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的衰落,黑神话的狂欢?当代中国流行文化“怨与恨”

令狐伯光 2025-02-02 22:24:28

文|令狐伯光

这个由于徐克导演,肖战主演的《射雕》定档2025年春节档,而吴京的《镖人》还在后面,所以武侠片能否复兴又开始讨论,我个人之前也写过文章分析过很多次武侠为什么会衰落,但主要角度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

这个武侠文学巅峰是港台创造的,内地在武侠文学上面,除了2005年前后爆发了一波“大陆新武侠”,再到网文里面有些作品,是并没有出现什么武侠风潮的(通俗文学范围),也就是没有下一代金庸古龙。

文学基本上是流行文化的基础,武侠文学都不行,武侠流行文化自然就更不行了。这个流行文化背后的大陆社会环境和当初民国,港台不同,导致武侠文化生存土壤不行也写过多次,这里也不写了,从另外一个角度写写。

那就是武侠的衰落,似乎也和所谓的乐坛衰落是一回事,大家很少从科技发展带来的文娱作品的丰富又匮乏(短视频泛滥与资本偶像泛滥导致的空白),这方面入手过。

武侠为什么会衰落?武侠,仙侠不是一直都在吗

比如我们说武侠衰落了,仙侠衰落了,你敢说现在没有武侠剧,仙侠剧,难道只从题材上讲不是一大堆吗?但我们认为它们不是武侠和仙侠,而是披着武侠皮,仙侠皮的古偶,这背后就是根本原因。

这个过去电视剧是靠收视率,那时候收视率就是简单统计,大彩电时代是这样一个时代: 他让老模式培养出来的艺人,拥有了崭新的舞台,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彩电时代的星光如此灿烂,经典影视、经典音乐年复一年的络绎不绝。

这是不分内地、香港、台湾、日本的,甚至是美国的韩国的。

但是内地处于彩电时代的时间太短,所以最可惜,这一点也是很明确的。 自从进入电脑/互联网时代,台式机>笔记本>手机,原有模式就逐渐消亡了,慢慢变成了流水线工业品,而且随着整个社会的原子化加剧、口语氛围下跌,流水线产品,因为那个时代叫做彩电时代。

我们都不说港台或者日本了,即便是很晚才进入彩电时代的大陆, 都挤在短短的十几年里(主要是90年代)涌现了大量的经典影视和歌曲,比如1996年的《康熙微服私访记》是古典美人柳叶眉的巅峰数据这种玩意。

我小的时候稀里糊涂的也翻看过许多武侠小说,什么金庸古龙梁羽生,后来长大了也看过凤歌的书,《英雄志》《诛仙》《尘缘》《仙路烟尘》等等,当然更多的是看武侠剧,武侠片。 我脑海的印象比较深的反而是是胡军版《天龙八部》。

各式各样的大侠美女,江湖人物登场,那时的妆发虽说古早,但是人的皮肤状态是很真实的,不会像现在这样的浓妆滤镜加持,不会有那么厚的假面感,好像杜莎夫人蜡像馆集体出逃。 小的时候可能看不懂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但是视觉上的镜头美感却记忆深刻。

阿朱阿碧撑船而行,段誉便躺在船尾,仿佛能感受到水的流动和风的呼吸;水亭里,阿朱阿碧和王语嫣相对而站,大风吹起三人的衣袍发带,飘然若仙;阿朱和乔峰在落日余晖里,牵马一前一后的走,人在画中游。

乔峰在断崖上悲壮自尽,瞧见这一幕的看客,尤其是虚竹,段誉,阿紫,王语嫣等一众,惊慌之下翻身下马,一群人几乎踉跄的朝着乔峰奔过去,那种群像镜头的生动扑面而来。

还有《浣花洗剑录》,这部剧的时候已经能够看懂感情线了,里面打戏都相当的精彩,尤其是最后的阶段,木郎恢复了锦衣卫的身份,要和宝玉,呼延大藏决战,三人之间的武术招式设计包括动作的衔接是相当的精准,完全不会假打。

2010年后的武侠剧,已经是徒有虚名,顶着武侠的壳子,干着恋爱的事儿,宣传的时候什么高武低玄都出来了,没错,说的就是《雪中》和《少白》,正常有审美的观众都能看到两眼一黑的程度。

甭管是武侠还是仙侠还是玄幻仙侠,核心都是侠,但基础脱离不了武,但事实上侠气消散,武打不存,只有花里胡哨的特效闪瞎眼,永远看不清毛孔和肌理的假面白脸,需要更厚更滑稽的妆容去增加人物的表演。

比如黑化妆。 又比如无论什么身份,不论是乔装打扮还是女扮男装,一部剧里的所有演员的服装都是轻纱材质都看不到棉麻粗布,管你是王公贵族还是逃犯侠客,大家伙的服装都是一个市场批发的,在地上滚了两圈,,血站起来之后依旧干净如洗。

所谓的狼狈就是嘴角两滴番茄酱,真是意思意思就意思意思。

武侠到底是怎么衰落的?死于时代,也死于“文化”

根本原因是武侠自己的漏洞被挑出来了,上世纪人们精神世界不丰富,看到新颖的东西下意识爱上了,然后就推上神坛罢了。 我且问你,武侠里,独行侠伸张正义,凭的是什么?武力?人家人那么多,资源那么多,凭什么玩不过你?

