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5日(农历五月二十八)上午,大美村张氏祖祠(得成公祠)重建祭梁、升梁仪式在大美村如期举行,三百多名得成公裔孙到场参加了祭梁、升梁仪式,现场气氛十分热闹,笔者有幸亲眼目睹了这个百年难遇的重要活动。
当天上午11点,烈日当空,碧空万里无云,气温超过了35℃(当天最高气温38℃),炎热的气候也难以抑制大家参加活动的热情,三百多位从全国各地赶回来的得成公裔孙聚集在新建的祠堂内外,等候仪式开始。
祠委会成员和村干部、各队的队长及相关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为祭梁升梁仪式做好相关准备。
祠堂的上堂,一条裹着红绸布的粗大的栋梁横放在两条长凳子上,梁上挂着书籍、毛笔、杆秤、镜子以及装有五谷的红布袋等。
栋梁前面的案桌上摆了香纸蜡烛和全猪全羊等祭祀用品。
祭梁
11:30,祭梁仪式正式开始。
执事一声令下:“主祭人就位”,只见主祭人腰系红绸带,在主梁香案前排成一行,个个红光满面。执事拉长声音,像唱歌似的吩咐主祭人上供水果,主祭人每上供一盘水果,执事都会说一句吉祥话。
上齐水果后,主祭人在香案前持香三鞠躬,上香后,再次三鞠躬。
接着,执事请主祭人一个个轮流到主梁(栋梁)前祭拜,无需上香,仅进酒、进爵禄。
当所有的主祭人完成祭梁仪式后,在场的得成公后裔分批在主梁香案前轮流上香,行三鞠躬礼,众人上香后,自行退场或留下观看升梁仪式。整个祭梁仪式持续了20多分钟。
升主梁
祭梁完成后,化财宝,祠堂外面燃放起烟花爆竹,一边燃放鞭炮,一边升梁,鞭炮声一直持续到主梁上升到位为止。
执事把负责抬梁的十位大汉请到香案后面的主梁两边,大家齐心协力将主梁翻转过来,使包有红绸布的一面朝下。
建造祠堂的师傅们把红布带和绳索捆绑在主梁的两头,两头各有两位师傅在梁架上方拉红布条和绳索,十位大汉则在下面将栋梁托过头顶。
大家拉的拉,托的托,互相配合。当主梁上升到一定高度时,下面的人改用长木板向上撑,上面的师傅继续用力拉。
有些人爬上两边的铁架上,将主梁的两头垫在铁架的平台上,众人先缓一口气。
然后,众人拉的拉、托的托、撑的撑,先把栋梁的一头拉上梁架,接着再把另一头拉上去。如此反复操作,一步步把栋梁升到梁架的最上方。
栋梁从凳子上升到祠堂的最上方,大约花了20分钟。越往上,越费力,越艰难,需要十多个人密切配合,拉的拉、托的托、撑的撑,好不容易才将栋梁升到最顶端。
升副梁
升副梁的过程与升主梁大致相同。但副梁比主梁小了一大圈,重量轻得多,加上有了刚才的经验,动作熟练了,方法更有效了,大家配合也更默契了,因而几分钟就顺利完成了。
发梁米,接梁米
当天最有趣的环节就是最后的压轴戏——“发梁米,接梁米”了。
12:20左右,气温更高了,一大群带着良好愿望的得成公裔孙(男女老少都有)头顶着烈日,脸上额上冒着热汗也顾不得擦,站在主梁下面的案桌周围,手捧着草帽、布帽,或者倒置的雨伞,等待“发梁米”。更多的人没有提前做好接梁米的准备,便将自己的上衣下沿拉起来,形成兜状。大家的眼神里都充满着期待,希望自己能接到更多的梁米,从今以后旱涝保收,过上更好的日子。
师傅在主梁上面一声令下“发梁米了”,一把把金黄色的稻谷撒落,仿佛是无数的金银财宝从天而降,将给得成公的裔孙带来无尽的财富。
等待在下面的人们,雨伞里、帽子里、衣兜里,都多多少少接到了能给自己带来财富象征的“梁米”,不少人的头顶上、脖子上、衣服上也粘了一些。你看,他们在小心翼翼地收拾“战利品”,打算把它们珍藏起来,期待它们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更多的财富和好运。
思考与祝愿
观看了大美村祖祠重建的祭梁、升梁、发梁米全过程,其中最费力最难完成的是升主梁(栋梁)的环节。我想,人才的培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越是顶尖的人才,培养过程越漫长越艰难(个别天才少年除外),需要个人、家庭、老师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如果有一方或多方配合不到位,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栋梁之材也就难于成为真正的栋梁;如果各方配合得当,就会有更多的栋梁之材成为真正的国家栋梁。
祝愿越来越多的得成公裔孙成为国家的栋梁!
感谢大美村祠委会全体成员的辛勤付出!
祝大家身体健康!天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