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打电话来抱怨,三年级的女儿平时性格比较内向,但好在比较自律,成绩一直都不错。
这次升国旗,老师想让她在升旗仪式上演讲,想问问家长的意见。平时班里的小透明,竟然也有被老师选中的一天,闺蜜很高兴,认为这是个难得的锻炼机会,一定要珍惜。
谁知熊娃知道后,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理由是,“我不敢在人多的地方说话”。
她做了好几天思想工作,但孩子一直没松口,最后只能放弃了。结果已无法改变了,但闺蜜却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
她生气地说:进入社会谁不需要演讲、沟通能力?谁不是这样过来的?这孩子前怕狼、后怕虎的性格以后进入社会一定会吃大亏!
我们当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落落大方、自信阳光,但就是有一部分孩子做事畏手畏脚、胆小怯懦。
而且统计来看,那些性格内向、胆小的孩子,无论是上学还是步入社会,都更容易被人欺负。
所以,如果孩子从小表现出胆小怯懦的性格,家长还是要尽早引导。
胆小怯懦的孩子爱说4句话大部分家长都愿意引导孩子变得自信、阳光,但难点其实是:如何判断孩子是性格内向、不愿说话,还是胆小懦弱、习惯忍受?
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在社交互动中更倾向于沉静、保守和内省,只是在社交活动中表现出较低的主动性和社交需求。
而后者则习惯了面对威胁、新情境或未知事物时,表现出恐惧、退缩或避开的行为。
很多时候家长会把胆小怯懦,误以为性格内向,导致孩子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慢慢地孩子就会变得自卑、畏缩。
我们特意总结了以下4句口头禅,如果你的孩子经常说,那么很有可能是胆小懦弱,而非性格内向,要引起注意了!
●第一句:我不敢
性格胆小怯懦的孩子对新事物、新环境或未知情况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一旦面临陌生挑战、社交互动或新活动,他们大概率会表现出退缩和害怕。
担心失败,害怕被拒绝,深怕听到别人的否定和嘲笑,所以即便有机会摆在眼前,这些孩子的第一反应永远都是“我不敢……”
“我不敢在人多的地方演讲”,“我不敢上课回答老师问题”,“我不敢跟反驳老师的批评”等,是胆小怯懦孩子的保护伞。
所以这样的孩子,更容易遇到校园霸凌,而家长却丝毫不知。
●第二句:随便吧,无所谓
竞选班委,明明自己比对方更优秀,但老师就是选了对方,于是自我安慰“随便吧,无所谓!”;
一起玩游戏,明明队友不守规则,但输了比赛,其他人反过来怪你判断失误,于是告诉自己“随便吧,无所谓!”。
这些孩子看似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是“随便吧,无所谓”,但实际上他们内心比谁都敏感。
他们因为担心做出错误的选择或受到他人的批评,只能通过“随便吧,无所谓”来减小责任和压力。
经常把“随便吧,无所谓”挂嘴边的孩子,大概率是过去的经历中遭遇过被忽视的情况,导致他们认为自己的声音不重要或无关紧要。
●第三句:我做不到
胆小懦弱的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和技能没有足够的信心,认为自己无法胜任特定任务或面对困难,于是面对稍微有点难度的挑战,他们都会暗示自己“我做不到……”
这类孩子缺乏积极心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遇到一点困难,很快就会选择放弃,并告诉自己“我做不到”。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习得性无助”,它是指当人面临挑战或困难时,如果长期没有体验过成功,就会失去信心和希望,从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这种心态让人觉得无论他们做什么都无法改变局面,下次碰到类似的事,就会直接放弃。
所以,那些经常把“我做不到”挂嘴边的孩子,慢慢真的就做不到了~
●第四句:算了,不想了
有些孩子常把“算了,不想了”挂嘴边。
被同学欺负了,不敢反击,安慰自己“算了,不想了”;
被同学起难听的绰号,安慰自己“算了,不想了”;
被同学排挤,安慰自己“算了,不想了”。
一步步退让,换来的不是和平共处,很有可能是更猛烈的压迫!
为何孩子会胆小懦弱?也许你会疑惑,为什么自家孩子性格就如此懦弱呢?或许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中找找原因:
◆遗传因素:回忆一下,你待人接物时有没有脆弱、忍气吞声的一面?
研究发现,遗传基因在塑造个体性格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包括胆量和勇气。所以,如果家长也有类似的问题,就很容易传递给孩子。
◆环境因素:家庭的环境、教育方式,都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
回忆一下,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缺乏安全感,或经历过过度保护、受到恐惧刺激的经历?比如,6岁之前缺少陪伴,或教育上父母过于严厉。
◆社交焦虑:孩子小时候,有没有逼着他跟陌生人打招呼?有些孩子从小内向,但我国又是礼仪之邦,家长都很重视礼貌,见过不少家长因为孩子不打招呼而对孩子呵斥。
但你知道吗,这种操作只会让孩子产生更多的社交压力,导致在社交互动时变得更加胆小怯懦。
孩子胆小怯懦,要如何引导?如果孩子已经有些胆小怯懦了,家长可以试着用以下方法,逐步调整。
①支持和理解
看到孩子畏畏缩缩,不少家长就开始冒火,于是一顿呵斥在所难免。
但斥责会让孩子更加胆小,因此我们要做的不是训斥,而是告诉他:我知道你现在有点为难,但没关系,爸爸妈妈会跟你一起面对。
要表达对孩子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感到安全和信任。
②逐步引导
从小的、相对容易的挑战开始,引导孩子建立自信。比如,让他完成一项家务、40分钟完成一项家庭作业等等,随着孩子的适应和自信增强,逐渐提高难度。
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面对和应对自己害怕的事物。
③培养自信
强调孩子的优点和成功,鼓励他们思考和分析自己的成就和成长过程。比如,孩子能连续一周,规定的时间完成作业,就夸奖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自律能力。
慢慢地,孩子就会对这些能力越来越自信。
④教授应对技巧
教会孩子一些应对焦虑和恐惧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练习、积极思考等。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孩子自我调节情绪和缓解紧张感。
⑤鼓励积极参与
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和社交场合,但要尊重孩子的边界和舒适区,不强迫他们进行完全不愿意做的事情。
⑥培养独立性
鼓励孩子承担一些责任和决策,让他们有机会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从失败中成长,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⑦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孩子的胆怯和怯懦行为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发展,或者伴随有其他心理健康问题,家长可以寻求儿童心理学家或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支持和指导。
通过以上步骤的引导,孩子就会慢慢摆脱胆小,充满自信!
今日话题:你见过胆小怯懦的孩子吗?有什么特别表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