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评家严羽《沧浪诗话》中的7处错误,有理有据,谁能反驳?

驶向一江诗词 2024-02-17 03:18:10

严羽是史上著名的诗评家,《沧浪诗话》是他的诗评巨著,严羽在诗评界的地位犹如李白、杜甫在诗坛的地位一般。

严羽的《沧浪诗话》我研读了多遍,其中绝大多数观点我都是赞同的。严羽很多观点很新颖、具有独创性,颇见功力,例如“以禅喻诗”,例如“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例如“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例如“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等等,这些我完全赞同,确实都是真知灼见。

但严羽的《沧浪诗话》中也有少数观点是片面甚至是错误的,本文就指出其中的7处,在此辨明,以正视听,也希望听听大家的看法。

《沧浪诗话》中第1处错误 “诗之是非不必争,试以己诗置之古人诗中,与识者观之而不能辩,则真古人矣。”

严羽有很严重的崇古思想,他认为诗以汉魏晋盛唐为最佳,古代诗歌优于现今(南宋)诗歌,因此他的逻辑是将当今的诗歌和古诗混杂在一起,如果分不出哪是古诗、哪是今人之诗,则混入其中的今人之诗就是好诗。

这个观点是很荒谬的。诗反映的是生活,同样需要与时俱进,今人不可写“古人之诗”。

现在确实有很多人写诗仿古,爱用“楼兰”、“关山”、“长安”、“龙城”等古语,放到古诗里确实很难分辨出来。但这些诗脱离了生活,模仿痕迹明显,纯粹为了写而写,你能说它因为像古诗所以是好诗吗?

尤其可见严羽这个观点确实是错误的。退一万步讲,谁说今人写诗、未来人写诗就一定不如古人?

《沧浪诗话》中第2处错误 “五言绝句:众唐人是一样,少陵是一样,韩退之是一样,王荆公是一样,本朝诸公是一样。”

这里提到五言绝句的艺术风格,是“印象式”的粗旷分类,是以偏概全,是错误的。五言绝句,严羽说杜甫是一样、韩愈是一样、王安石是一样,这没有问题。但唐人是一样、宋人是一样就是错误的了。

唐朝那么多诗人,五绝风格怎么可能会一样?宋朝那么多诗人,风格怎么可能会一样?

唐朝诗人五绝各有特色,李白和贾岛五绝风格绝不可能是“一样”的。

李白的五绝《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贾岛的五绝《题诗后》

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沧浪诗话》中第3处错误 “诗有词、理、意兴。南朝人尚词而病于理;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汉魏之诗,词理意兴,无迹可求。”

南朝诗辞藻华丽,缺乏理趣这没有问题,宋诗哲理诗盛行而意境略差,这也没有问题。但严羽这里说汉魏之诗强于唐诗,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这是严羽“诗越古越好”的错误思想在作怪。

后两句改为“汉魏重风骨而少理趣;唐诗词理意兴俱佳,无迹可求。”这才是正确的。

《沧浪诗话》中第4处错误 “谢灵运之诗,无一篇不佳”

这个观点明显错误,不值一驳,因为“不佳”的标准实在太主观。客观来说,没有任何一位诗人敢说“无一篇不佳”,包括李白、杜甫,除非他只有一、两首诗流传下来。

《沧浪诗话》中第5处错误 “顾况诗多在元、白之上,稍有盛唐风骨处。……陈陶之诗,在晚唐人中,最无可观。薛逢最浅俗。”

在这里,严羽评论了众位唐朝诗人,包括顾况、白居易、元稹、冷朝阳、马戴、刘沧、吕温、李濒、陈陶、薛逢等,里面有些观点太主观,我不赞同。

一是严羽认为顾况写诗胜过白居易、元稹,这点绝大多数朋友都不会赞同,白居易位居唐朝诗人第3位,元稹位居10几位,而顾况排不进前30,顾况写诗远逊色于白居易和元稹。

二是严羽认为陈陶的诗在晚唐诗人中最不可读。仅凭这面这一首诗,就足以说明严羽这个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唐朝陈陶的《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多么精彩、委婉含蓄的一首佳作,晚唐有几位诗人能写出如此好诗?

《沧浪诗话》中第6处错误 “高岑之诗悲壮,读之诗人感慨;孟郊之诗刻苦,读之使人不欢。”

高适、岑参是著名的边塞世人,诗风苍凉、悲壮,读之使人感慨是对的。

孟郊是苦吟诗人,其诗孤清寒苦不假,但远没有到“读之使人不欢”的地步,严羽如此评价对孟郊来说明显不公,其实当时的文坛领袖韩愈非常欣赏孟郊的诗,这就足以说明问题。

其实孟郊读之令人心悦和感慨的好诗不少,比如《游子吟》、《劝学》、《洛桥晚望》等。

唐朝孟郊的《洛桥晚望》

天津桥下冰初结,

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

月明直见嵩山雪。

《沧浪诗话》中第7处错误 “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这个观点是严羽的个人观点,本没有对错,在此先作一下说明。

崔颢的《黄鹤楼》前两联不合格律,严格来说不算格律诗,但因为写此诗时正处于格律诗成熟期,将它算作七律也没有大问题。

“七律压卷之作”历来众说纷纭,杜甫的《登高》、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李商隐的《锦瑟》和崔颢的《黄鹤楼》都有竞争这一美称的实力,一般而言杜甫的《登高》被更多的是评价评为七律“压卷之作”。

严羽《沧浪诗话》中的7处错误言论分享完了,当然受限于时代,不能苛求古人,虽然有这些错误观点,但《沧浪诗话》仍不失为诗评界的名篇巨著,值得诗词爱好者细细鉴读。

朋友们,你读过严羽的《沧浪诗话》吗?你是否赞同本文观点?欢迎分享高见。

0 阅读:1
驶向一江诗词

驶向一江诗词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