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毛主席忽然接到了,来自冀鲁边军区的紧急消息。
边区副司令黄骅在6月30日召开会议的时候,竟然遭到刺客刺杀,当场中弹身亡。
包括黄骅在内,当天有八名人员被枪击致死,还有四名人员身负重伤。
惊天大案听到这个消息,就算是毛主席也不免惊讶。
一个刺客堂而皇之地闯入边区,刺杀副司令,什么人会如此大胆?
而且,这黄骅可不是一般人,他才30多岁就当上了副司令,才能是非常出众的。
在抗日战争进行的关键时期,我党失去了这样一位大将,是巨大的损失。
所以,毛主席严令边区:彻查此案,务必要揪出凶手!
专案组很快就来到了边区,而最后他们查出来的结果,更是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因为,大家普遍认为,能做出这种事的不是日本人,就是国民党反动派。
邢仁甫可种种证据却显示,派遣刺客刺杀黄骅的不是别人,正是冀鲁边军区的司令员——邢仁甫。
同志之间怎么会搞出刺杀这样的事情?一时间,大家不能接受。
就算是拿到证据的专案组,也没有办法立刻下定结论,毕竟这太荒唐了。
可随后,邢仁甫的一个举动坐实了他的罪名。
害怕被查出真相的邢仁甫,竟然连夜带着妻儿,投奔了国民党中原战区司令蒋鼎文,当了叛徒。
1944年,邢仁甫又二次变节,投靠日寇,从昔日的共产党员摇身一变,成为了臭名昭著的大汉奸。
对于过去刺杀黄骅一事,邢仁甫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将这件事情当作功劳,在日寇面前炫耀。
那么,究竟为何,当年邢仁甫一个堂堂军区司令要铤而走险,做出刺杀军区副司令这样的举动呢?
其实,如果深入了解邢仁甫这个人的话,就会发现他做出这样的事情并不奇怪,因为他确实是一个自私自利,无耻透顶的人。
只不过,他短暂的抗日生涯使他的身上蒙上了一层光环,也蒙蔽了所有人的眼睛。
邢仁甫早年间的经历颇为坎坷,他出生于河北省一个地主家庭。
七岁那年,他的母亲因病去世,他跟着父亲与继母生活。
邢仁甫的父亲早年间是土匪出身,性格暴躁,这也间接影响到了邢仁甫的行事作风。
因为家境还算富裕,所以邢仁甫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还考进了当时的河北省第二中学。
不过乱世之中,即便是读过两年书也很难找到谋生之道。中学毕业之后,邢仁甫竟然产生了参军的想法,随后他果断的背井离乡,加入了马鸿逵的部队。
在这一时期,邢仁甫可以算得上是一个进步青年。因为在部队里,他接触到了一些共产党员,对于共产主义产生了认同,并在1929年入了党。
随后,他加入了国民革命军,在不少战斗里立过功。
只不过,后来由于国共关系破裂,邢仁甫所在的党组织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为此他不得不辗转各地,最后才在天津勉强安顿下来,期间还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最后脱离了党组织。
抗日救亡1937年,这是邢仁甫人生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
这一年,他重新和党组织取得了联系。随后,他回到老家,在国仇家恨的驱使之下,他在当地组建了游击队,开始配合党组织进行抗日工作。
此时,邢仁甫手下的游击队,并不属于八路军的正规部队。
但是,他们在抗日战场上也发挥了不小作用。
客观而言,在那个时期敢于挺身而出的都值得敬佩,没有人是一开始就变坏的,即便是邢仁甫,在初期也算是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良多。
