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好的对联拥有长久的生命力,让人津津乐道。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对联达人。喜欢对联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哦。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3副妙不可言的极品对联,对仗工整,才华看得见。喜欢对联的朋友记得点赞和收藏哦。
第1副对联:四千里盘费花销,故里喜遄归,亏我此番熬过去;十三篇文章草率,今朝休盼望,请君下次早些来。
此联是古代某个科举考生的自嘲对联,嘲笑自己白忙活一场,没有科举高中的。
对联以“四千里”极言路途遥远,“十三篇”极言考试遇挫,数字之中见出科举的艰辛与苦痛。
上联的“遄归”是速度归来的意思,一个“喜”字正话反说,表面是喜,实则是悲,如现代许多学生口中的“早死早超生”一语,看似玩笑,实则难过。
上联说路费白白花掉,下联则说下次再来,仿佛科举考试变成了买酒买菜那般轻松,虽然语言诙谐幽默,实则内含伤悲。
此联写得趣味十足,偏偏能够道出科举时代多数考生的悲苦,故而能够流传一时。
在对仗上,“花销”与“草率”的借对对仗尤其巧妙,可见这位考生还是有些功力的。
第2副对联:光阴迅速,便朝夕读书写字,能得几何,必毋怠毋荒,趁早年埋头用力;时世艰难,即寻常穿衣吃饭,已非容易,须克勤克俭,免后来仰面求人。
这是一副格言对联,全联表达哲理,诉说作者人生感悟,对人们有劝诫意味。
上联说,时间流逝飞快,就算天天看书写字,也不能看多少写多少。正因为如此,所以更应该认真读书,不能懈怠,不能荒废,要趁着年轻精力旺盛的时候埋头用功。
下联则说人生艰难,就算是保障日常的穿衣吃饭都不容易,所以更应该节俭勤劳,这样才能够独立自主,免得将来低头求人。
因为时间宝贵所以要珍惜时间多用功,因为钱难赚所以要节俭多劳动,这是两个让现代人也受益匪浅的道理。
只不过,道理归道理,又有多少人知道道理却不能实践呢?光一个勤字,就是许多人的拦路虎啦!
第3副对联:愿得化为红绶带;也应胜似碧纱笼。
这是一副集句对联,背后还有一段趣味故事。
清代时期,安徽布政使吴坤修有一次与下属喝酒,席上也安排了青楼女子歌舞助兴。
吴坤修喝得醉醺醺的时候,一个妓女红碧拿了一块布料,请布政使大人帮忙题写下联。
吴坤修随口就答应了,等到他定睛一看布料上的上联,不由得微微一愣。
原来布料上写着七个字:“愿得化为红绶带。”这一句,乃是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新人桥上著春衫,旧主江边侧帽檐。愿得化为红绶带,许教双凤一时衔。”
这一句本是说妓女愿意变身为“红绶带”,让“恩客”如凤凰一般衔去风流,以此体现妓女的柔情款款与动人魅力。
李商隐乃是替青楼女送给“两从事”,又是开放的唐代,似乎没有什么“名教罪名”。
但吴坤修所处的时代乃是晚清时期,这个妓女“红碧”又似乎借此攀拉吴坤修的关系,毕竟事关名声,如果在笔墨上落人口舌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所以不仅吴坤修有些尴尬,周围的官吏也有些愣住了,真不知道布政使大人该如何化解这场风流闹剧。
吴坤修还是有点才华的,他急中生智,想到了宋代诗人魏野《题僧寺》的一句诗,喜上眉梢,就在布料上写出了下联:“也应胜似碧纱笼。”
“世情冷暖由分别,何必区区较异同。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魏野这一首诗,乃是感叹世态炎凉的,用的是唐代诗人王播的典故。
王播当年穷困潦倒,寄居扬州寺院。寺院僧人恼恨王播蹭吃蹭喝,常常吃完饭了再敲钟让王播吃饭。后来王播出任淮南节度使,到曾经住过的寺院重温,发现僧人把他当年居住的地方修葺一新,还用上好的碧纱覆盖他当年题诗的墙壁。
王播心生感慨,题诗一首:“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了解了这些典故之后,我们看吴坤修的应对,不得不感叹他很有点机智的。
首先,上联用了李商隐的诗句,下联用了魏野的诗句,集句对集句,正是一个绝妙集句联。
其次,这个妓女名字叫“红碧”,上联恰好一个“红”字,而下联恰好一个“碧”字,对得巧妙,很见心思。
再次,上联主要是体现妓女的多情,而下联则转变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换言之,这个下联继承了魏野的诗意,将妓女风流转为了光风霁月,态度上没有问题。
最后,对联整个意思也比较通顺,并没有折断感。对联整个可以理解为多情的青楼女子胜过势利眼的和尚,乃是对青楼女红碧的夸奖之词,也足以让红碧满意的。
所以,这副对联也因为文采与机智而广为流传,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大家有没有自己创作对联呢?欢迎留言分享哦。
失业在家,写文糊口,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请赞赏、收藏和转发!2块钱是情,5块钱是爱,再次感谢大家!
好文,小编用心了,这么绝妙的对联,居然没见过,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