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世界近现代史,有这样一个国家的发展崛起道路堪称奇迹。
这个国家并非日本、韩国又或是新加坡,而是位于东亚有着超过5000年文明历史的中国。
通过史料可以知道,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当时的国家百废待兴,甚至连一辆拖拉机都没办法完全独立制造。
可经过75年的发展呢?如今的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强国。
一个国家的发展不可能是封闭的,必然要得到来自外界的支持与援助。
纵观中国的现代发展史,有哪几个国家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个国家居功至伟,最后一个让人难以相信。
一、前苏联的对华援助
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上,曾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的国家有很多,中国也不会忘记他们的恩情。
但有一个国家对中国的援助,却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影响深远,这个国家便是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苏联。
首先咱们得知道,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具体都遇到了怎样的困难。
在当时,中国堪称是社会主义阵营中最落后的国家之一。
用于开垦的农机设备没办法自给自足,大量的科学仪器及相关资料被运往台湾。
更无奈的是,由于受到西方国家海岸封锁的影响,拥有绵长海岸线的中国甚至没办法对外贸易。
使用百废待兴四个字来形容建国初期的新中国,真的可以说是非常贴切。
在这种情况下,指望新中国关起门来独自发展是不现实的,灵活运用外力的支持更为重要。
这便是为何,开国大典刚一结束,中国主要领导人便亲自动身前往苏联的原因。
表面上是给斯大林庆生、缔结新盟约,但更重要的目的其实就是争取援助。
是什么让前苏联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几乎毫无保留的向中国施以援助之手?是抗美援朝战争。
通过这场战争,让当时的新中国得到了前苏联的信任与赞赏,中苏之间的交流往来这才开始日益密切。
在这些来自前苏联的援助当中,最被后人津津乐道的,当属帮助中国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体系的156项重点工程。
简单概括,就是苏联帮助中国在煤炭、电力、钢铁、金属、化工、机械、军工等多个部门的直接援助。
像是现在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沈阳第一机械厂、大连化工厂、郑州、西安、抚顺等地的发电站,就是在苏联援华时期建设完成。
另一个可以体现出苏联援华诚意的部分,在于技术人才的援助。
苏联对中国的援助,除了经济与设备的支持以外,同时还派遣了上千名各领域造诣深厚的专家。
这些苏联专家在中国工作期间,培养了无数优秀的人才,建立了一个时代的人才供应体系。
可以说新中国能够在短短不到10年时间,建立起一套极为完善且排在当时世界前列水平的工业体系,苏联的援助占了主要作用。
但苏联对中国的援助就仅限于此吗?其实还包括很多其他领域,例如经济贸易。
在新中国尚未成立时,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大洋彼岸的美国。
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受到西方经济封锁政策的影响,中美之间的贸易额直接骤降至0。
中国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贸往来也处在瘫痪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对外贸易就只能依赖社会主义阵营,尤其是资源丰富的老大哥前苏联。
具体进口的东西又都是些什么?不是简单的粮食、煤炭乃至其他天然矿物,更多的是现代化工业体系中极为重要的核心零部件。
例如,在1950年到1952年期间,中国进口量最大的分别是工业设备器材、铁路设备器材、交通通讯器材以及农业机器设备等等。
这都是当时的中国急缺,但西方国家不愿意向中国出售的产品。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部分种类的产品供应,对当时的苏联也有难度,但他们还是答应了中国的需求。
对于一些中国迫切需要的产品,甚至可以在既不要定金、也无需付款的情况先运往中国,事后再给出一个比较优惠的价格。
在出口方面,为了帮助中国恢复生产,哪怕是苏联并不需要的东北苹果、渔产乃至“冷货”也照收不误。
等到1953年,一五计划正式启动时,这3年的中苏贸易已经为中国国内的经济、工业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满打满算,中苏之间的蜜月期仅仅持续了10年时间不到。
但就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国领导人充分利用了苏联对我们的援助与支持,将新中国建设成了一个更加繁荣强大的国家。
二、乌克兰的军事支持
乌克兰对中国的军事援助,主要集中在上世纪90年代,也就是前苏联解体以后的那几年。
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
瓦良格号通常被用于代指苏联时期、俄罗斯时期的多艘舰艇。
至于辽宁舰的前身,其全名为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二号舰,是前苏联最后一款正式服役的航空母舰级别。
