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午,由俄罗斯传奇飞行员谢尔盖·博格丹驾驶的苏-57,完成了珠海上空首秀。本就是为展示而来的俄罗斯人放得很开,8分钟适应性表演尽显苏-57机动风采,虽然身体是T50的身体,但心那可是苏35往外卖的心,能吸引到买家那自然是最好!
苏-57起飞仅需300米,10秒就离地,怎么做到的?
首先,这需要发动机强大的动力。苏-57装备两台AL-41发动机,单台推力14.5吨,两台29吨,而苏-57的空重为18吨,航展表演无需携带武器,油也只需加一半甚至更少,起飞重量可能还不到23吨,这样推重比就达到了1.3左右,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水平,足以支撑短距离起飞。
其次,需要升力系数极高。苏-57采用中央升力体布局,本身机身就可以产生巨大升力,翼面积又高达79平方米,为五代机之最,还有前缘可动边条增升,因此整机升力系数极高。当然,苏-57的发动机有推力矢量发动机功能,也能帮助飞行员提前抬起前轮,缩短起飞距离。客观来讲现场观看了这次适应性训练的朋友们都表示,矢量发动机的buff,再加上博格丹同志的艺高人胆大,珠海航展第一次展现了5代机水平的泼辣。
其实网络上的各种“批判”在我看来是属于“悖论”——既嫌弃歼-35A没有侧弹舱无法格斗,又嫌弃苏-57的机动性没有用,因为隐身机时代不用格斗。现代战斗机作战区域很广,涉及中低空/高空,高亚音速/跨音速/1.5倍音速等领域,彼此之间交叉又加剧了复杂程度。航空技术不管怎么进步,都有自身极限,实际上必须有取舍,最终就会形成不同侧重。
从其机翼设计可以看出这些战斗机不同的技战术要求和设计思想,尤其是速度-高度特性,比如F-22追求高速;F-35大迎角机动性不错,高速性能不行;可汗也追求了大迎角机动性;
至于歼35A,锥形扭转小,相对厚度薄,垂尾更薄,甚至只能将引气口外置,座舱后修型隆起降低超跨声速区间的波阻,机腹平坦,很可能会提供部分压缩激波升力,也就是升力体设计,非常好,超声速巡航肯定稳了,这是一架追求速度的中型隐身战斗机。而歼-35核心目标是抗衡F-35,所以构型对跨音速/1.5倍音速姿态进行优化。但这两者考虑机动的前提,是不能破坏隐身,实际上是将隐身置于和机动相当甚至更高的地位。
而我们都知道,二元矢量喷管一直是大名鼎鼎的美国五代机F-22战斗机的标志性技术之一。二元矢量喷管技术应用在F-22战斗机上,整套设备安装在发动机的尾部,一共有4块调节板,整体呈现出锯齿状。
这种二元矢量喷管可以向上下两个轴向移动,不可以左右偏转。与二元矢量喷管技术相对的,就是俄制发动机的多元矢量喷管技术,也被称之为“轴对称矢量喷管技术”。它的主要特点是应用了一个球形铰链结构,可以在各种角度范围内偏转,能给战斗机带来强大的机动性能。
F22的二元矢量喷口
需要强调的是,“落叶飘”无半径水平机动并非“花拳绣腿”,在近距格斗中水平机动性的“随控操纵”可以在飞机状态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迅速实现机头指向,这种敏捷性对于近距格斗具有重要的战术意义,而F-22做水平姿态360度转弯时,飞机必须带有一定的飘降状态。F-22由于在水平方向无法做到随控机动,其超机动性能大大缩水,这也是无奈的,因为,现在美国无法做到隐身与全向机动的融合,因此,只能局部放弃对水平机动性的要求。
俄罗斯苏-57则采用了全向矢量喷口,在复合机动中可以任意发挥,随心所欲,具体就飞“落叶飘”这个动作,苏-57可以做近乎水平的无半径盘旋,
尽管苏-57的隐身性不如中国最新的歼-20和美国F-35,但俄罗斯飞机的隐身能力仍然被认为是可观的,而且量产飞机的质量也很高。俄罗斯国防部于2020年8月发布了苏-57量产型的首批图像,蒙皮等方面的公差等指标展示了其卓越的生产质量。
决定将苏-57原型机送展并允许近距离观看,可能会损害该项目的声誉,因为这会传播有关该机生产质量低劣的极具误导性的言论。虽然在正常情况下,预计会展出最新生产批次的量产机,但俄罗斯目前与乌克兰和一些西方国家处于冲突状态,因此很难抽出五代机参展。俄罗斯部署了不到两个苏-57团,估计30架左右,其中22架今年年初服役。可以说,苏-57计划最大的缺陷不是飞机的质量,而是批生产的严重延迟,导致远没有达到最初计划在2025年前服役200架的规模。
苏-57利用其隐身能力在乌克兰防空力量高度集中的地区作战,最引人注目的是10月初击落一架似乎即将在乌克兰或北约控制领土坠毁的S-70无人机原型机。苏-57在乌克兰被用于精确打击和防空压制任务,英国国防部在2023年1月发布的一份报告证实这些战斗机“正在向乌克兰发射远程空对地或空对空导弹”。尽管投入使用的数量有限,但该机在高强度战斗中的使用率是同代机中最高的,并且在乌克兰战场上提供了一系列独特的能力,使其使用强度越来越高。俄罗斯空军无法为珠海航展提供哪怕一架量产战斗机,凸显了该机在持续作战中的价值。
对比,美国的隐身战斗机已经彻底落后,以后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