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世伦老先生认为,经方用附子不同于医经只限于温里药,而是用于里证、表证、半表半里证、表里合并病证、发烧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a3df4f647212cd0d988cf4b8d3478a5.jpg)
经方用附子见于伤寒论中的有33个方证,由此可知附子是经方中应用最广、最重要的药物之一。
首先附子可以用于急救,汉代用附子的不同之处,就是突出地发展用其急救,比如见于四逆汤、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茯苓四逆汤、干姜附子他、乌头赤石脂丸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8499f2f7bb512b5c5d9bd4eb1325dec.jpg)
这是继承了本经对附子的认识,又增加了新的临床实践而总结的经验,古今都有很多可以验证。
比如其对霍乱、心衰的治疗也颇有疗效。
胡希恕老先生认为,附子有温中驱寒,亢奋人体机能沉衰、通脉强心作用,是因为解读了经方用附子的诸多方证,明确指出,附子是经方急救、通脉强心的有效方药,并指出其强心救逆,振兴沉衰的主要药是附子配干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b88c4efba54ee70d55aaf3a3ced05bf.jpg)
而不是人参,因人参性偏凉,生脉饮更凉,凸显了经方通脉强心与后世方不同观点,此切实反映在经方用附子的方证中。
急救的时候,必须要用生附子,而且剂量至少要15g起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67439af8864d65ed737aa34eb2f2028.jpg)
冯世伦老先生更是认为,附子用于六经病证,正确应用附子必用于六经指导:1.太阴里证,2、少阴表证,3、少阴太阴合病证,4、阳明太阴合病,5、厥阴病证,6、太阳太阴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