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勉强跻身大一统王朝的选手,他给世人留下印象最深的两件事,不是传诵千古的澶渊之盟,也不是没能直捣黄龙的千古遗恨;而是北宋联金灭辽后的靖康之耻和南宋联蒙灭金后的崖山蹈海。
然而,如果结合北宋,南宋后期的时局细细分析,北宋的联金灭辽和南宋的联盟灭金,在本质上却又大相径庭。

北宋联金灭辽形势图 图源来自网络
北宋的联金灭辽,是宋徽宗君臣在利令智昏下的背信弃义;南宋的联蒙灭金,却是宋理宗君臣被逼无奈下的唯一选择。

南宋联蒙灭金形势图 图源来自网络
1、北宋联金灭辽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大辽;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大宋。
从时间上来看,大辽的历史远比大宋久远。
大宋建立之初,赵匡胤为求建立大一统伟业,制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当赵匡胤带兵扫平南方群雄,赵光义在公元979年灭亡北方的北汉之后,大宋的兵锋自然而然与关外的大辽弯刀发生碰撞。

北汉与宋辽关系图 图源来自网络
而这不可避免的碰撞,一碰就是25年。
直到公元1004年。
公元1004年,大辽萧太后与辽圣宗率军从燕云十六州大举进攻大宋腹地,一直打到澶州(今河南濮阳)城下。
眼见辽军的兵锋就要席卷大宋的都城开封,大宋皇帝赵恒在名相寇准的劝说下,勉强同意来到澶州督战,以求鼓舞宋军与辽军拼死一战。
大宋天子亲自前来,再加上又是护国卫家之战,一战下来,大宋军民在澶州城下重创辽军,从而将辽圣宗君臣打到了谈判桌前。
经过一番激烈的唇枪舌战,宋辽之间签订了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相约成为兄弟之国。

在《澶渊之盟》签订以前,宋辽两国已经围绕着燕云十六州,鏖战了二十五年。但《澶渊之盟》签订之后,两国摒弃前嫌,约为兄弟之国,在往后一百二十余年的时间里止戈修文,互通来使,宋辽边境百年不见兵戈。
在这期间,宋辽都实现了天下大治的局面。
然而,当时间来到公元1118年,宋辽之间的友谊却因女真人的崛起而不复存在。
这一年,女真人在首领完颜阿骨的带领下,攻占了辽国的东京辽阳府。
看到辽国境内发生叛乱,北宋的宋徽宗派出使臣从山东蓬莱出发,渡海北上,与攻占辽东的金人签订《海上之盟》,相约共伐辽国,以求灭辽之后,收复沦落辽国百年之久的幽云十六州。

幽云十六州地理位置 图片来自网络
公元1125年,在北宋和金国的南北夹击下,存在了两百八十一年的辽国彻底灭亡。
由于没有辽国作为战略缓冲地带,北宋就要直面金国的军事压力,宋徽宗也开始自食恶果。
因为在灭亡辽国的过程中,宋军所展现的垃圾战力,已经被金人一览无余。在辽国灭亡之后,金人既不打算履行《海上之盟》,也不打算归还之前被辽国所占的燕云十六州,而是打算顺势将北宋一起收拾了。
于是,在灭亡辽国的那年冬天,金军趁着严寒天气大举南下,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宋之战。
公元1127年,经过为期两年的战争,金军攻陷了北宋的都城汴京(开封),掳走了宋钦宗和宋徽宗,造成了世人不忍提及的靖康之耻。北宋的历史到此结束。

钦、徽二帝被俘之后,宋徽宗流亡在外的第九子赵构在应天府(商丘)称帝,开启了南宋的漫长历史。
得知赵构在应天称帝,金军又开始大举南下,一度打过了淮河,打过了长江,搜山捡海抓赵构。
好在,凭借着南中国水网密布,崇山峻岭的地理优势,南宋军队顶住了金军一轮又一轮的冲击,终于在临安(杭州)站稳脚跟,和金军展开了拉锯战。
公元1141年,宋、金双方在经过长达15年的战争之后,双方签订《绍兴和议》,南宋以向金国称臣为代价,得以保留秦岭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

