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准备了一桌菜,却来了两桌客人,这个饭怎么吃?”
在攻打锦州前,东野曾与西柏坡的命令再次发生分歧。
根据指示,东野攻城部队需在攻锦后休整15天,南下围困锦西和葫芦岛地区,关闭东北南大门,将国军彻底封锁于我军防线内。
可就在这时,由于国军突然增援葫芦岛的一个举动,令林总感到难安。
甚至打算放弃南下,回师攻打长春。
对于他的这一想法,主席得知后大发雷霆,直言:
“这简直是儿戏。五个月前,长春本来好打,不敢打;两个月前,同样好打,又不敢打。”
“现在部队已经南下,锦州外围战也已打响,就因为这个葫芦岛增兵的不大变化,他却又要回头打长春。”
以上片段,发生在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中。
影视片中,东野总前指与西柏坡在起初攻打锦州时,就已有明显分歧;
在攻打锦西和葫芦岛时,这一分歧再次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但其实,电影的艺术性描述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这样争议,甚至给人造成这是林总少有的战略战术上的短见。
可实际并非如此。
当东野决定南下攻锦并势如破竹、连破敌军时,身为东北剿总司令的卫立煌,却不肯动用一兵一卒,眼睁睁目送着国军黄昏的到来。
除此之外,马绍信老师在电影中道出的一段著名台词,竟然也有着明显的错误。
以上种种,不禁引人深思,历史的真相,又究竟如何?
解放前夕,辽沈的号角1947年下半年,人民解放军在东北战场上发动夏季、秋季、冬季三次大规模攻势,歼灭国民党军近40万人。
到1948年8月,东北地区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已得到解放。我军兵力达103万左右,对敌军形成压倒性优势。
纵观国军部署态势,其虽渴望喘息反攻,却碍于在我军的猛烈打击下,频吃败仗,士气低沉。
国民党军东北“剿匪”总司令卫力煌手下军队,仅剩55万人,并被分割在长春、沈阳、锦州三大孤立的据点和地区之间。
此时,长春、沈阳两地通往山海关的陆上交通线被切断,北宁铁路部队亦被我军控制,敌军若想获取补给,只能依靠空投。
以上种种条件指向都在说明,我军处于上风,国军处于下风。
决战序幕,即将拉开。
可就在这紧要关头,东野指挥层却在先打长春还是先打锦州的决议上,一再难以最终敲定。
首攻沈阳自是不可取。
这里是卫立煌的“老巢”,重兵把守,城防坚固,甚至还有数个美械装备师的加持,打草惊蛇就会得不偿失。
那就只能从长春和锦州两地寻得突破口。
东野终于在1948年4月18日初步拿定主意,并请示西柏坡,决定先打长春。
在请示的电报中,具体说明了战略部署和兵力安排,并分析了攻打其他地区的弊端,诸如铁岭、抚顺、本溪、锦州等地。
“目前只有打长春较好,但这一仗,将是一极严重的仗。”
毛主席接到东野传来的这一电报后,尽管有所不悦,认为其中部分分析存在偏颇,但他还是同意了其攻打长春的意见。
在给东野的回电中,有意强调道:
“我们同意你们先打长春的理由,是先打长春较先打他处要有利一些,不是因为先打他处特别不力,或有不可克服之困难。”
其实,不论是西柏坡,还是东野指挥部,都很明白锦州作为东北南大门,如果能够突破这一关键防线,东北形势将会向前迈出重大一步。
当时,长春守敌将领为郑洞国,兵力有两个军十万人;锦州守将范汉杰连同锦西、葫芦岛、义县的兵力共十五万人。
这里不禁令人疑惑,明明两处守备力量相差并不悬殊,为何林总却不愿攻打锦州呢?
