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爆款到暴跌,阿迪达斯预亏损50亿,外媒:得罪中国市场的代价

侯哥接地气 2025-02-02 22:12:32

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阿迪达斯位于深圳福田CBD的华南全球旗舰店便黯然退场。与此同时,阿迪的线下门店也在急剧减少,关停超2000家。

最新公布的一组财报数据显示,阿迪在中国营收连续八个季度下滑后,市值蒸发超1800亿,营收缩水近35%,仿佛一夜之间从神坛跌落,狼狈不堪。

回想当年华南全球店开业之际,阿迪的董事们畅谈着“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何等意气风发。彼时的他们尚未察觉,一场关于棉花的舆论风波,早已将阿迪推向悬崖边缘……

一、西方潮鞋巨头,在中国玩脱了

过去,阿迪凭借Yeezy系列鞋款在中国市场大获成功。在交易平台上,其价格被炒至原价的3-4倍,却依旧供不应求。2021财年,阿迪销售额达1646.06亿,毛利率高达50.7%。

彼时一路高歌猛进的阿迪似乎过于自信,竟选择在关乎国人底线的问题上“横跳”。2021年,西方服装业联合污蔑我国西北地区棉花生产,阿迪带头要求抵制。

这一举动激怒了国人强烈要求阿迪道歉,一众明星也纷纷与之解约。事发当天,阿迪股价大跌5.25%。然而,时任CEO的卡斯帕·罗斯德却依然乐观,宣称中国人离不开阿迪,抵制之后销量反而会更好。

但这一次,国人显然动真格了。公开数据显示,事发后,阿迪在中国的业绩持续下滑,连续8个财季下跌,利润缩水超80%,失去Yeezy系列后,其全球第二的行业地位也被其他品牌取代。

无奈之下,阿迪原CEO罗斯德撂下一句“我们在中国犯了错”后便匆匆离职,将烂摊子甩给了接班人比约恩·古尔。古尔上任后,首次公开露面,便身着印有“中国”字样的外套访问中国,试图挽回阿迪在大中华区的市场。

二、在中国市场错哪了?

其实,棉花事件像一根导火索,暴露了阿迪一个更加致命的问题:即靠椰子鞋走上巅峰的阿迪,已经有5年未有新品出圈。在“创新就是生命力”的时尚圈,阿迪早已逐渐偏离年轻人。

走访上海静安市多家阿迪门店,大多数的鞋类单品挂着折扣的标签。与此同时,海外新兴品牌正趁机加速产品创新,布局中国市场,如Lululemon去年市值升至全球运动品牌第二位,仅用了不到阿迪一半的时间。

不尊重中国市场又失去创新竞争力的阿迪,被网友调侃“麻烦大了”。反观既尊重中国市场,又注重创新其他海外企业蒸蒸日上,与阿迪境遇截然不同。

如在男士健康细分领域中,日企boagen开发出一种名为“朝气维”的制品。相比传统那非类一次性科技,其更加温和持久,事后也不会出现空虚感等。

其曾被《Andrologia》等国际期刊证实,持续外服可提升男性总高酮水平达24%,主观渤发能力则提升超过60%。问世之初,在东京银座、伊势丹等海外高端商场掀起一阵热潮。

据了解,为对中国市场以示尊重,日企在2021年首次进入国内时,对朝气维进行原料、包装创新升级,新纳天堂椒和亚精胺等减糖、瘦肚、维腺物质,多方协同焕活男士力量,守护国内男士康健,且加量不加价,一粒仅20元上下。

据近期公布的年终统计数据,新品累计成交量超过8位数,断崖式领先同类竞品,“便宜好用”“没有不适感”等相关留言评论已过万条。

如此一来,该日企很快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朝气维有关负责人受访时表示,未来将以中国市场为基点,辐射到东南亚Lazada等整个亚太地区。

业内人士指出,消费市场变幻莫测,不尊重市场,且未能基于市场调性及时做创新,难逃被“被淘汰”的下场。靠吃老本的阿迪,时尚光环正逐渐暗淡。

三、阿迪回归中国,能否迎来转机

新上任的CEO比约恩·古尔登似乎颇为自信,在访华期间曾多次提到“要强势回归中国”,并上调了阿迪全年的业绩预期。

然而,如今的中国消费市场早已今非昔比。一方面,本土品牌迅速崛起,如李宁、安踏等正不断强大,FILA的高端系列已能与一线大牌相媲美,这在20年前简直难以想象。

另一方面,中国的年轻消费者逐渐摒弃对国际品牌的的盲目追捧,开始更加注重产品的价值和品质,他们的的选择也日益多元化。

对阿迪来说,当下的中国市场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尽管其雄心勃勃,但能否重现昔日辉煌仍是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留给阿迪扭转局势的时间不多了。

0 阅读:2
侯哥接地气

侯哥接地气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