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邓公逝世后,华国锋同志做出一个决定,中央知道后全力支持

史不离文 2023-12-17 22:35:07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邓公逝世以后,全国上下被一片悲伤的氛围所笼罩。就在这个时候,华国锋同志却做出了一个决定,得到了中央的大力支持。

身为国务院前总理的华国锋同志究竟做出了什么决定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华国锋当初提出的建议就是为中共编写党史,对于1967年到1976年以来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整理出来。他的这个决定得到了组织上的大力支持。

记者李海文是从1985年开始第一次采访华国锋的。初见华国锋的时候,他身材魁梧、气度不凡、平易近人且处事平和。

当时李海文担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研究组下属的周恩来生平小组组长,来采访华国锋同事也跟研究周总理有关。等华国锋同志听完李海文的来意之后,他欣然同意了接受此次采访。那一年,华国锋六十多岁,年富力强,记忆力也很好。

李海文他们根据谈话内容做了十分详细的记录,光是资料就有5万多字的记录。

从这次采访之后,李海文没事的时候就会去看望华国锋,两人在一起聊天,如果在聊天的过程中有什么重要的内容,他就会来追记。

随着他们接触时间越来越长,李海文越来越了解到了华国锋为人处事以及思想品格的独特,也对他感到越发的尊敬。

当时李海文就在想,能近距离的接触、观察和了解历史上做出了如此贡献的人物,那是上苍对他的眷顾,他就越发的想要将这段重要的、鲜为人知的历史写出来。

只是那时候的时机还不成熟,只能耐心的等待。

到了1997年底,华国锋终于下定决心写回忆录了,他委托李海文帮忙整理,两人多次进行了探讨,从1966年开始谈起,到1978年左右结束,每次谈话,华国锋的夫人和秘书都在旁边,并且对遗漏之处加以补充。

在这段历史之中,邓小平同志是绕不过的一个人,他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04年,邓小平同志出生于1904年,原名邓先圣。后来去了私塾上学,又取学名为邓希贤。

在四川读书的时候,邓小平就成绩优异,1919年秋天,他考入了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那时候的他才15岁,是留法学生中年龄最小的那一个。

1920年10月份,邓小平踏上了去法国巴黎的轮船,不久,进入到诺曼底区巴耶男子中学读书。可是在法国勤工俭学的日子并不如期望中的那么美好。

法国在一战以后国力受损,再加上中国国内矛盾重重,内忧外患,在这种情况之下,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处境堪忧。没过多长时间,他们别说交学费了,就连吃穿都成了问题。

不得已之下,邓小平等人开始了真正的勤工俭学,他们去钢铁厂里面当轧钢工人,直到现在,法国的那家工厂还保留有邓小平当初的工人编号。

1922年夏天,邓小平参加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次年,又参加旅欧共青团支部工作,从此开始了自己的职业革命家的生涯。

后来,邓小平还辗转去到苏联学习,直到1927年春天,邓小平才离开苏联回到国内,受中共派遣,到冯玉祥所在的国民联军工作,担任西安中山军事学校政治处处长。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以后,邓小平在武汉参加了中共中央的紧急会议,年底跟随中央机关前往上海,随后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别看邓小平的年纪小,可是他资历很深,领导发动了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等等。在国民党实行围剿计划的时候,邓小平支持毛主席关于打破国民党军事“围剿”的战略战术和明确的土地政策,所以也遭受到了“左”倾路线的打击,受到了处分。

在抗日战争年代,邓小平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1938年担任八路军129师的政治委员,并与刘伯承一起在太行山地区开辟了晋翼豫边区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期间,他和刘伯承一起领导了上党和邯郸战役等等,而最出名的要数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了。

解放后,邓小平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面,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后任西南军区政治委员。

1951年,他率领部队进军西藏工作,为西藏的和平解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55年,邓小平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在担任总书记的这十年中,邓小平一直协助中央主席和副主席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毛主席逝世以后,华国锋同志在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下,号召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的投身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在这一点上,他的思想观念跟邓小平同志不谋而合。

两人都认为要千方百计地把经济搞上去,使工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

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份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国开始进入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中共十三大制定了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也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的基本路线。事实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

因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所以全党要一心一意的搞现代化建设。为此,他设计了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中叶反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目标。

以前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的狭隘认知是: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可是邓公却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述。

他的话为中国共产党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的改革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经济特区的建立和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推动了中国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除了经济建设方面,在外交领域上,在邓小平同志的带领之下,中国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79年1月28日至2月6日,邓小平访问没过,这是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后新中国领导人的第一次访美,意义不言而喻。

在邓小平的主持下,中国不仅同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还和日本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也恢复了和苏联两党两国的关系,同时中国和周边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可以说,邓小平同志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而这样有利的国际环境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化建设至关重要。

毛主席在世的时候,就一直在为香港问题而努力,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会见了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这次会面中,邓小平同志阐述了中国对于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此后两国多次就香港问题进行磋商。

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在香港殖民近百年的时间,香港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他们不想放弃对于香港的控制,撒切尔夫人号称是“铁娘子’,在谈判的时候从来没有打过败仗。

可是他低估了中国人收回香港的决心,最后在多方的努力之下,香港成功的于1997年7月1日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五星红旗与香港的特别行政区区旗一起升在了最高空。

但是邓公却永远见不到这一幕了。

“一国两制”就是邓公特意为了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提出来的,他创造性的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现在一国两制还在源源不断地焕发着新的生机。

1989年11月再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辞去了他最后担任的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而退休以后,他仍然关心着党和国家的事业。1992年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回答了一些重大的问题,与此同时,中国的额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也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写在最后:

1997年,邓小平同志逝世,全国人民都深切的感怀邓公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华国锋同志也深有所感,两人作为曾经的搭档,都为新中国的建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们心中装有对于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伟大事业的坚贞不渝,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人民感怀他们!

历史是延续的,它由过去而来,又决定着未来。有一种说法是:当代人不修当代史。但是,孔子整理《春秋》的时候,是在春秋末年;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里面记载的汉朝的事情最为详尽。这说明,对于孔子和司马迁来说,他们所编写的书就是当代史。

当代人修当代史自然有好处,一代人经历了一个时代,更能较后人理解历史人物的处境、心理和处事方法。

所以很多老一辈的革命家在老年的时候都希望写回忆录,能让后人更了解历史的细枝末节,或许,后人看完之后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和感悟。想必,华国锋同志想要编写中共党史也是这样的想法吧。

1 阅读:114

史不离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