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月,红四方面军踏上了向川陕根据地进军的征途,李先念作为先锋指挥,肩负起了掩护主力红军的重任。他们经过嘉陵江,向川西北稳步推进,经过四个多月的艰苦努力,终于在中央发出电报,向懋功行军。六月份,徐向前将这一喜讯报告中央,毛泽东对此感到格外高兴,亲自接见了胜利归来的李先念。
初见李先念,毛泽东对他的气宇轩昂赞不绝口,称其为“少年英雄”。在此之前,毛泽东虽然只闻其名,但李先念的表现早已赢得了他的赞赏。长征后,李先念加入西路军,展现了卓越的指挥才能。
李先念晚年曾回忆道:“我这一生遇到了两位老师,一个是徐向前,教会我打仗;另一个是陈云,教会我经济发展。”与徐向前的深厚革命情谊始于1929年,当时李先念还只是个新兵,徐向前已是红军的重要指挥官。两人渐渐熟识,李先念常向徐请教军事,受到徐向前的悉心指导。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先念在战斗中屡次立功,终于被提拔为11师的政委。此时的李先念,已不再是那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战士。1933年,川陕反围剿作战中,面对生死存亡的危局,徐向前提出了大胆的攻势策略。尽管众多参谋对此表示反对,李先念却坚定支持徐向前,并表示:“我愿意给您当先锋,您说往哪打,我们就往哪打!”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夺取了敌军战略要地,创造了辉煌的战绩。
抗日战争期间,虽然徐向前和李先念各自奔赴不同战场,但彼此的心始终相连。1990年,徐向前在病床前交代遗嘱时,李先念泪流满面,向老友承诺会遵循他的遗愿。徐向前请求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只希望将骨灰撒入大别山、太行山和河西走廊,李先念感慨不已,深感这份情谊的厚重。
抗战结束后,李先念回到湖北家乡,投身于国家的重建工作。当时,国家急需发展经济,李先念带领地方干部,依靠自力更生,取得显著成就。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调往中央,开始了新的经济工作,这一转变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在陈云的指导下,李先念深入学习经济管理,努力改善粮食供应问题,减轻人民生活负担,受到群众的高度赞誉。
李先念始终认为,自己的成就离不开徐向前和陈云的教诲。他用一生的奉献诠释了革命精神,在军事和经济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李先念对子女的要求同样严格,教导他们要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传承他崇高的信念。
在新时代,李先念的精神仍激励着我们。他不仅是革命的先锋,更是经济建设的开拓者,其优秀的品德与作风值得后人学习与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