委书记。随后组建团委、团支部等工作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只有十几岁的萧华却没有让组织失望,甚至在他的行动下,少年先锋队也被组织了起来。

不久,毛主席来到了兴国,对于萧华这位能力突出的少年,自然早有所耳闻,不过听多了还是得见一见才能知道他的真实情况。

而后萧华在汇报青年团的工作时,毛主席便被这位年轻人吸引住了,他的组织才能很难不让人关注和欣赏。革命艰难阶段,也正是用人之际,不久萧华被委以重任,并被调到了红四军军部展开工作。

可以说早在萧华十几岁的时候就进入了红军部队,而且只是一个多月,萧华还利用战斗间隙的时间,就将全军许许多多的青年组织带动了起来,而后他甚至已经能够担任连队、营队,团的政委了。

而后随着一支年轻的部队组建,不到十八岁的萧华担任师政委一职,转而投身反“围剿”作战中,在革命战场上充分发挥自身才能和军事本领。

1935年,在艰险的长征征途中,他们努力克服恶劣的环境,英勇同敌人对抗。红军时期,这位可能在我们看来年纪还不大的红军战士,已经是我军重要的一位将领,并立下赫赫战功。

关键时刻,他为毛主席重用,后来萧华还是第一纵队第一大队的政治委员,曾和杨得志将军一起参战,急袭了通渭城。

在此期间,毛主席曾到部队中,对于红军战士起到了很好的鼓舞作用,而对于萧华等指战员来说也是一大激励。

抗日、解放战争时期,萧华将军必然不辜负众望。曾在东北作战期间,他连战连捷,多次得到毛主席的夸赞,而后还有在新开岭的歼灭战,更是我军漂亮一战。

萧华将军革命一生,十岁刚出头的年纪就参与到革命斗争中,他是能力出众的一员,能在这时就被委以重任,可见本事的不凡,当然还有对革命的坚定。

夫人王新兰

说到萧华将军的夫人王新兰,她也曾是红军一员,而且在长征路上还是最小的女红军战士。

王新兰比萧华还要小,她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不错的生活并没有让她没有选择度过安安稳稳的人生,而是在叔叔的影响下,王新兰早早地也对革命有了向往,并想着投入其中,贡献力量。

随着她的哥哥姐姐们先后加入我党,尚且年幼的王新兰似乎也有了一些急迫,不过毕竟年龄受限,那么所能安排给她的事宜也就屈指可数。

不过在王新兰七岁的时候,就开始为我党做事,毕竟年幼的她,年龄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掩护。

随着年龄增长,对于革命思想的理解,王新兰自然而然地就更近了一步。不久红军长征,因为母亲多病,在跟不跟随红军部队之间,王新兰很难做出选择。

当然王新兰是怎么想的,她的家人们很清楚,最后在姐姐的鼓励下,王新兰终于加入了红军部队,而后到了红四军报到。

革命这条道路上,处处是艰险,更何况紧接着迎接他们的就是长征。对于我军战士都难上加难,对于女战士更甚,但王新兰努力跟随部队行军,必要的时候,她还会为其他战士们加油鼓劲,年幼的她走完了长征。

抗日战争开始后,她投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来还在军委通讯学校学习无线电业务等。要知道这一方面是我党紧缺人才的时候,而王新兰无疑也在拼尽全力,为革命奋斗。

而毛主席不仅仅关注着萧华,他们夫妻俩的情况,毛主席都十分关心,他们都在革命时期做出重要贡献,而后还有了一儿四女。

在萧华和王新兰的教育和教导下,他们的儿女有了正向的引导,每个都很有出息。而在子女的心中,他们的父亲就是他们的榜样,父亲不怕苦,不怕死,只要哪里需要,父亲便会毫不犹豫地奋不顾身,挑起重任。

新中国成立后,萧华将军依旧担任要职,一度协助罗帅展开总政工作。后来因为罗帅的身体不好,总政主任一职便交给了他。

他工作繁重,但始终做到最好,甚至每隔几天,还要向毛主席进行汇报工作。而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国后,毛主席可谓都对他有着很大的期待。

叫来“大女婿”

1985年,萧华的身体情况已经大不如从前,随着病情加重,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这天,杨得志将军上门探望,看着曾经的老战友这样,他也心疼,并时不时地嘱咐他:“要好好养病啊。”

两人寒暄过后,杨得志就问他:“你还有没有什么需求?”

萧华看着身旁的子女,其实已经满足了,并且组织上也对他十分的关照,自然没有什么要求。

但最后说到国家大事上,萧华还是会不由得多说一些,可见尽管走到生命的最后,萧华将军也依旧操心着国家事务。

直到弥留之际,萧华还叫来了大女婿杜链,他交给了大女婿一份汇报材料,足足六千字。对于当时萧华将军的身体来说,能写下来是比较难的,而交给杜链也是希望他能交给组织。

杜链也是我党一员,还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干部。能把他叫来,可见萧华对他的器重和信任。

最后,萧华将军还有交代他“要努力”。

结语

萧华将军革命奉献一生,他为国家为人民贡献众多。他的妻子也是从革命走来的战士,在他们的培养下,子女成才,他们更希望下一辈能担起重任,为国家奋斗。

0 阅读:52
玲珑历史放映厅

玲珑历史放映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