其实是因为华北傅作义部下的五六十万左右兵力,再加上锦州北方的沈阳卫立煌部的三十万人马。
如若未能短时间内攻打锦州,傅作义和卫立煌必定会派遣部队前来支援,届时东野部队将会遭受两面夹击之势,再现三战四平失利之局面。
迟疑不定,长春的序幕在决定攻打长春后,东野便迅速集结部队,初步拉开围困长春的序幕。
此时的郑洞国刚刚上任就摊上这事,只得迅速加强防御,挖战壕、修碉堡、架设火力支撑点,将长春城打造得固若金汤。
5月21日,长春攻防战打响。
而在作战的过程中,攻城的一方其实较守城的一方是存在劣势的,如果面临敌人顽强抵抗,必将是一场硬仗。
此战虽然我军对国民党军造成严重打击,歼灭敌两团两营的兵力。
但在战后休整时,分析长春外围战斗的汇报后,发现长春并没有这么容易拿下。
于是,他在5月29日给西柏坡发了一通电报,阐述了对长春作战的意见,并列举了诸多困难。
而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关内战火纷飞,热浪朝天,东北战局却明显平静了不少。
这一个月,东北指挥部和中央军委多次交谈,并就攻打长春一事进行分析,确定了“以围困长春为主”的战略。
意图吸引龟缩在沈阳的卫立煌领兵来救,届时与国军在平原地带展开野战,利用运动战将其分割包围,一举消灭。
可是,从5月到7月,两个月的时间里,且不说战局没有发生多大变化,蜗居在沈阳城中的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却对长春的死活置之不理,这多少让人出乎意料。
面对杜聿明的劝告,甚至是老蒋亲临,他都以各种理由搪塞对方,始终不肯出全力攻打东野。
曾经抗日时期战功赫赫的常胜将军,却在内战时龟缩不前,难不成他就不怕老蒋怪罪下来,给他个延误战机的罪名吗?
其实,与其说卫立煌接手东北获得了更大的权力,不如说是当时的老蒋无人可用,才将这个烂摊子硬塞给了他。
而对于内战,卫立煌始终持反对态度。
抗日战争后,他与夫人韩权华出国考察,实际上是换种理由逃避内战。
他本身只计划在国外待半年,可当得知内战爆发后,他又有意延长了半年的考察期。
与此同时,放眼国内的东北,熊式辉大刀阔斧的改革不得民心,杜聿明因病只得退居二线,陈诚被我军打得屁滚尿流,吓得跑回了南京。
蒋介石无人可用,只得一再催促卫立煌回国。
卫立煌心知肚明,这个节骨眼回国,自然是让他打仗。
于是在回国前,他便托留法左派学生领袖汪德昭,秘密向我党发了一封电报:
“为尽快结束中国内战,我愿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力求与中共合作;因个人环境关系,希望绝对保守秘密。”
细细想来,此时的老蒋如若不是无人可用,估计断不会让卫立煌总揽东北局势。
卫立煌“不负众望”。他到东北后,坚持固守要点,即使周围国军告急求援,即使老蒋一再下令督促,他都宣称按兵不动,静待时机。
老蒋见卫立煌指望不上,便又开始胡乱越级指挥。
他让侯镜如率领东进兵团强攻塔山,卫立煌则对侯说道:
“要稳扎稳打,不要强行攻坚,徒做无益的牺牲。”
他命廖耀湘兵团加速西进,卫立煌则对廖说:
“作战务必谨慎,部队如有闪失唯你是问。”
他还暗自下令,要求供给廖耀湘部队的燃料弹药不得超过一星期。
而在影视剧《大决战》中,卫立煌在与杜聿明的争执中说道:
“为什么要打这仗?为谁打?如果单单是为了他蒋公的面子,你发个枪让他自己打去。”
这可把老蒋气得不轻。
所以在辽沈战役败后,卫立煌就被撤职查办,即使逃回南京,也直接被蒋扣押软禁起来。
电影台词,谬误无人提由此看来,如果不是卫立煌从中掣肘,或许辽沈战役还要打上几个月。
话说上文东北战局陷入僵局,若想打破僵局,东北指挥部一致认为必须主动出击。
7月下旬,东北局做出放弃先打长春,率兵南下作战的决定,并将想法电告中央。
7月22日,西柏坡回电:
“攻击长春,既然没有把握,当然可以和应当停止这个计划,改为提前向南作战的计划。”
尽管经历一番思想争斗,但东野所谓的南下进攻,也只是攻打辽西走廊北宁线上的几个守军薄弱的小城市。
