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2日,第二次游大埔县明代古寺万福寺,欣赏装饰十分华丽的潮州民居式建筑,顺便到寺旁的小溪里玩水看瀑布,感受了酷暑中难得的清凉。
万福寺的万福门
万福殿等
万福寺旁边的瀑布
潮州民居式建筑
潮州民居式建筑
屋脊上的五彩嵌瓷
万福寺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大麻镇坑尾村的山窝里,阴那山主峰下面东南方一个布袋形的山坳里,三面高山环绕,只有东面与外界相通。
万福寺所在的山窝里
万福寺、灵光寺与阴那山的位置
万福寺的卫星地图
据1943年《大埔县志》记载:“万福寺在上石圳水口之西,建于明代,祀三尊大佛及玄天上帝”。
据明末翰林李士淳所著《阴那山志》中的《惭愧祖师传》可知,唐代惭愧祖师潘了拳曾在大埔县阴那山下的坑尾村刘氏人家卓锡,并在阴那山的山麓选了一处幽静的空地,动工兴建寺庙,但因故半途而废。随后,惭愧祖师经飞帘壁茶坑泉、蓬辣坑、南福村转阴那山下并种了三棵柏树,坑尾村阴那山山麓寺庙的后续情况仍需查证可信的文献资料。
《乾隆•大埔县志》收录了当时大埔县的60多个寺庙,但其中并没有万佛寺,1943年版的民国《大埔县志》才新增了万福寺。
当年的万福寺距离大埔县城茶阳较远,寺院小,不太出名,位于与梅县雁洋交界的阴那山下,交通不便,以致于乾隆年间的《大埔县志》没有收录。
较早期的万福寺大门(拍于2012年10月)
如今,重修后的万福寺规模宏大,殿堂林立,金碧辉煌,周围群山环抱,空气清新,与明清时期的万福寺有了天壤之别,因而吸引了不少各地游客前往参观,还吸引了善男信女前去朝拜。
2012年的万福寺
大雄宝殿
现在的万福寺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含停车场),中间有座小山丘将其隔成上下两部分。
下半部分主要包括停车场、万福广场、万福门、财神殿、万福鼎、天王宝殿、钟楼、鼓楼、万福殿、地藏殿、药师殿、万福亭等。
万福亭
上半部分主要包括放生池、万福丈室、福余精舍、大雄宝殿、观音殿、文殊殿、普贤殿、弥勒殿、居士楼等。
万福丈室
福余精舍
普贤殿
从立了12生肖石柱的万福广场穿过万福寺的山门(万福门),迎面看到前面不远处的建筑物是天王宝殿,左边是万福鼎,右边是财神殿,天王宝殿的两边还有钟楼和鼓楼,后面是万福殿及地藏殿、药师殿等。
天王宝殿
万福殿
立于2005年9月的29日的万福鼎是一个圆形的黑色三足青铜鼎,基座上刻有“万福鼎”字样,鼎的周身刻有上万个不同字体的“福”字,其中包括中国历代书法名家书写的福字。万福鼎是万福寺的镇寺之宝,自然也是万福寺的重要标志物,外面有高近一米的围栏保护。
万福鼎
万福鼎
右侧的财神殿背靠石山,门前放了一段长约2丈、直径近2米的珍贵硬木,你知道那是什么木吗?
财神殿
对于普通游客来说,万福寺最有欣赏价值的或许是放生池后面的一排雕梁画栋、装饰华丽的潮州民居式建筑,包括万福丈室、福余精舍等,看样子应该是万福寺的和尚居住的地方。
1934年,潮州开元寺方丈福来法师到万福寺做住持,聘请潮州的建筑师,扩建了福余精舍等,所以这一排的建筑与潮州民居十分相似。清朝的《潮州府志》和《大埔县志》都没有收录万福寺,1943年版的《大埔县志》才录入万福寺,所以本人大胆猜测,万福寺真正出名是1934年潮州开元寺方丈福来法师到万福寺做住持开始的。
这排建筑屋顶倾角较大,屋脊全部都镶有精美的嵌瓷,嵌瓷有飞龙、凤凰、孔雀、花卉等各种造型,颜色鲜艳,美观大方。
屋脊上的嵌瓷
外墙则画有松鹤延年、暗八仙、天官赐福、三星高照等吉祥寓意的传统题材壁画,还有东坡听禅、太白观瀑、达摩伏虎图等人物故事彩绘,以及配有禅意诗词的壁画等,值得认真欣赏。
游客到万福寺旅游,一定不要忘了万福寺旁边的小溪和瀑布。这条小溪源于阴那山五指峰,水源充足,水质清澈、凉爽。
特别是夏天去万福寺,在小溪旁休息一下,洗洗脸和手脚,仰头看看瀑布,侧耳听听水声,欣赏那白花花的溪水在石丛中川流不息,拍几张照片和视频,怎一个爽字了得?
举报
评论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