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1950年3月邓志明被捕,却不知他在押送途中被同伙劫走一事,更让人惊讶的是,他竟是广西第一个竞技体育全国冠军。在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求学时期,他以800米跑项目一举夺魁,还曾代表中国参加第九届远东运动会。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位体育健将会沦为令桂东南闻风丧胆的悍匪。更为蹊跷的是,他四次从剿匪部队手中逃脱,有传言说他能轻松跃过两米多高的围墙。这个运动健将是如何沦为恶贯满盈的土匪头子?他又是如何屡次从剿匪部队的围剿中脱身的呢?
一、从体育健将到通匪商人
1927年的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里传出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来自广西贵县的邓志明,在校运会上以2分14秒的成绩打破了800米项目的校纪录。这个成绩在当时的中国可谓是首屈一指,一时间,邓志明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
这个消息很快传回了广西贵县,当地报纸《桂东日报》还特意用了整整一个版面报道这位家乡健将。在当时的广西,能上大学的人都屈指可数,更别说在体育运动上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
第二年春天,上海体育界又传来喜讯。邓志明在全国田径锦标赛上,以2分11秒的成绩夺得800米跑冠军。这一成绩不仅创造了全国纪录,更让广西体育界首次在全国赛场上扬眉吐气。
1930年4月,邓志明作为中国田径队的一员,踏上了去往东京的轮船。在第九届远东运动会上,他虽然没能登上领奖台,但他的表现已经让外国选手刮目相看。日本《朝日新闻》还特意采访了这位来自中国的"飞毛腿"。
然而,成名之后的邓志明并没有继续他的体育生涯。1930年冬天,他回到了家乡贵县。当地一些商人看中了他的名气,纷纷邀请他加入商会。这些商人表面上做着正当生意,实际上却暗中与各路土匪勾结。
1931年春天,邓志明在贵县城里开设了一家体育用品商店。表面上经营各类运动器材,暗地里却是各路土匪交易军火的联络点。由于他的体育明星身份,当地政府对他的商店从未严查。而且,他还经常组织体育比赛,为当地青年传授田径技巧,这更让人对他放松了警惕。
邓志明的生意很快就做大了。他发现当地土匪最需要的不是步枪,而是驳壳枪和子弹。于是,他在城郊秘密开设了一家改装子弹的作坊。这个作坊专门将普通步枪子弹改装成驳壳枪子弹,供应给各路土匪。
这个时期的广西,由于军阀混战,各地治安极其混乱。土匪们需要大量武器弹药,而邓志明恰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不仅能从上海搞到军火,还能把子弹改装成土匪们需要的型号。更重要的是,他那些昔日的体育界朋友,现在都在各地政府任职,这让他的军火生意有了靠山。
1932年秋天,邓志明的军火生意已经遍及桂东南各地。他不仅向土匪供应武器弹药,还经常充当各路匪帮之间的调停人。由于他的运动员身份,很少有人怀疑这位昔日的体育健将会是一个军火贩子。就连当地驻军也经常邀请他组织运动会,为部队进行体育训练指导。
二、称霸一方的土匪势力
1933年的一个深夜,贵县城南郊的军火库突然发生爆炸。守卫军火库的士兵还没反应过来,就看见一群人影快速窜出,其中一个人竟然健步如飞,三两下就消失在黑暗中。第二天,当地驻军才发现丢失了大量武器弹药。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行动的主谋竟然是邓志明。
这次军火库劫案之后,邓志明彻底撕下了体育明星的面具。他与陈锦云、覃学德等匪首结成同盟,开始在桂东南一带称王称霸。不同于其他土匪头子靠蛮力,邓志明凭借着昔日积累的人脉和军火生意的关系网,很快就在匪帮中站稳了脚跟。
1934年春节前夕,邓志明在贵县庆丰乡设立了第一个匪寨。这个匪寨位于深山之中,四周地形险要,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以通行。更巧妙的是,邓志明利用自己的体育教练身份,在匪寨里设立了一个"体育训练营",专门训练土匪们的体能和格斗技巧。
随着势力的扩大,邓志明开始在各个乡村设立据点。他的手下不仅要定期缴纳"保护费",还要为匪寨提供情报。一旦发现有人不配合,就会遭到残酷报复。1935年夏天,松村的一户农家因为拒绝为匪寨运送粮食,全家七口人被杀害,房屋被付之一炬。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极大恐慌。