这与中央认定的将南下作战的目标定在锦州是相悖的。
于是,在几天后主席发给东北局的又一封电报上,强调:
“关于你们新的作战计划,我们觉得你们应当首先考虑对锦州、唐山作战,全歼或大部歼灭范汉杰集团,然后再向承德、张家口打傅作义。”
虽然没有完全拒绝军委的指示,但林总并不愿直接打锦州。
他在作战计划中提到,坚持攻打北宁线上的5个小城市。
同时希望华北杨得志、杨成武两个兵团出动配合他们的行动。
而在接下来的电报中,东野一会强调粮食储备尚未准备充足,一会表示铁路桥梁被洪水冲坏,抑或华北敌情有变等诸多理由。
以上种种说辞,都在指向“目前对出动时间,仍是无法确定”。
这可把主席惹火了,他连夜起草一封电报,详细指出东北局近来几个月在指挥作战上的问题。
虽然语气严厉了些,但还是把其所有顾虑的方面一一分析、解剖开来,将其严肃地摆到了书面上。
林罗刘仔细研读了这封电报,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次日给西柏坡发了一封长电,反思问题并说明情况。
经此,东野全军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南下作战部署中。
9月初,辽沈战役正式打响,我军连克昌黎、兴城、义县等地。
而随着战争形势的进一步推进,为更好指挥作战,林罗刘决定将东野指挥部迁往锦州前线。
列车轰隆轰隆,白天隐蔽,夜间行驶,终于在10月2日抵达郑家屯车站。
也正是这时,东野前敌得到一条关键消息:
“华北敌军增兵四个师至葫芦岛。”
这让本就压力巨大的林总再次火上心头,他于当天夜里22时,给军委发了一封电报。
大致意思即基于战局分析,他们同时做出了两套方案,一套攻打锦州,一套攻打长春。至于最终攻打哪里,他们还没有做出决定。
于是,经典的一幕出现了。
收到这封电报后,主席大发雷霆,气得他连夜起草了两封电报发给东野指挥部。
明明已经做出了决定,关键时刻竟然又临时更改主意。况且,“战前换将”本就大忌。
林总于22时发出电报后,彻夜未眠,便和罗荣桓与刘亚楼商议此事。很快,他们就意识到电报的不妥。
但是已发出的电报不好追回,他们于10月3日凌晨又起草了一封电报,共有四条,第二条即:
“我们拟采取如下部署:
以四纵和十一纵及热河的两个独立师,对付锦西葫芦岛方面敌八个师;
以一、二、三、七、八、九共六个纵队攻锦州;
以五、六、十、十二共四个纵队对付沈阳增援之敌;
以大小新老九个独立师对付长春突围之敌。”
于此,林总主动收回攻打长春的想法,其攻打锦州的决定也终于敲定。
毛主席也在收到林罗刘的这封电报后转怒为喜,只言:
“你们决定攻锦,甚好甚慰。”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为真实史料记载。
但在《大决战:辽沈战役》中,台词却并不符合实际:
夜晚列车行至彰武车站,林总喊来参谋长:
“刘亚楼,你记一下,我做如下部署调整。”
“以四纵、十一纵加两个独立师,强化塔山防线;
二、三、七、八、九五个纵队加六纵十七师,包打锦州;
十纵加一个师,在黑山、大虎山一线阻击廖耀湘兵团;
十二纵加十二个独立师围困长春;
五纵、六纵两个师监视沈阳;
一纵做总预备队。”
且不说包打锦州的兵力少了一个纵队,单看对于围困长春的部署安排,影视剧与现实中便大相径庭。
而这一错误,自电影播出30年来,竟很少有人提出。
结语很多人都认为,在攻打锦州还是长春一事上存在较大争议,但正如我们所见,前期东野前敌总指挥决定先打长春,中央亦是同意的。
仅有的一点争论,大概就是在即将攻打锦州之际,却突然发出一封“打长春或打锦州同时思考”的双重方案。
而这一电报仅过了5个小时,就被林总紧急发出的第二封“决定攻打锦州”的电报遮掩。
实际上,这次争议的时间不足一天。
人们误认为在辽沈战役中存在较大争议,其实是被电影的艺术性描写给误导了。
-END-
【文|此间】
【编辑|长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