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见过在“世界屋脊”上种出亩产破万斤的农作物吗?这不是天方夜谭,就在青藏高原这片被视为“生命禁区”的土地上,一个农业奇迹正在上演。
曾经这里高海拔、低温、强风、干旱之类的极端条件,阻碍农业发展。可执着的科研工作者姜丽丽,用她的智慧和汗水改写了这一切。
她带领团队挑战极限,攻克了超高海拔种植难题,让一种名为“圆根”的“宝藏”作物,在这片土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创造了亩产破万斤的奇迹。这“圆根”是何方神圣?它又是怎么在恶劣的环境下茁壮成长的?
高原种植太难了在广袤的青藏高原上,流传着这样一首朗朗上口的民谣:“一年四季,人吃马喂。春吃苗,夏吃叶,秋吃芯,冬吃根。”
这歌谣的主角就是圆根,一种看似普通却在藏族人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植物。
它白白胖胖的长得像萝卜,不是萝卜但比萝卜厉害多了,它不仅蛋白质和糖含量甩萝卜几条街,吃起来还有点甜甜的,完全没有萝卜那种呛人的辣味。
藏民们祖祖辈辈都吃圆根,不过在过去西藏地区种植的圆根,一直有个老大难问题,那就是产量低。辛辛苦苦种一年,收获的圆根却只有小孩子拳头那么大,这得多让人难受,这主要是因为西藏的自然环境太恶劣了。
这里的海拔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低,很多植物都无法正常生长。以羌塘高原为例,这里的温度也经常在零度以下,植物的生长周期很短,加上强风肆虐,风速基本上都是每秒3米,对植物的生长来说肯定不是好的环境。
还有就是干旱缺水,年降水量不到500毫米,但蒸发量却高达1800毫米以上,水分流失严重。
所以在青藏高原种地就像是在挑战极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高海拔地区种植圆根,除了要克服低温、强风、干旱等问题外,还要面对更严峻的挑战。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都覆盖着永久冻土,土层温度常年低于零度,植物根系难以穿透,吸收养分也受到限制。
另外高原上的土壤也比较贫瘠,缺乏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更让人头疼的是,高原地区气候变化无常,上一秒还是晴空万里,下一秒就可能下起冰雹。这里的百姓想要把种植情况变好,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种出20多斤的圆根王一位名叫姜丽丽的科研工作者决心改变这一切,她发现传统的“撒播”方式非常浪费种子,播种一块100平方米的田地就要用掉半斤种子。
于是她开始推广“点播”法,只需要100多克种子就能种一亩地,大大节省了成本,而且她还根据不同地区的海拔和气候条件,制定了不同的种植方案。比如拉萨地区海拔相对较低,可以一年种两季圆根,而其他地区海拔较高,只能一年种一季,播种时间也要推迟一个月。
姜丽丽和她的团队,跑遍了西藏的各个地区,从海拔3600米的拉萨到4500米的那曲,在十多个地方进行试种,就为了找到最适合当地环境的圆根品种。
最终在拉萨的试验田里,他们种出了重达24.08斤的“圆根王”,这可是西藏历史上最大的圆根。就算是在环境最恶劣的那曲,他们种出的圆根也能达到9.6斤,亩产更是突破了一万斤。
试种的结果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在这样高海拔、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圆根的亩产竟然突破了万斤。
这在青藏高原的历史上前所未有,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青藏高原发生奇迹!”“中国攻克超高海拔种植难题!”这样的标题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姜丽丽和她的团队也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当地藏民亲切地称姜丽丽是“圆根女王”,表达了对她的敬佩和感激。丰收的季节,姜丽丽团队把试验田里的圆根,除了留下必要的样品,其他的都无偿赠送给了当地的百姓。
老乡们拿着沉甸甸的圆根,心里乐开了花,这些圆根不仅可以让他们尝到新鲜的美味,还可以作为牛羊的饲料,提高牲畜的产量,增加他们的收入。
在拉萨举办的新品种推介会上,各种各样的圆根新品种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农业专家和种植户的目光,尤其是姜丽丽团队研究的高产品种更是受到追捧。
西藏餐饮协会的厨师们也是脑洞大开,利用圆根的特性,开发出了各种特色菜肴,让人们对这种“宝藏”作物有了全新的认识。过这次推介会,圆根的知名度大幅提升,也为西藏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直对研究充满热情姜丽丽能有这样的成就,和她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研究的热情分不开关系。2012年她从博士后出站,来到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开启了她的草地生态学研究之旅。
西藏辽阔的草原,在她眼中不仅是美丽的风景,更是充满挑战的研究对象,她很快就注意到一个制约西藏畜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那就是饲草短缺。
冬季漫长寒冷,牲畜没有足够的饲料,怎么找到一种高产优质的饲草,解决西藏畜牧业的难题呢?这个问题成了她日思夜想的研究方向。
2018年她参与了一个研究专题,这个项目为她的研究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和更丰富的资源。
为了寻找合适的饲草品种,她和她的团队筛选了60多种不同的植物,对它们的产量、营养价值、适应性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经过反复的试验和比较,最终圆根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
它不仅能在高寒地区生存,而且产量高、营养丰富,是理想的饲草品种,选定了圆根,她就开始攻克环境恶劣和产量低的问题。
最终她一步一个脚印,一个一个数据核算,最终真的达到了亩产万斤的目标,真是可喜可贺,这是她和她的团队努力的成果。
结语从最初的饲草短缺问题,到如今圆根亩产破万斤,姜丽丽和她的团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在青藏高原这片土地上,只要肯钻研、敢挑战,就没有什么不可能。
曾经不起眼的“小拳头”圆根,如今变成了一个个“大块头”,不仅丰富了藏民的“菜篮子”,也充实了他们的“钱袋子”。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像姜丽丽这样,默默奉献、扎根基层的科研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