你独行,还是侠,总不能不给钱硬嫖物资吧?钱哪来的?是家里给的?那你圣人啊,倒贴钱财净化社会,圣人这么多啊?是“劫富济贫”来的,那不是打劫?是“没收不义之财”来的,那么问题来了,我且认为你是个好人可以相信你,但你能保证所有“侠”都是整的“不义之财”吗?

再来,武侠门派,一派两宗,一掌门两副掌门,十几个长老几十个中层,几百个弟子。

你钱哪来的?朝廷拨款?朝廷给你打了钱让你杀我的官的?周边百姓“自愿”上交?呐,收保护费的黑社会,收地方税的割据势力。开办镖局,保镖等业务,那你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就业行侠仗义去了?掌门亲自走镖赚钱补贴门派是吧?

所以武侠死了,很简单,取而代之的,是全能的、有自我生产能力(种草药)、掌握核心科技(炼丹)的仙侠,是为了在掿大的竞争世界里面拼出一条血路。

“武侠”这本来就是悖论,我们仍然会为了一诺千金,为了自己的诺言生死不顾而感动,但这是对于人性的高洁而感动,不是感动他是个侠客。但就劫富济贫来说,很明显不符合现在的价值观了,哪怕劫的是恶事作尽的坏地主,但是抢劫就是抢劫。

我说谁是坏蛋我就杀了,是真坏蛋那是我“为民请命”,假坏蛋就是我受人蒙蔽。

因为女性主义的关系和所谓的价值观,琼瑶在2010年后就被批倒批臭了,而金庸在去世后的这几年各种批评反而越来越多,网友就是这么无聊,也这么无趣,但它又是时代的反应。

武侠影视已经过了风口了,看看香港电影史,最早是从戏曲打戏演变。后来哪位导演找了几个人真打了好几天,拍下来然后剪出一部电影。后来有武行的介入,主要还是戏曲打戏的进一步演变,再就是各种仙侠和半仙武侠了。

后来到了李小龙把高水平的近实系武打逻辑带入了电影,后来包括袁和平,成龙,洪金宝等人都是在李小龙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升级。到李连杰的时候才是巅峰,他主要是把北方外家拳让香港和世界动作迷开了眼。

同时代成龙的功夫喜剧,或者说是动作片喜剧,以及袁和平,程小东的武侠片(这里主要说的动作设计)。如果只是说我们熟悉的武侠片,其实2000年左右就已经没有了。那个时候港台精英全面北上,到李安《卧虎藏龙》开创新时代,再到张艺谋《英雄》大获成功。

其实,观众熟悉的港台武侠那个时候就差不多死了(电视剧还有些),徐克《七剑》不成功没拍了,同时代都叫古装大片。

也就徐克《狄仁杰1》和同期的《剑雨》算是回光返照,再到内地导演出的《绣春刀》系列,你看和大家熟悉的武侠片,武侠剧其实也有很大区别了。

因为武术人的知识能力就到此,也就是徐浩峰算是如成龙一样,在武打片上开了一个新的小方向,但徐的这条道没像成龙那样走通成一条大道。再之后,除了维持既有的武打戏的水平外,在全国武术影视人材严重不足的现在,完全不可能有新的大突破。

武侠不行了?不用难过,影视剧都快要不行了

我个人的话,以前喜欢看电视剧,但后来就喜欢看动漫打游戏了,极少会追某部剧,其实我感觉吧,以前有很多经典的剧服装也是随便搂搂树枝羽毛啥的往头上兑古灵精怪的,也出过和现在装扮的对比。

大家都说以前有自己的风格,现在越来越固化了,其实现在应该也有很多正剧比较遵从年代的可是不一定好看,反正我感觉老剧和新剧都差不多,精彩就行了没必要那么苛代近代影视,现在看电视的观众少了眼光也刁了。

而且因为信息越来越方便,抱着一个点就开骂,然后批倒批臭的也更方便了。

同时因为科技发展,拍电视剧的人却多了,烂片也多了,但确实趋向发展是很难形容的,我个人认为是武侠衰落就衰落吧,任何题材都是会衰落的,美国西部片,现在超级英雄其实也不行了,日本剑戟片等等。

这个问题是应该要有取代,一个题材和很多题材取代原有的流行文化题材,从这些年来看很明显是科幻,问题是中国科幻又行吗?好像行了,又好像明显不太行。这就是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断层,往往精彩好看,思想境界更深的出现在网剧,而某些花费大成本可以在电视上映的电视剧却往往情节烂俗狗血自成一派似的。

但优秀的精彩的总是少的,而资本的,恶俗的,被限制的总是多的。

武侠死不死都那样了,但我们好像连中国文化的浪漫都没有了,对了,有《黑神话悟空》,网友开始抱着一个死劲吹,吊打这个吊打那个,《三体》也是一样的,全然没有注意到现在只有一个《悟空》,只有一个《三体》。

中国3A游戏并没有崛起,中国科幻文化同样也是如此。

0 阅读:79
令狐伯光

令狐伯光

游戏模型师| 动画爱好 | 影视产业分析 | 网络小说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