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今年82岁,耳不聋眼不花,头发茂密乌黑,身板硬朗,走路带风,每天手机显示的步数都在一万步以上,自己买菜做饭做家务根本就不在话下,而且老年病,像什么高血压、糖尿病的,一项都没有,街坊邻居的人都羡慕她。
今年初,为了给婆婆做个全面的身体检查,安排她住了几天院,把医院里能查的统统地查了一遍。等她的结果出来后,负责她住院的医生是个40多岁的副主任医师,一边看她的体检报告,一边跟随着他一块查房的其他年轻医生说,老太太82了,各项指标比我们每个人都好。
几个年轻的医生问婆婆,奶奶,你身体真好,平时是怎么养生的?
婆婆看这么多医生夸奖她,不屑一顾地说道,养啥生呢,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别操闲心。
婆婆说的是真心话,她确实是这样的。说起她的这个不操闲心,真是匪夷所思,反正我还从来没看见第2个女人能像婆婆那样的。
她的不操闲心,就是她的3个儿子,也是深有感触。我们私下里都说,如果每个老太太都像妈那样不操闲心,个个活到99。
婆婆跟儿子媳妇最常说的有两句话,第一句是“一人不管一代人的事”,意思很明显,他们把3个儿子拉扯大,任务就完成了。至于下一代的事归你们自己管,不归他们管。第二句是“我和你爸能动弹了,谁家也不去。我们动弹不了,你们商量。商量是啥样就啥样,不管是送养老院,还是找保姆,都行”,这就是告诉我们,他们不指着我们,我们别想指着他们。这是提前跟我们划割呢!
第一句话,婆婆真是做到了,而且做到了满分。
3个儿子工作以后,公婆就真啥也不管了,啥也不过问了。结婚、生孩子都是你们自己的事,他们从来也不过问。
记得我跟老公谈恋爱确定关系以后,就写了一封信告诉家里。父亲特意从老家大老远来北京相看老公。我问老公,你跟家里说没有,家里是什么态度。老公淡定地说,我妈早就跟我们说过,婚姻大事自己做主,媳妇是跟你们将来过日子的。只要我们乐意,找啥样的他们都不管。
我们结婚时,婆婆给了2000块就拉倒了。2000块,在90年代初,买个21寸的电视都不够。我后来跟老公说,多亏那个年代,女孩都比较傻,不物质。要是搁现在,你们哥三个估计都得打光棍。
至于结婚有没有房住,婆婆从来也没问过我们。我也曾跟老公抱怨过,你爸妈怎么一点不关心我们?老公的回答是,妈就念过几天书,写信费劲。当时,除了写信,没什么联系方式。固定电话还是奢侈品,还没走入千家万户,仅限单位有。单位虽然有电话,也是分机,打不了长途。想想关心能顶吃还是顶喝,不关心就不关心吧。
我和老公结婚以后,他住男单身宿舍,我住女单身宿舍。直到我们结婚七八个月,才申请到筒子楼一间10多平米的房子,厕所、水房、厨房都是共用的。后来我怀孕,婆婆也从来没有写过片言字语。
直到生孩子前,我们突然收到一个从老家寄来的包裹,里面有一封信,是婆婆写的。信里说,小远生孩子,我们也没法去,给孩子做了一床小被子和几件小衣服。信的最后叮嘱我老公,照顾我坐好月子。这就是婆婆仅有的关心和问候。
歇完产假我该上班了,孩子只有6个月大,怎么办?我和老公所在的单位是国营大厂,厂子一应设施俱全,什么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医院等都有。托儿所专门收3个月以上,3岁以下的幼儿。
绝大多数职工都是在孩子1岁以后才送去幼儿园。如果家里有老人看,2岁才送。用园长的话说,自打有幼儿园起几十年了,只收过一个1岁以下的孩子。
虽然幼儿园的阿姨都是同厂的职工,可孩子刚刚6个月大,话也不会说,什么事也不懂,我实在舍不得。我让老公问一下婆婆,能不能过来给看半年孩子。孩子一岁,我们就送幼儿园,她就可以回家。婆婆很快就回信说,公公不会做饭,老三(老公的弟弟)上高三,离不开。
婆婆说的话倒是不假。当时,公公上班,还没有退休,确实也不会做饭。老三上高中也不假,但是住在学校,一个月也就让回家两趟,回家也就吃3顿饭而已。
没办法,我说了一箩筐好话,小区里一个退休老太太帮我看了一年孩子。
孩子1岁半时,我就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由于女儿胆子比较小,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刚上了一个月,就生病住院了。出院后,还一直咳嗽,我的假又歇完了。那时候,请假不好请,急需一个人短期在家照顾孩子一段时间,让孩子恢复身体。
之前给我们看孩子的老太太,照顾小儿媳月子去了。我们在小区里打听了半天,也没找到合适的人照顾。万般无奈之下,老公主动提出来,让婆婆来北京照顾女儿一段时间。于是,老公就给公公打了一个长途电话,电话打到公公的单位,把我们的难处说了。
公公当时的原话跟婆婆一年前说得相差无几,也说婆婆走不开。老公当时确实有点抓瞎,听他说婆婆来不了,当时就跟他爸急了,说他们作为老家,一点忙都舍不得帮。
气得他当时就把电话挂了。回到家以后,气呼呼地跟我说,爸妈跟孩子太“离骨”了!我们自己想办法,没有他们,世界还不转了!
