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毛主席为电台发愁时,一国军俘虏主动站了出来,25年后成为中将

沧海一书客 2025-02-07 10:33:04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在1930年第一次反“围剿”战役结束后,红军顺利缴获了一部电台。

就在毛主席发愁没人会使用这一电台时,一位刚被俘虏的国军却站了出来,并在25年后成为了开国中将。

他到底是谁,又为何愿意为红军做事呢?

热衷三民主义

1909年,吴人鉴出生在江苏武进的一个农民家庭中,在读书的过程中他逐渐接触到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并且在心中也萌生了救国救民的梦想。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在1928年报考了黄埔军校,然后在学校内学习将来在在战争中极为实用的无线电电报技术。

在学习结束之后,他满怀热忱地参加到了军队中去,却没有想到这个军队并不是他想象中的样子。

在毕业之后,他顺理成章地加入了国民党,然后成为了第9师中的一名电台报务员,在两年后,他又被调到了第18师,成为了师长张辉瓒手下的一名中尉报务员。

在1930年10月,蒋介石命令在江西的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一次“围剿”,却在毛主席高超的游击战术之下被各国击破。

于是恼羞成怒的蒋介石派出了张辉瓒,让他担任前线总指挥,率领10万大军对苏区进行“围剿”,但谁也没想到的是,这竟然是他的最后一仗。

带着10万大军出发的他气焰十分嚣张,丝毫不把只有4万人数的红军放在眼里,还猖狂地在苏区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引起了人们的极度愤慨。

就在他带领着10万大军兵分三路浩浩荡荡地前进之时,却在不知不觉中迈入了毛主席给他准备下的圈套之中,钻进了龙冈地区的大口袋中。

在红军战士们的突然冲锋之下,张辉瓒的国民党部队惊慌失措,没过多久就被各个击破,这一仗俘虏了18师9000多人,师长张辉瓒也在其中。

而作为18师中的报务员,吴人鉴也未能幸免,成为了被红军俘虏中的一员。在被俘虏后,他逐渐发现红军和他之前所认为的完全不一样,是一个真正为人民和抗日的队伍。

于是在经过一番思考过后,他主动提出了自己要加入红军,为了庆祝自己的新生,他还重新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王诤。

半部电台起家

让他更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加入红军的第四天竟然还受到了毛主席和朱德的亲自接见。原来红军在这次战斗中还缴获了一部电台,但是红军中却没有人会用它。

于是这时王诤就主动站了出来,说自己之前就在部队中做报务员的,愿意继续为红军做下去。可是这部电台因为红军战士不懂是什么东西,而不幸被摔坏了,只能接收信息,无法发送了。

于是王诤就靠着这只有“半部”功效的电台开始了无线电通讯战队,他成为了无线电战队的队长。

从那之后,他不但为红军搜集敌人的作战信息,还为红军建立了无线电培训班,为红军培养更多的无线电优秀人才。

在第二次反“围剿”的战斗中,他就靠着这“半部电台”成功接收到了国民党部队的作战信息,给红军提供了多次的及时信息,让毛主席根据敌人的动向做出最迅速的部署。

在他的帮助下,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的战斗中接连取得胜利,在之后的表彰大会上也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表扬。

在后来的一次战斗中,红军又成功缴获了一个电台,而这一次终于是完整的电台了,也大大地提高了王诤的“作战能力”。

在第三次反“围剿”的战斗中,王诤更是表现出色,屡屡立下大功。在敌人的重重封锁之下,红军的各项资源都极为紧缺,发电机和电文纸更是极度缺少,这直接影响了红军的联络工作。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各种寻找可以替换的材料,用来代替损坏的零件,还修好了十几台缴获的发电机。

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红军中的会使用电报技术的人越来越多,队伍也越来越壮大,在他们的日夜努力之下,终于成功和上海的党中央取得了联系,加强了党的沟通。

因为他多次的优秀表现,让他在1934年成功入党,并且利用自己的能力在长征期间作出了更大的贡献。

长征路上

在渡过湘江之后,遭到敌人严重打击的红军损失惨重,人数也仅仅只剩了两万多人,虽然在遵义会议之后迅速确定了正确的领导方向,但是也面对着数倍敌人的紧密包围。

在这生死存亡之刻,毛主席想出了四渡赤水的神奇计策,成功带领红军度过了危机,这一战争史上留名的天才指挥也离不开王诤在通信上的保证。

在这期间他除了保持通信之外,还多次破译了敌人的情报,为毛主席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在第三次渡过赤水时,他带领一个电台伪装成中央北上,以此跳出了敌人包围。

在红军长征过程中,张国焘阴谋想要分裂红军,反对红军北上,在想要另立党中央的时候还想对毛主席等领导人进行扣押。

在这一危急时刻,又是王诤用自己高超的电报技术,花费了两个多小时成功联络上了红二方面军,成功破解了这一危机。

在红军到达陕北之后,王诤更是在延安大学中教授自己的通信技术,为党培养了众多的人才,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潜力研究日本的电台密码,最终成功解密了几种密码。

他在成功破获了一些日军有关军队和作战调动的密电之后,除了把信息提供给毛主席之外,还给重庆的蒋介石也送去了一份,使他们对共产党情报的准确性感到无比惊讶。

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也知道我军情报部门的厉害,于是专门组织了大量人才想要破译我们的密码,但是最终都没有成功。

开国中将

在新中国成立不久,朝鲜战争就爆发了为了保证我们国家的安全,毛主席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面对的是武器更加先进的美军。

美军的空军方面更的给志愿军的空军造成了压制性的打击,他们的B-29轰炸机经常对我军进行空袭,还对我军的雷达进行干扰,使我们根本无法发现它。

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必须要迅速解决雷达干扰的问题,于是王诤和张履谦迅速奔赴朝鲜,在一个雷达站仔细研究,终于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1955年的授衔大典上,王诤被授予了开国中将的军衔,这一功勋都并不足以体现出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在那之后的日子里,他依旧利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为祖国做出贡献,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来源

老将军王诤的故事激起军中学习潮--党史频道-人民网

0 阅读:320
沧海一书客

沧海一书客

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