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晓楠,今年32岁,出生在东北一个不大的县城。
家里世代务农,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儿,上面还有一个哥哥。
从小家里的条件不算好,但父母省吃俭用,总想让我多读点书。
也许是因为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孩,父母格外宠爱我,但同时也对我有更高的期望。
初中毕业后,我考上了市里的中专,学的是护理专业。
毕业后,我进了一家县医院做护士,一干就是十年。
工作虽然辛苦,但我喜欢和病人打交道,也觉得自己能为别人减轻痛苦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后来我嫁给了一个老乡,他家条件也一般,但人踏实、可靠。
婚后我们有了一个女儿,生活虽然平淡,但也算是幸福。
可就在前几天,我接到了妈妈的电话,说奶奶摔了一跤,腿骨折了,需要住院治疗。
奶奶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身体一直挺硬朗,谁知道腊月二十二这天早上出门扫雪时不小心滑倒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一下子紧张起来,赶紧请了假,带着换洗衣物赶回了老家,连腊月二十三的小年都没顾上过。
奶奶住的是县人民医院的骨科病房,病房里有六个床位。因为是骨折,奶奶需要卧床静养,平时的吃喝拉撒都得有人伺候。我妈年纪大了,哥哥过年期间又忙着跑运输,照顾奶奶的重担自然就落在了我身上。
住院的第一天,我就认识了隔壁床的一位老人。
他姓李,今年八十岁,独自一人住院。
他的病情比奶奶严重,听说是股骨头坏死,医生说得手术换关节,可是手术费太高,他的儿女都推脱着不愿意付钱,就这么拖着。
每天有护士来给他换药、翻身,但没人专门照顾他,吃饭都得靠自己忍着疼慢慢挪过去。
一开始我也没多想,只是觉得这位老人挺可怜的。
奶奶的手术安排在腊月二十四,小年那天。手术很顺利,医生说只要后续护理得当,过完年就能下地拄拐了。
我心里松了口气,但也知道接下来的几天会很辛苦。
奶奶的大小便都得用便盆接着,夜里还要帮她翻身。
忙了两天,我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这时候,隔壁床的李大爷有几次小声喊我,说他实在动不了了,能不能帮个忙。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过去了。
他只是让我帮他把水杯递到床头,说谢谢的时候眼圈都红了。
他的声音很沙哑,一听就是常年受苦的人。
我心里一酸,想着都是住一个病房的,能帮一点是一点吧。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边照顾奶奶,一边顺手帮了李大爷几次。
比如他吃饭的时候,我给他把饭盒递到床上;他的被子掉了,我帮他盖上。
有一次,他实在忍不住了,求我给他换了个尿袋。
我虽然觉得麻烦,但看着他那种无助的样子,还是答应了。
他连连道谢,说:“闺女,你真是个好人,比我那几个没良心的孩子强多了。”
我听了心里不是滋味。
和他聊天的时候,才知道他有三个儿女,但都长期在外地工作,平时几乎不回家。
老人年纪大了,腿疼得厉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可儿女谁都不愿意管。
他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过年时和儿女们团聚,可现在看来希望渺茫了。
李大爷的话让我想起了我的奶奶。奶奶年轻时拉扯大了四个儿女,吃了不少苦。可如今只有我妈还住在老家,其他几个舅舅和小姑都嫁到外地,很少回来。人老了,最怕的就是孤单吧。
腊月二十五那天,我正在帮奶奶擦身子,突然听到李大爷那边传来一阵咳嗽声,还夹杂着几声呻吟。
我赶紧跑过去,发现他脸色苍白,额头上全是汗。
我连忙叫来了值班护士,护士测了他的血压,说血压太低了,要赶紧输液。
我这才知道,原来他早上没吃饭,饿得血糖都低了。
我心里顿时很不是滋味,之前一直以为他的儿女会定期给他送饭,没想到他已经两天没吃上热乎饭了。
那天我跑到楼下给他买了份热粥和包子,送到他床前的时候,老人感动得眼泪都掉下来了。他说:“闺女,你就是我的亲人啊。”
可我没想到,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竟然招来了大麻烦。
意外是在腊月二十七那天发生的。那天中午,我正在喂奶奶喝汤,突然有一对中年男女气冲冲地走进病房。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那个女人就冲着我吼:“你凭什么管我爸的事儿?我们又没请你!”我愣住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李大爷在旁边也着急了,赶忙解释说:“是我求闺女帮忙的,和她没关系。”
可那对男女根本听不进去,还指责我说:“你是不是嫌我们不孝?你一个外人,有什么资格来插手我们家的事?”
说着,那男人还推了我一把。我气得浑身发抖,但又不想和他们争吵,只能默默退到一边。
后来才知道,这两个人是李大爷的儿子和儿媳。他们听说我一直在帮李大爷,觉得是我在外人面前“显摆”,让他们丢了面子。这件事让我非常委屈,也让我第一次明白,有时候好心帮人,未必会得到感激。
腊月二十八,李大爷的儿子把他接回了家。临走前,老人握着我的手,久久不肯放开。他哽咽着说:“闺女,谢谢你。我知道你是好人,可惜我的孩子们不懂事,连累你了。”
奶奶的病情已经稳定下来,我也准备回家过年了。
这几天发生的事情让我感触颇深。
或许,有些人一辈子都在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但孩子未必能明白他们的苦心。
就像李大爷一样,他的儿女可能觉得父亲是个累赘,可他们忘了,自己小时候也是靠父母一点一滴拉扯大的。
照顾奶奶的这几天,我更加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我知道,过年的意义不只是吃好喝好,更重要的是陪伴和团圆。
临走前,我又问了李大爷的邻居,得知他回家后,虽然儿女们嘴上说得好听,但实际上并没有好好照顾他。我叹了口气,却也无能为力。或许,这就是现实吧。
我回到家时,天已经黑了。妈妈正在厨房忙着准备年夜饭的食材,父亲在擦拭窗玻璃。看到这一幕,我心里突然明白了,无论我们走多远,父母永远是我们的避风港。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尽力回报他们的付出。
那个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直想着李大爷的事。他的脸,他的眼泪,一遍遍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不知道他的未来会怎样,但我知道,我会更加珍惜我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