因为他积极抗日,所以在当地百姓之中积累了巨大的声望。
人们尊敬他,佩服他,哪怕他被日军层层通缉,老百姓也甘冒风险,帮助他掩护。
他手下游击队的规模更是逐渐扩大,邢仁甫也就此从不起眼的小人物,成为了当地的抗战领袖。
对于邢仁甫的工作,党组织也是非常欣赏的。
当时党组织有想要建设冀鲁边军区的想法,而邢仁甫这样英勇善战,颇具威望的人,自然是我党首要的团结对象,更何况,他之前本来就是党员。
所以,八路军在进入冀鲁边军区之后,便想要收编邢仁甫的部队,和邢仁甫谈合作。
对于邢仁甫来说,和八路军合作非常值得,这样他就能够得到八路军的支援,与日寇作战也更加便利。
更重要的是,他带着一支游击队,是没有办法在地方安心驻扎的。
但是,靠着八路军的帮助,他就可以在边区稳定下来。
就这样,双方达成了一致,中央很快任命邢仁甫为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委员、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队六支队司令、津南专署专员、津南支队司令。
除了邢仁甫之外,当地其他的抗日武装民间力量,也都纷纷加入了八路军的队伍。
这本来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可麻烦很快随之而来。
手中权力扩大之后,邢仁甫也逐渐膨胀了,他过去的一些恶习也被无限地放大。
过去,邢仁甫身上便一直带有军阀习气。他虽然领导着游击队,但也把游击队当作自己的私人财产,甚至还出过掠夺百姓财物这样的事情。
只不过,在当年那个时期,抗日是第一要务,其他的事情只要不是太过分,老百姓都可以容忍。
更何况,在日寇的围追堵截之下,邢仁甫的部队在各地转移,自顾不暇,也就没有对老百姓的生活造成过大的损害。
但是,一旦在边区安定下来,邢仁甫反而成为了为祸一方的人物。
自甘堕落他现在已经是司令了,于是,邢仁甫认为自己也到了该享受生活的时候。
他开始每天花天酒地,纵情享乐,连带着自己的手下也一起喝酒赌钱,乐不思蜀。
整个边区的风气,在邢仁甫的带领之下愈发的混乱。
而邢仁甫手下的士兵不受管束,经常醉酒生事,骚扰百姓,甚至常常和老百姓起武力冲突。
很快,邢仁甫的名声就在当地臭到了底。
邢仁甫自己却不以为意,因为老百姓根本没有能力反抗他。
只是,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中央很快就得知了冀鲁边军区的混乱情况。
对于邢仁甫的行为,中央当然是非常恼火。
但此刻,中央认为邢仁甫还有挽救的空间,毕竟他依旧是抗日功臣。
至于这些坏习气,其实,许多收编来的地方部队也出现了一样的情况。
但是经过改造,他们能够融入八路军这个集体,能够真心的保家卫国。
所以,中央认为,邢仁甫过去只是缺乏教育,只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定能够让邢仁甫走回正道上来。
为此,中央也派了不少干部,去对邢仁甫进行思想教育。
可是,邢仁甫的思想模式早就固化了。
他虽然做了八路军的战士,但是并不认同八路军的作风。他觉得自己做司令能吃香喝辣,可一旦听了中央的话,自己可就要过苦日子了,这样看起来不划算的买卖,他才不干。
所以,中央的几次教育并没有起到效果,反而渐渐的让邢仁甫对中央产生了意见,觉得中央是在故意针对自己,对于这样的现状,中央十分无奈。
而考虑到冀鲁边军区,是山东地带的六大军区之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如果一味的任由邢仁甫胡来,恐怕就会给敌人可乘之机。
于是,中央决定委派黄骅作为冀鲁边军区的副司令,好好的揪一揪部队里的风气。