南宋绍兴和议后疆域图 图源来自网络
但南宋与金国签订《绍兴和议》之后,双方并未像北宋和辽国一样,迎来长达百年的和平曙光,而是在边境摩擦不断,时不时还爆发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首先是公元1161年,金国第四代皇帝完颜亮单方面撕毁《绍兴和议》,带领60万大军南下,志在一举灭亡南宋。但雄心勃勃的完颜亮却是先被南宋虞允文败于采石矶,而后又被部下杀死在瓜洲渡。

由于完颜亮兵败身死,金国新即位的皇帝完颜雍根基不稳,南宋的宋孝宗赵昚反手就在公元1163年四月,对金国不宣而战,发动了继岳飞之后的第二次北伐。
但北伐战争仅仅持续两个月,就以南宋的失败而告终。后来经过为期一年多的谈判,签订《隆兴和议》,双方约为叔侄之国。
这次的一纸和约,给宋金双方带来的和平状态长达43年。
直到公元1206年,南宋权臣韩侂胄不顾众人反对,再次从江淮,荆襄、川蜀发起对金国的全面战争,宋金之间烽烟再起。
但战争仅仅发起数月,就因川蜀守将吴曦叛宋投金而宣告结束。
北伐失败之后,为免金国问罪,南宋诛杀韩侂胄,并将其首级送往金国,而且承诺每年给金国三十万岁币,双方才得以签订《嘉兴和议》。
但是,在签订《嘉兴和议》之后,金国又没有过上安逸的日子。因为此时,第三方势力已经崛起。
3、蒙古伐金公元1206年,就在南宋宰相韩侂胄针对金国发动北伐之时,千里之外的蒙古高原上,一代天骄铁木真已经统一了蒙古诸部。
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之后,为扩张领土,很快就发动了对金国的战争。
公元1211年,铁木真亲率10万大军,在野狐岭与金军展开决战。
一战下来,金国四十万主力军,被铁木真消灭。

野狐岭一战之后,铁木真带军攻入长城,占领辽东,继而兵围金国都城燕京(北京)。
为了躲避铁木真的兵锋,公元1214年四月,金宣宗完颜珣将都城从燕京迁到汴京(开封)。
当完颜珣在汴京稳住阵脚之后,他突然发现南宋趁着蒙古之乱,已经很久没有给他上交过岁币了。
自蒙古与金国开战以来,身处江南的南宋君臣感觉天下大势将要发生巨变。于是,南宋就以蒙金开战,燕京道路被阻隔为由,停止向金国输送三十万的岁币,开始了隔岸观火。
当金国将都城从燕京迁到汴京之后,金宣宗发现南宋已经三年没有按照《嘉兴合约》的要求,给金国输送过岁币了。
念及于此,金宣宗便派人前往临安索要。
然而,此时在位的宋宁宗却仍然决定将岁币暂停,对蒙金之间继续实行隔岸观火的态度。
4、取偿于宋然而,就当南宋想隔岸观火,看着蒙古与金两败俱伤之时,蒙金战争的局势却因万里之外的花剌子模发生转变。
公元1218年,铁木真派往西方花剌子模的商队被当地长官杀人劫货。铁木真于公元1219年带领蒙古主力西征花剌子模,留下大将木华黎带领十万杂牌军继续攻打金国。
由于蒙古主力跟随铁木真西征,金国遭遇的军事打击开始变得缓和起来。
于是,稍微恢复元气的金国,开始从外交上对南宋进行谴责,并不断向金国索取过往数年的岁币。
但对于金国的谴责,南宋上下一直选择充耳不闻。
而金国在谴责没有得到想要的回复之后,便把目光投向了南宋的富庶土地,妄图用南宋的国土,去弥补自己的失地。