库兹涅佐夫级航母,在当时仅建造了两艘,被多国媒体视为集苏联科技发展大成之作,一号舰于1985年服役,并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二号舰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瓦良格号”,在建造完成了大约67%以后,因前苏联解体而被迫停工。
最终在多方势力角逐下,这一航母残躯由中国购入,并最终将其改装成中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艘来自乌克兰的瓦良格号航母,中国的航母发展道路或许没有这么顺利。
除了航母以外,当时的中国从乌克兰弄到的另一个好东西,就是技术水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DA-80型燃气轮机。
该燃气轮机被用于装载至当时最先进的舰艇之上,但伴随着前苏联的解体,这些燃气轮机失去了可装舰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只好把10余台用不上的DA-80型燃气轮机卖给中国。
我们的科学家则是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性能更强的国产燃气轮机GT-25000型。
时至今日,这些燃气轮机仍然被普遍应用在中国的大多数舰艇上。
20世纪90年代,中国除了计划购入瓦良格号,研制国产航母以外,同时也已经开始着手研发可适配在航母机场上的现代化舰载机。
可问题是,想要实现舰载机从无到有的突破,可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幸运的是,在乌克兰的一处废弃机场上,竟然有着一架完好无损的T-10K-3原型机。
当我们提出求购请求的时候,自认为这架原型机没什么用的乌克兰,毫不犹豫的将其卖给了我们。
就这样,中国基于T-10K-3原型机进行开发,并最终生产制造出来的歼-15,彻底结束了中国没有国产舰载机的历史。
三、中日之间的经济交流
纵观中国的近代发展史,前苏联乃至乌克兰向中国提供援助其实可以理解。
但这最后一个国家对中国的发展居功至伟,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这个国家便是日本。
如果说乌克兰对中国的援助,主要集中在军事领域,那么日本对中国的帮助,则更多体现在经济方面。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能够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来自日本的援助至关重要。
第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在1979年,这一年的12月5日,时任日本首相的大平正芳正式访问中国,并承诺向中国提供第一批政府贷款。
自此之后,日本便开始多次大规模向中国提供贷款用于经济建设,为中国改革开放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据统计,来自日本对中国的援助金额达到300多亿美元,再结合当时那个时代背景,300多亿美元的援助足以称得上是一笔巨款。
有些人可能会说,援助金额再怎么多,终究也是一笔需要偿付的款项。
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当时日本对中国的援助金,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分别为无偿贷款与低息贷款。
也就是说在这些援助额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不需要偿还免费赠予的,大约占10%左右。
另外90%虽说是要偿还的贷款,但日本政府给出了远低于世界银行能够提供的贷款利率。
再结合后来的货币通货膨胀,这几百亿美元的援助几乎可以视为没有任何利息。
日本对中国的援助虽说以经济为主,但同时也还夹杂了一些其他领域,例如技术上的转移。
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致力于面向海外引进优良企业,在此期间包括丰田、本田、索尼、松下在内的诸多日企纷纷涌入中国。
在这一过程中,这些先进的日本企业不仅为中国带来了领先的生产技术,同时还带来了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经验。
中国现如今为什么有那么多中外合作的合资车?就是源自于当时的中日蜜月期。
在短短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中国迅速发展壮大并来到今天这个位置,的确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铸成的结果。
抛开苏联、乌克兰和日本不谈,你觉得还有哪个国家的援助,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资料: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对华援助研究现状及思考 2018.05.09 国史网
http://hprc.org.cn/gsyj/wjs/gjyz/201805/t20180509_4567866.html
揭秘中乌军事合作:大批乌克兰专家来华倾囊相授 2014.03.12 中国新闻网
https://www.chinanews.com.cn/mil/2014/03-12/5940010.shtml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日关系回顾与思考 2019.08.26 人民论坛
http://www.rmlt.com.cn/2019/0826/5553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