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杨尚昆对刘少奇儿子开玩笑,引众人捧腹,谁知多年后竟成真

沧海一书客 2025-01-02 14:14:47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1955年的一天,杨尚昆在院内发现了正在玩耍的刘少奇的儿子刘源,在身上还别着一个花里胡哨东西。

于是他立马把刘源带到了怀仁堂,开了一个玩笑,逗得朱德、彭德怀几位元帅开怀大笑,谁也没想到的是这个玩笑竟然在37年后成真了。

那么这到底是一个什么玩笑呢?

“杨爸爸”

1951年2月,作为刘少奇最小孩子的刘源出生在北京,他虽然家世不凡,但是无论在家内还是家外,都没有受到任何的优待。

那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正是一穷二白的时候,整个中国人民都处在艰苦奋斗的过程中,作为国家领导人之一的刘少奇更是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对自己所有的孩子要求都不分一二。

所以作为最小孩子的刘源不但没有受到任何优待,反而待遇比自己的哥哥姐姐还要差,穿的都是他们穿小的衣服,经常一身衣服上打着很多的补丁。

在那时,杨尚昆正在党中央担任着办公厅主任的职务,管理着中南海里发生的所有大小事务,其中也包括中南海里的各种大小孩子。

只要每到节假日,他的家里总是聚着众多的孩子,他也十分喜欢孩子,俨然成为了一个孩子王,由众多孩子们簇拥着他,叫他“杨爸爸”。

刘少奇和杨尚昆在革命时期就是战友,在新中国成立搬到中南海之后,两人又成为了邻居,关系更比旁人要亲密,对于刘少奇的幼子刘源,他更是多了几分关照之心。

因此刘源也亲切地叫杨尚昆“杨爸爸”,也经常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到他的家中玩耍,杨尚昆也格外喜欢这个虎头虎脑的小孩子。

在刘源很小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拿着各种颜色的笔在纸上涂鸦,他的“作品”总是得到对他要求严格的父亲的斥责,但是杨爸爸却经常鼓励他。

他会夸赞刘源画得很好,纸上差几枚红章,还煞有其事地把自己的印章送给他,这让他小小男子汉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因此在他长大之后,有很多事情都不敢对自己的父亲说,但是却愿意和自己的这个杨爸爸倾诉,让他给自己出出主意。

而那件著名的玩笑事件,则发生在1955年,那是在中南海授衔仪式之后的一天。

未来的大将

那一年的刘源才刚4岁,正是爱玩的年纪,在中南海刚刚完成授衔后,孩子们中间也兴起了做大将军和“授衔”的潮流。

在那一天,一群小孩子们玩耍时,不知道是谁自己动手画了一副肩章,花花绿绿的十分好看。小刘源自然也十分喜欢,于是就自豪地挂在了自己的肩头。

当他们几个小孩子正在院子里舞刀弄枪的玩耍之时,杨尚昆正好路过,他一眼就被刘源肩上那个特殊的“肩章”吸引到了。

在仔细地打量了一番后,他十分高兴,拉着刘源的手就来到了怀仁堂。

那时里面正在召开着一场会议,众多开国将领都齐聚于此,而陈毅、彭德怀、朱德和邓小平则在门口处不知商讨着什么。

在见到他们后,杨尚昆十分高兴,立马把小刘源推到跟前,笑哈哈地说:“看看未来的大将军!”

在听到杨尚昆的话后,几位开国将领都十分感兴趣,立马把刘源围了起来,低下身子仔细研究他的“肩章”。

在仔细观察一番后,陈毅不禁笑出了声,说这“肩章”上怎么还写着“芝麻酱”呢?话音刚落,这几位开国将领都爆发出开怀大笑。

原来刘源的肩章是用一个芝麻酱的商标改的,所以背后还有着“芝麻酱”的字体。

在他们笑完了之后,邓小平依旧不愿“放过”他,把他推到了会议室中,让更多的人来欣赏他这枚“肩章”,也由此得来了更多的欢笑。

从那之后,刘源在中南海内“芝麻酱”大将的名号就流传了下来,一时成为了人们的笑谈,但那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善意的玩笑会在37年后竟然真的成为了现实。

玩笑成真

刘少奇对刘源的要求一直很高,在他7岁时就把他送到了寄宿学校内读书,那时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学校内的食物几乎只有红薯干。

在每天都吃这种食物之后,小刘源很快就吃厌了,于是他就偷偷把在学校内没有吃完的红薯干带回了家中,后来不小心被自己的父亲发现了。

刘少奇在发现这一事情后,对刘源展开了严厉的批评,他说现在的国家正处在苦难的时候,很多人连这种都吃不起,你怎么还能浪费呢?

在听到父亲的教导后,刘源羞愧的低下了头,从此在生活中更加勤俭节约,在生活中也更加关心他人。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刘源在父亲的影响下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自己13岁时就开始在中南海警卫部队当兵,并且每天都要站岗。

当他在站岗的时候,他的杨爸爸总要走很远的路过来“查岗”,目的不是检查他站的好不好,而是关心和慰问他一下。

在两位父亲的关心下,刘源迅速进步着,还在全国部队的比赛中获得了“特等射手”的称号,但是事情却并没有这样一番风顺下去。

在1966年,意外陡然发生,16岁的刘源失去了学习的机会,被送到山西的一个贫困村落里接受劳动改造,在这里他过了7年极为贫苦的生活。

在后来回到城里后,他去到了一个工厂工作,直到1978年恢复高考,他的生活才迎来了转机,在经过一番努力学习后,他成功考上了北京师范学院。

从学校毕业之后,因为之前的经历对农村有很大感情的他选择再次回到基层去,用自己的能力带领更多贫穷的乡亲们脱贫致富。

他从公社副主任做起,勤勤恳恳地为人民做事,也真正的得到了人民的认可和喜爱,从最初的副主任逐渐升为了副县长、县长、郑州的副市长和河南省的副省长。

在政上一帆风顺之时,刘源也始终不忘自己的军人梦想,他在1992年重新被调回了军队,在武警水电部队担任政委,这是一个给国家承担水电施工的部队。

但是在那样的和平年代,他们的工作也越来越少,整个队伍中都弥漫着一种散漫的风气,刘源看不得这样的风气在队伍中蔓延,于是他主动出击,为部队寻找施工项目。

在他的努力之下,这支部队得到了很多在国家偏远和高原地区建设的项目,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出了众多的力量。

在他优秀能力之下,他的军衔也很快得到了晋升,从少将逐渐晋升为了上将军衔,成为了一个的货真价实大将军。

如今的刘源已经73岁的高龄了,但他始终还在为国家奋斗着,在2011年的“反腐风暴”中贡献出了超多的力量,揪出了不少人民的蛀虫。

而之后,他也一直谨记着两个父亲的教导,为国家和人民做有意愿的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来源

刘少奇之子刘源忆杨尚昆:做好人,才能做好官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刘少奇之子刘源任职全国人大 曾任河南省副省长

0 阅读:51
沧海一书客

沧海一书客

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