没想到中间刚隔了一天,婆婆竟然给老公打了一个长途电话,说她已经买好明天来北京的火车票了,还说公公擅做主张。
我知道婆婆这次来,也不是多么的心甘情愿。所以,孩子的咳嗽一好,我们就又把她送到幼儿园了。婆婆来了一个多月就回去了。
再后来我们所有的大事小情,再也不愿意让公婆帮忙。
公婆家和我们家都装上了固定电话后,也是老公往回家打得多,公婆很少打过来。我猜测,一来他们打长途电话嫌费钱,二来真没什么惦记的。
每次电话的内容也是跟复制粘贴似的,在老公询问完公婆的情况后,婆婆的固定话式就是,小远挺好的?丫丫挺好的?你们多注意身体,我和你爸挺好的,别惦记。总之,没有一句实质性的内容。
每次春节我们3家带孩子们回家,婆婆也很少像别家的奶奶那样,嘘寒问暖,跟孙辈们特别亲热。我女儿小的时候跟我说,奶奶一点不像奶奶。我明白女儿的意思,她的奶奶一点不像电视里奶奶那么慈祥亲切。
我问老公,婆婆年轻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老公说,我们小时候,妈就是个大爆燥,一点也不像其他小朋友的妈妈那么温柔。我和大哥但凡有不顺她心的,非打即骂,我们小时候都怕她。直到我们稍微长大以后,上了初高中,妈好像脾气才变的好一点。
说实话,我一直认为婆婆生性薄凉又自私,不仅对媳妇和孙辈们没感情,就是对儿子们也不大关心。儿子媳妇在什么单位上班,做什么工作,她是一点也不知道,也从不过问。孙子孙女们高考时,考得怎么样?她统统不关心,也不会问,她只知道,孩子们上大学了,至于上了哪个大学,学的什么专业,她从来也不会问。
老三的儿子考上大学,我问婆,你怎么也不问问你孙子考上什么大学了,上了什么专业了?她的回答是,告诉我也记不住,也不懂,操那心干什么。
公公退休以后,公婆隔一两年就会出来一趟,在山东老家,3个儿子家各住一顿时间,里里拉拉在外面待一年左右再回家。相处的时间多了,我对对婆婆的不管闲事,不操闲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当着她的面,我和老公有时忍不住也会吵架。婆婆看我们吵得不可开交,说一句“好好说话”,不等话音落,就起身回自己的房间了,然后还不忘把房间的门带上。我感觉,我和老公只要不动刀子,婆婆绝对不会出来劝架。
我教育孩子,她也只说一句“得听妈妈的话”,然后急急忙忙地回自己的房间了。即使我们动手打孩子,她都不会出来劝一句的。她的大孙女跟我吐槽说,人家的爷爷奶奶绝对是孙子的靠山,我们的爷爷奶奶一点靠不住。每次我爸妈呲我的时候,他俩跑得比免子都快!
两个孙女一个孙子跟婆感情都不深。有一年她来北京,当时侄子正在北京上大学。侄子竟然想不起来看奶奶,婆婆也没说见孙子一面。后来,还是我实在忍不住了,给侄子发了微信,让他抽时间回家一趟看望奶奶。
侄子来了以后,婆婆也就跟例行公事似的问孙子,学习忙不忙,学校的伙食好不好。然后就没话可说了。
结婚这么多年,我们3个儿媳妇对婆婆都颇有微词,都觉得婆婆特别不近人情,羡慕别人家的婆婆为了儿女真是当牛都马都嫌不够。
公公大前年去世后,老公怕她一个人在家胡思乱想,就把她接到了我们家。我渐渐地发现,这个啥事不操心的婆婆也有好的一面。
一到周末,我们的作息模式就调为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吃饭也没个钟点。而婆婆的作息又特别规律,到点吃饭到点睡觉。我们跟她的节拍完全就对不上。但她从来不会说什么。
每天早上她6点多就起床了,7点就吃早饭。看我们睡懒觉,她就蹑手蹑脚地做好饭,生怕把我们吵醒。自己吃完,然后悄悄带上门,到小区里找老姐妹遛弯去了。
她遛弯回来,我们刚吃完早饭,她就自己做午饭。每次做饭时,顶多问一句,把你们的饭一块儿做出来?我们说不用!她就只做自己的,做好了说一句,不管你们了,我自己先吃了。我们要说行,她就多做几个菜。
有时候,不想做饭了,我们就点个外卖。如果正跟婆婆吃饭的点对上了,她就跟我们一块儿吃。合口的,她就多吃几口。不合口的,就少吃几口。绝不会东问西问,这个多少钱,那个多少钱。也不会说,这么难吃还怎么贵。
我们带她一块旅游,带她住星级宾馆,她顶多说一句,这宾馆便宜不了,然后就东瞧瞧西看看。绝对不会扫兴地说,住这么贵的宾馆干什么,多浪费钱。从这点看,不是个扫兴的婆婆。
如果赶上景区的民宿条件不好,她也绝对不会说,怎么带她住这么差的地方。即使我们跟她说,这里条件不好凑合一下。她也会说,出来玩,哪能讲究那么多呢,能踏实睡觉就很不错了。
总之,不管我们干什么,她都无所谓,好像感觉什么事跟她都没有关系似的。
正因为她对我们的事情从来不参与,更不会指指点点,说三道四,虽然我对她没有太多的感情,对她之前的做法也有意见,但相处起来倒也轻松自在,以至于她在我们家里一直待着,没提出回自己的家,我竟然没有烦她。
对她曾跟我们说的第二句话““我和你爸能动弹了,谁家也不去。我们动弹不了,你们商量。商量是啥样就啥样,不管是送养老院,还是找保姆,都行”,也没有那么耿耿于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