公元1219年冬,金廷大胆抽调防御蒙古的部分兵马,从西起大散关(陕西宝鸡),中至襄阳府(湖北襄阳),东到楚州(江苏淮安)的数千里边境线上向南宋发动了全面进攻。
金军既从大散关、襄阳府、楚州等地大举进犯南宋,宋宁宗即命四川制置使董居谊、京湖制置使赵方,江淮制置使李钰集三大战区之力,全力相抗。
收到朝廷命令,南宋各大战区尽出精锐拒敌。
战争开始之后,南宋四川利州(今四川广元)都统王逸败金军于大散关,追斩金军统领完颜赟;
京湖制置使赵方携其子赵葵,赵范及枣阳守将孟宗政,败金军于樊城、枣阳、光化(今湖北老河口市)等地;
江淮制置使李钰携淮东制置使贾涉败金军于楚州(江苏淮安),泗州(江苏泗县)等地。
随着宋军的全线出击,金军的嚣张气焰随即被压下。
但面对出师不利的局面,金国的君臣却依然没有想从南宋收手的打算。金国的君臣一直坚信,在蒙古手中失去的土地,他们一定会从南宋的领土上弥补回来。
由此,南宋和金国在秦岭淮河一线展开了长达数年的拉锯战。
然而,就在金国与南宋激战在秦岭淮河一线时,金国的宿敌蒙古和见风使舵的西夏又联合起来攻打金国。
5、日暮穷途公元1221年冬,蒙古大将木华黎借道西夏,猛攻金国所控制的陕西,山西诸镇,而西夏也派出五万兵马伙同木华黎一起去打劫金国,攻占了金国的大片土地。
随着蒙古,西夏,南宋的对金用兵,东西南北四面开战的金国,俨然已经因战争而处在疲于奔命的状态。
公元1223年,金宣宗完颜珣在金国三面受敌的情况下病死于汴京,将烂摊子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完颜守绪。
为改变三面受敌的情况,金哀宗完颜守绪一上台便停掉了他老爹坚持践行了多年的“取偿于宋”的军事战争。而后又派人前往西夏修好,与此同时再派人前往蒙古求和。
但此时,西征花剌子模的铁木真已经走上了东归之路。
公元1225年,金国在安享了两年太平时光之后,西征归来的铁木真打算出兵灭掉西夏,对金国完成战略合围。
公元1226年,铁木真与儿子拖雷兵分两路攻入西夏境内。仅仅一年之后,西夏便宣告灭亡,而铁木真也在攻打西夏的过程中病死。

铁木真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后代们依然践行着灭亡金国的军事战争。
公元1232年,在蒙古第二任大汗窝阔台的命令下,拖雷亲率四万大军,借道南宋境内,直插金国大后方邓州,并在禹州三峰山大败金国十五万大军,由此歼灭了金国最后的主力部队。
主力被歼之后,蒙古大将速不台兵围汴京。在汴京被围半年之后,金哀宗从汴京逃往商丘,速不台攻占金国都城汴京。
6、南宋联蒙灭金然而,即便金哀宗逃到商丘,速不台仍旧没有放过他,而后命大将塔察尔率兵赶往商丘。
看到蒙军逼近,金哀宗又从商丘逃往蔡州。
但蔡州只是一座小城,被蒙军攻陷只是迟早的事。
就在这时,金国的恒山公武仙与金哀宗密谋,意图攻打南宋的襄阳、光化等地,以求从襄阳进入四川,去天府之国的川蜀地区延续金国的国祚。
由此可见,金国即便到了穷途末路之际,仍然没有想着与南宋联合,依旧把南宋视作可以掠夺的对象。
在金哀宗的默许下,武仙在南阳邓州之地聚集了10万乌合之众,开始攻打南宋的襄阳等地。
然而武仙生不逢时,他在襄阳地区遭遇到南宋的最强军事统帅孟珙。
双方决战于邓州马镫山,一战下来,孟珙带军斩杀武仙军三万之众,迫降七万余人,彻底断了金哀宗入蜀的美梦。
就在武仙兵败马镫山之时,蒙古大将塔察尔也把金哀宗包围在了蔡州。由于金国君臣已经无路可逃,他们就在蔡州城内进行着最后的困兽之斗,以致于蒙古大将塔察尔围城三个月也无法攻下蔡州。
就在这时,蒙古大汗窝阔台通过使者王檝向南宋许诺,只要南宋出兵帮助蒙军攻下蔡州,蒙古就在金国灭亡以后,将黄河以南的南宋故地归还南宋。
此时,无论南宋出不出兵,金国的灭亡已成定局。如若此时不答应窝阔台的要求,金国灭亡之后,南宋将要在短时间内面对蒙古军的大军压境。况且窝阔台还许诺以黄河以南的土地为酬劳。
权衡利弊之下,南宋派出名将孟珙带着两万兵马以及二十万担粮草加入了攻打蔡州的战争之中。