黄骅黄骅15岁就加入了革命队伍,是从红军时代一路走来的老战士。
他作战经验丰富,而且有多年当政委的经验,在思想教育上很有一套。
中央派他过去,正是对症下药。
但邢仁甫可是一万个不愿意,他本身就对中央很不满,现在又来了一个副司令黄骅,他觉得,中央这就是刻意的要分掉自己手中的权力。
所以,在黄骅到来之前,邢仁甫就不断的给麾下的士兵强调,说黄骅这次来,是要分庭抗礼,如果听了黄骅的话,大家都没有好果子吃。
建设边区的事情,邢仁甫不在行,但是拉帮结派,邢仁甫很有一套。
一听邢仁甫的话,他麾下的士兵纷纷表示,绝对会跟邢仁甫一起孤立黄骅。
邢仁甫这才放下心来。
然而,事在人为,黄骅来到边区之后,很快就和同志们打成了一片。
黄骅性格温和,作风简朴,和同志们同患难,共进退。
身为领导干部,从不搞特殊,对于下级的困难,他百般关怀,尽力解决。
如此春风化雨的攻势之下,过去那些依附于邢仁甫的士兵渐渐动摇了。
毕竟,他们最初跟随邢仁甫,也是为了抗日救国的大业,只不过后来渐渐被带上了歪路,现在来了黄骅这样一位领导,他们自然又慢慢想起了初心。
而且,黄骅带兵也有一套在他的带领之下,战士们打了好几场胜仗,生产建设也慢慢搞了上去,边区的粮食获得了大丰收,老百姓对黄骅赞不绝口。
这下,黄骅的威望显然盖过了邢仁甫。邢仁甫面对这种情况,心头无名火起。
其罪难赎为了和黄骅较劲,他更加的自暴自弃了。
中央眼见他无药可救,还是决定拉他一把,让他到延安的党校来学习。
没想到,这反而进一步催发了邢仁甫心中的恶念。
邢仁甫觉得,中央这是要清算自己了。
他不想失去司令员这个位置,他想,中央让自己到延安,一定是给黄骅让位置。
那自己干脆先下手为强,杀掉黄骅,随后将真相隐瞒下来,自己继续安心做司令。
1943年六月,边区的领导班子,决定召开关于夏季攻势的作战会议。
邢仁甫认为,这是自己动手的好机会。
在会议地点确定之后,邢仁甫就叫来了自己的心腹手下,手枪队长冯冠奎。
冯冠奎这个人土匪出身,一向心狠手辣,这些年来,冯冠奎拿了邢仁甫不少好处,所以自然唯他马首是瞻。
黄骅到了边区以来,狠抓纪律,引起了冯冠奎强烈的不满。
所以,这一次冯冠奎和邢仁甫一拍即合。
按照邢仁甫定下的计划,冯冠奎带着11个手枪队队员,悄悄的潜伏在了召开会议的小茅屋外面。
出事的时候,是1943年6月30日下午的六点,那天下着蒙蒙细雨,天色昏暗。
黄骅等人正为夏季攻势激烈的探讨着。
忽然,冯冠奎带着人从屋外直接冲了进来,这突然的变化让屋内的人都愣住了。
黄骅还没有开口,只见冯冠奎忽然举起了手枪,连开几枪,黄骅顿时倒在了血泊之中。
屋内骚乱起来,冯冠奎没有停手,他继续对着屋内其他的几个干部开枪。
制造了巨大的混乱之后,冯冠奎等人夺门而出,在邢仁甫的安排之下逃跑。
随后,邢仁甫假惺惺的给中央发去了消息,说黄骅等人是被特务暗杀。
然而,邢仁甫的计划满是破绽,中央很快就发现,当天动手的人是冯冠奎,而冯冠奎又偏偏是邢仁甫的心腹。
邢仁甫正当专案组打算抓捕邢仁甫的时候,邢仁甫自知情况不妙,于是,他居然先投靠国民党,又投靠日寇,对过去的同志犯下了累累杀孽。
他以为,只要脱离了八路军,总有一天,自己的罪行会被掩盖。
甚至他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抱上了日本人的大腿,荣华富贵不在话下。
但他没料到,中国人民经过艰苦抗战,取得了胜利。
他见势不妙,竟然再次改名换姓,投奔到国民党那边。
直到1949年一月,天津解放之后,解放军在天津抓住了意图逃跑的邢仁甫。
1950年7月,邢仁甫在自己的家乡河北省被执行了死刑,结束了自己荒唐而罪恶的一生。
参考资料:
刘继兴《邢仁甫——抗战时叛变的八路军最高将领》
新浪网《黄骅烈士女儿寻根黄骅》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