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产董事长!华南理工大学就业怎么样?解密“最会赚钱大学”的创业密码!

在言高校 2025-04-03 17:25:44

不久前,2024年福布斯中国“30 Under 30”(30位30岁以下杰出人才)榜单发布。这份从数千份申请中筛出最终30人的榜单,素来有着严苛的评选标准,其候选人需要在商业、科技、文化等领域展现出“颠覆行业的潜力”。与其说它是一份榜单,其实更像是青年领袖的“硬核认证”。

就如2024年榜单中,创冷科技CEO兼联合创始人朱毅豪便是凭借其团队研发的零耗能辐射制冷薄膜技术解决了全球范围内的热管理难题。

且这项技术不仅被应用于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绿色建筑项目,累计减碳数百万公斤,更在2024年推动公司业绩实现400%的爆发式增长。

然而小编发现,这位创冷科技的领军人物不仅是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2012级本科毕业生,也是华工创业群体中走出的第8位“福布斯青年”。

据统计,从2013年到2024年,共有米科技陈第、翎客航天胡振宇、L3 Bioinformatics罗锐邦、十方融海黄冠、齐悟科技王一、音书科技陈国强、一鸣惊人文化传播吴鸣、创冷科技朱毅豪等华南理工大学青年校友先后入选福布斯中国"30 Under 30"榜单人物。从“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华工学子”到成长为“登上福布斯榜单的科技创业者”,这些校友的蜕变之路,背后都与华工的“三创型”人才培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早在1999年,华工就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扬起了“三创型”人才培养的旗帜,把培养敢创新、能创业、会创造的复合型人才作为该校的育人目标。且在此后的25年间,该校更是通过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和产业资源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构建了一套从“实验室灵感”到“市场落地”的完整链路,用以确保无数创业精英再次扎根、成长。

现如今,华工已经将“三创型”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综合培养计划之中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双创教育”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开设了《创新思维与创业实践》《设计思维》等特色课程,并要求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都必须修读一门创新创业课程。以此来鼓励学生打破学科边界,培养跨学科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再搭配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的30个国家级、24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与基地,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这些平台上得到科学的深度实践验证。还有华工与行业龙头共建的“未来创新实验室”,更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练兵场。在这里,有“新奇电子”的学生能将实验室成果快速对接大湾区供应链,实现从“烧杯实验”到“工厂量产”的跨越。

若说课程与科研是“三创”教育的骨架,那么华工打造的立体化创业生态则是其血肉。从2014年在广州大学城高校首家挂牌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到现在建成覆盖“一校三区”、总面积超过35000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华工打造出了一个多资源融合、多体系支撑、多生态链接的双创发展环境,为学子提供了从创意孵化到市场拓展的全周期支持。

自双创基地成立至今,华工已累计孵化超过500个双创项目,帮助学生创业者注册企业180多家,每年创造数千万元经济价值,培养5万多名双创人才,累计带动就业达670万人次。这些数字,都印证了华工在创新创业领域的独特优势。

汇总社会各界对华工的印象,有“大湾区工科明珠”、“工程师摇篮”、还有“盛产董事长的985高校”、“最会赚钱的大学”。之所以会有后两个称号,是因为在华工技术宅可以成长为CEO、实验室论文能转化为千万级融资项目,而每个看似天马行空的创意,都有机会在粤港澳大湾区落地生根。

可见,对于有志创业的学子而言,华工能够提供的不仅是课程证书或孵化空间,更是一个汇聚顶尖科研资源、产业人脉与创新文化的生态系统。

如果你也想将自己的创意从梦想变为现实,不妨选择重点了解一下华南理工大学,或许多年后你也能成为该校下一个“福布斯青年”。

0 阅读:3
在言高校

在言高校

高校领域权威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