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创刊于上海,兴隆于北京,终结于广州。
在这一平台上汇聚起来的《新青年》同人,学术凹陷,思想凸显;学问淡出,舆论立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天空中,最耀眼的是那一抹以“民主”“科学”为主调的绚丽彩虹。舆论的彰显与张扬,拉动着中国现代性加速转型。1905年科举的终结,让传统人士走向边缘,而舆论家的身份意识和担当情怀重新将他们推向时代的浪尖和话语的中心。这里,“新青年派”同人不再是书斋里“钻牛角”“翻故纸”的学术把玩者,而是一批“执牛耳”“观天下”的社会现实参与者。
行走于风雨故园中的时代先驱们,可以不是理性,冷静的审慎思考者,却是理想在前,激情在身的担当者。一百年后回眸《新青年》,我们可以为他们的急不择言,话不留余的语言暴力保持一份反思的态度,但毋庸置疑的是,他们留下的文本却为我们读懂20世纪以及当下的中国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思想路径。在这里,走进历史现场;在这里,读懂近世中国。的确,在享受这一新文化运动元典阅读快感之际,无论如何都无法阻止我们的心跳。
在这里,不但有“妙手”写下的文章,更有“道义”担当的“铁肩”。《新青年》寻求真理,坚持真理的使命感与历史同在,历历在目;新文化运动敢于担当、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与日月同辉,常读常新。听其言——陈独秀在文学革命的战车上立下过“愿拖四十二生的大炮为之前驱”的誓言,还有那振聋发聩之守护“民主”“科学”的承诺: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信誓旦旦,掷地有声。观其行——1919年6月8日,陈独秀为声援和欢迎“五四”运动中被捕出狱的学生撰写的《研究室与监狱》就是一篇激情四溢、气势磅礴的短平快舆论: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正的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陈独秀雄于言,力于事的个性和品格,在舆论抛出三天之后“知行合一”。被胡适誉为“一个有主张的‘不羁之才’”的陈独秀,在经过三个月的监禁后,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
无独有偶,作为《新青年》主力的舆论家胡适向来以性格稳健、思想“健全”著称。即使如此,他在“新青年派”同人营造的公共空间里丝毫不减锐气,文风堪称犀利直接、所向披靡。如同我们看到的那样,当《民国日报》记者邵力子以北洋政府下令“取缔新思想”之舆情发难胡适,并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揣测其生病住院时,当事人严正地在《努力周报》上发布公告:我是不跑的,生平不知趋附时髦;生平也不知躲避危险。封报馆,坐监狱,在负责任的舆论家的眼里,算不得危险。然而,“跑”尤其是“跑”到租借里去唱高调:那是耻辱!那是我决不干的!这就是“新青年”那一代知识先驱的共同心声和承诺。知其言,观其行。新文化运动的舆论家就是这样直面着人生、关注着社会、履行着诺言、担当着责任。胡适很早就认识到“舆论家之重要”并“以舆论家自认”。应该说,无论是陈独秀还是胡适,尽管在北京大学地位显赫,但真正“暴得大名”并在中国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上留下重要的影响,依靠的不是作为学问家的“学术”志业,而是以不安本分的“舆论家”起家。在《新青年》周围,一个知识群体为国家,民族的现代性演进而不遗余力地万丈激情挥洒自如。不甘于自处出世,超然的边缘,而要走向中心,有所担当的“家国”“天下”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
百年回眸,在演出那场思想史专场的新文化思想舞台上,海归们给沉寂的中国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陈独秀、胡适、周作人、鲁迅、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高一涵、沈尹默······“新青年派”同人扬鞭策马、奋笔疾书。本来,学术是他们的立命之本,学问家应该是他们原汁原味的角色担当。但是,归国后面对中国的现实,让他们有一种坐不住,不安分的冲动,携带着西方文明的种子,他们很快从一身长衫的学问家华丽转身为西装革履的舆论家,成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中心人物······
百年回眸,新文化元典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在“知识分子到哪里去了”“知识分子还能感动中国吗”“人文学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之追问不绝于耳的今天,重读《新青年》是那样的情真意切。只要启蒙还没有“普及”,只要“五四”先驱设计的目标还没有抵达,只要“中国梦”还在路上,我们就不能不读《新青年》!百年回眸,那是一个渐行渐远的大时代。我们只有以这样的方式默行注目礼······
百年回眸,《新青年》同人打造的“金字招牌”历历在目。当我手捧10卷本“普及版”的时候,思绪仿佛回到了那个激昂的年代;回到当下,品读“新青年”的每一章,每一卷,彷佛都是一个个精神的制高点,诗意心灵的停泊站;
在无限的遐想中,一杯茶,或一杯咖啡,在原汁原味的隽永文字中咀嚼,品味,思考,唯有这样的互动才能使我们徜徉于心旷神怡的天地。或浓烈,或淡雅,或遥远,或温馨······
思想的滋味本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