公元1234年正月,在蒙宋联军的合力攻击下,蔡州城破,金哀宗自缢而死,传国119年的金国就此灭亡。
7、云泥之别虽然金国灭亡之后,南宋经过45年的抗争,最终仍然亡于蒙古的铁蹄。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南宋的联蒙灭金和北宋的联金灭亡如出一辙。
其一,北宋的联金灭辽是是属于背信弃义的行为,因为在《澶渊之盟》签订的一百二十多年里,宋辽之间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兄弟之国。而当时的女真还处于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无论从感情,还是从文明的角度,宋徽宗都不应该弃大辽而选择女真;
而南宋联蒙灭金则是属于反抗侵略的行为。因为无论是南宋建立之初的《绍兴和议》,还是南宋中期的《隆兴和议》,亦或是最后的《嘉兴和议》,南宋都处于不平等的状态。从开始的称臣,到后来的叔侄之国,再到后来的叔伯之国,都能证明对南宋的不平等。
所以,南宋的每一次北伐,都是对不平等条约的反抗。
但是反观金国,即便都已经被蒙古打残,但他仍然做着取偿于宋的美梦。即使是最后逃到蔡州,依旧幻想着攻取南宋的川蜀之地,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可见,即便到了最后的时刻,金国也没打算和南宋联合。
宋金双方连握手言和都做不到,更不要说能像宋辽一样成为兄弟之国。由此可见,南宋联蒙灭金无论从感情,还是利益,亦或是从道义上,都远胜于北宋后期的联金灭辽。
其二,北宋在联金灭辽时的军事实力实在太弱,他在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情况贸然出兵进攻辽国,不仅在辽国被辽军打的大败,更是在对辽作战中暴露了自己的底细,从而让金人产生了吞辽灭宋的想法。而事实也证明,正是北宋不自量力的行为,让金军觉得可以扩大战果。结果仅仅用了不到两年,就攻下了北宋都城汴京。
而南宋在联蒙灭金时的军事实力,明显高于北宋联金灭辽时好几个等级。在蔡州之战中,孟珙带领两万宋军的军事表现,连蒙将塔察尔都佩服的五体投地,而塔察尔在蔡州城下和孟珙结为兄弟的行为,正是对孟珙军事能力的肯定。而之后的南宋抵御蒙古近半个世纪,相较于北宋在金国的兵锋下只坚持了两年,南宋后期的军事实力,足以羞煞北宋百年。
其三,北宋的联金灭辽是具有主动性的。当年是宋徽宗率先多次派人渡海,寻求与金人结盟;但南宋的联蒙灭金是被动性的。南宋是在蒙古强大的兵威下,被迫派兵参战。
故而,北宋的联金灭辽,是利令智昏下的背信弃义;而南宋的联蒙灭金,是被逼无奈下的唯一选择。虽然最后的结果都是灭亡,但二者却有着云泥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