1936年,邓志明与陈锦云联手,控制了贵县东南部的十几个乡镇。他们不仅抢劫过往商旅,还经常勒索当地富户。更令人发指的是,他们还设立了一个专门的"刑罚堂",对不听话的百姓进行残酷折磨。据当地幸存者回忆,这个"刑罚堂"里有二十多种刑具,光是死在这里的人就有上百个。
在盘剥百姓的同时,邓志明还与地方官员保持着微妙的关系。他每年都会给当地驻军送去大批"年礼",这些礼物大多是从百姓手中抢来的财物。有时候,他还会组织一些所谓的"体育活动",邀请当地官员参加,实则是为了打探消息,收买人心。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邓志明又投靠了日军。他不仅为日军提供情报,还帮助日军抓捕抗日志士。在他的帮助下,日军在贵县地区抓捕了大批爱国人士和共产党员。据统计,仅1944年下半年,就有近4000名无辜百姓死于日军之手。
土匪的残暴行径很快在当地传开。有人说邓志明每次抢劫后,都会把财物分成三份:一份给手下,一份送给官员,一份自己留着。更有传言说,他在匪寨里专门设立了一个"刑堂",专门处置那些不听话的百姓。每到夜深人静,匪寨里就会传出凄厉的惨叫声。
三、屡次逃脱的谜团
1950年2月的一个清晨,第四野战军45军的战士们正在贵县城南的一处院落外布防。根据情报,邓志明就藏在这座院落里。战士们刚刚就位,突然看见一个高大的身影从院内冲出。几名战士立即开枪,那人却如同灵猴一般,几个箭步就到了院墙边。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人竟然一跃而起,轻松越过了两米多高的围墙。等战士们绕到墙外时,只看见远处一个快速消失的背影。参与这次行动的战士后来回忆说:"那情形就像在看杂技表演,从没见过有人能跳得那么高。"
这次神奇的逃脱让邓志明在当地声名大噪。人们纷纷议论,这位昔日的体育健将果然名不虚传。有人说他每天都在山里练功,专门练习轻功和跳高;也有人说他随身带着特制的弹簧鞋,能让人一跃三尺。
第二次逃脱发生在贵县看守所。1950年3月,邓志明被关押在看守所的特别监室。为了防止他逃跑,看守所特意加固了铁门和窗户,还在门外增派了四名武装看守。然而就在押送他去公审的前一天晚上,邓志明还是神秘失踪了。
后来经过调查,原来是一个叫黄丽兰的女匪假扮成药材贩子的女儿,趁看守所所长酒醉之际,偷偷将一把锉刀和一根绳子送进了监室。邓志明用锉刀割断铁窗的栏杆,然后顺着绳子从二楼滑到地面。更绝的是,他居然还换上了看守所所长的制服,大摇大摆地从正门走了出去。
第三次逃脱堪称是最惊险的一次。1950年5月,邓志明带着一千多名土匪在郁江边与剿匪部队遭遇。当时天色已晚,下着大雨,江面上波涛汹涌。眼看无路可逃,邓志明却带着几个亲信,冒着枪林弹雨冲向江边。
就在战士们以为他们会投江自尽时,只见邓志明一行人跳上了事先藏在芦苇丛中的小船。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他们居然顶着枪林弹雨,在漆黑的江面上逆流而上,最后消失在茫茫夜色中。当地老船工说,那天晚上的江面浪高风急,就连经验丰富的水手都不敢轻易出船,邓志明却能在这种天气下逃生,实在是命大。
每一次逃脱都让剿匪部队倍感挫折。有人说邓志明在当地有很多眼线,每次行动前都能提前得到消息;也有人说他在山里设立了多个秘密据点,各个据点之间都有地道相连。但最让人不解的是,为什么每次追捕他时,总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
这些传闻很快在当地百姓中传开。有人说他会飞檐走壁的武功,有人说他随身带着避弹的护身符,更有人说他和当地的刘王爷结拜为异性兄弟,所以有神仙相助。这些传言虽然荒诞,却反映了当地百姓对这位"飞毛腿"土匪的恐惧和无奈。
四、最后的挣扎与覆灭
1951年初,邓志明发现自己的势力范围在不断缩小。剿匪部队的围剿让他无法轻易出动大规模人马,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毒计:在水井中投毒。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剿匪部队的耳中,却没人相信这位昔日的体育健将会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事情。
正月初五,龙山区忽然传来消息,有大批村民出现中毒症状。当地卫生院的医生发现,这些病人都有相似的症状:头晕、呕吐、浑身无力。更令人震惊的是,短短三天内就有二十多人不治身亡。
剿匪部队立即派人调查,发现这些死者都住在同一条河流下游。经过化验,河水中含有剧毒物质。顺着河流往上游搜索,在一处偏僻的山坳里,发现了一间秘密作坊。作坊里有大量制毒的原料,还有一本写满配方的笔记本。
这本笔记本上除了毒药配方,还详细记录了投毒的时间、地点和剂量。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写着:"此毒无色无味,溶于水后四小时发作,中毒者必死无疑。"这个作坊的主人正是邓志明的心腹廖树熊。
就在剿匪部队准备收网时,邓志明突然带着几十名死忠分子逃入石牛山。这座山地形险要,山上荆棘丛生,只有几条羊肠小道可以通行。更重要的是,山上有许多天然洞穴,非常适合藏身。
邓志明选择石牛山并非偶然。这里不仅易守难攻,而且山上有一座破庙,庙前有一口古井。这口井常年不竭,解决了他们的饮水问题。同时,山上还有大片竹林,可以砍竹子制作武器。
然而,邓志明没想到的是,他的行踪已经被当地的樵夫发现。这个樵夫是剿匪部队安插在当地的眼线,立即将消息报告给了指挥部。剿匪部队随即对石牛山展开了全面包围。
包围持续了整整七天。这七天里,双方都没有贸然行动。剿匪部队知道邓志明善于跑路,所以特意在山下每隔五十米就设立一个岗哨,严防他再次逃脱。而邓志明则利用地形优势,不时派人向山下射击,企图寻找突破口。
第八天凌晨,一场大雾笼罩了整个石牛山。邓志明觉得时机已到,带着剩下的三十多名手下,准备突围。他们选择了山的东面,因为那里的岗哨最少。然而就在他们刚刚下到山腰时,雾突然散了。
黎明的第一缕阳光照在山坡上,邓志明一行人顿时暴露在剿匪部队的枪口下。面对这种情况,邓志明果断改变计划,率领手下向山下冲去。他仗着自己跑得快,很快就甩开了其他人,朝着山下的一条小路狂奔。
就在他即将冲出包围圈时,前方突然出现了一道宽约五米的深沟。换作平时,以他的身手完全可以跃过去。但这时他已经跑了很久,体力严重透支。当他纵身一跃时,却没能跳过沟渠,重重地摔在了沟壁上。
五、匪患的肃清
1951年4月22日,邓志明在那道五米宽的深沟边被擒获。这位曾经的体育健将,如今已经狼狈不堪。剿匪部队考虑到他屡次逃脱的经历,当场就对他执行了枪决。邓志明的尸体被运回县城,在大街上示众三天,让百姓辨认。
就在邓志明伏法的当天晚上,覃学德带着最后十几名死党,躲进了棉村乡的一个山洞里。这个山洞位置隐蔽,四周都是茂密的灌木丛,如果不是当地的老猎人,根本发现不了。覃学德本以为能在这里暂避风头,却不知自己已经被包围了。
第二天一早,棉村乡的民兵发现了这个山洞。他们先是缴获了藏在洞口的粮食和棉衣,随后又遇到了外出侦查的覃学德。一场激烈的搏斗随即展开。覃学德身手不凡,连续打倒了好几个民兵,但最终还是被一个十七岁的小民兵用枪托击中头部,当场昏迷。
覃学德被捕后,声称自己是黄埔军校一期的学生,希望能得到从轻处理。然而,当地百姓纷纷站出来指认他的罪行。仅在1950年,他就带人抢劫了十几个乡镇,杀害无辜百姓达百余人。最终,覃学德在五月初被处决。
另一股土匪头目陈锦云的结局更为戏剧性。在得知邓志明被处决的消息后,他带着剩余的人马准备逃往广东。途经双桥乡时,他听说当地富户刘员外家中藏有大批黄金,就带人去抢劫。不料这是剿匪部队设下的圈套,当陈锦云带人闯入刘家时,埋伏在四周的战士立即开火。
激战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陈锦云的部下伤亡过半,剩下的人也都四散而逃。陈锦云本想趁乱逃脱,却被一名叫王德明的战士发现。这名战士曾是县城中学的体育老师,身手敏捷,三两下就追上了陈锦云,将其击毙。
随着三大匪首的相继伏法,其他小股土匪也纷纷投降。当地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协助剿匪部队搜山清剿。曾经帮助过土匪的村民也主动站出来检举揭发。到1951年6月,贵县境内的土匪已经基本肃清。
在剿匪部队的清查中,共缴获长短枪1200多支,机枪15挺,迫击炮3门,子弹近10万发。更令人震惊的是,在邓志明的老巢里还发现了一个账本,详细记录了他们的犯罪所得。仅1950年一年,他们就抢劫了价值30多万元的财物。
这场持续了一年多的剿匪行动,共歼灭土匪3000余人,缴获各类武器4000多件。在这场战斗中,剿匪部队和民兵共牺牲156人,其中包括两名副团长。当地政府为这些英烈们建立了纪念碑,每年清明节,当地百姓都会自发前来祭奠。
1951年7月1日,贵县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大会。会上,剿匪指挥部宣读了对有功人员的表彰决定。其中,击毙陈锦云的王德明战士被授予一等功,打伤覃学德的年轻民兵获得了二等功。从此,这片曾经匪患猖獗的土地终于恢复了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