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大雅·烝民》整理

斐然飞 2025-03-09 08:00:56

《诗经·大雅·烝民》

先秦·佚名

天生烝(zhēng)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yí),好(hào)是懿(yì)德。天监有周,昭假(gé)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fǔ)。

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赋(fù)。

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bì),缵(zuǎn)戎祖考,王躬是保。出纳王命,王之喉舌。赋政于外,四方爰(yuán)发。

肃肃王命,仲山甫将(jiāng)之。邦国若否(pǐ),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sù)夜匪解(xiè),以事一人。

人亦有言,柔则茹(rú)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guān)寡,不畏强御。

人亦有言,德輶(yóu)如毛,民鲜(xiǎn)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衮(gǔn)职有阙(quē),维仲山甫补之。

仲山甫出祖(zǔ)。四牡(mǔ)业业。征夫捷捷,每怀靡(mǐ)及。四牡彭彭(péng),八鸾锵锵(qiāng)。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

四牡骙骙(kuí),八鸾喈喈(jiē)。仲山甫徂(cú)齐,式遄(chuán)其归。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烝民:众民。烝,众多。

物:事物。

则:法则。

秉彝:秉持常道。秉,执,持;彝,常理。

懿德:美德。懿,美。

监:监察。

昭假:明示,昭告。假,通“格”,至。

仲山甫:周宣王时的贤臣。

柔嘉:温和善良。

令仪令色:仪态端庄,容色和善。令,善、美。

式:效法。

力:努力实践。

若:顺,认可。

赋:颁布。

式:做榜样。

百辟:众诸侯。辟,君主。

缵:继承。

戎:你。

王躬:周天子自身。

将:奉行。

若否:好坏。若,善;否,恶。

明哲:明智、聪慧。哲,智。

匪解:不懈怠。匪,通“非”;解,通“懈”。

一人:指周天子。

茹:吃。

矜寡:鳏寡。矜,通“鳏”。

强御:强暴有势力的人。

輶:轻。

鲜:少。

克:能。

仪图:揣度,思考。

衮职:天子的职责。衮,天子之服,借指天子。

阙:过失。

出祖:出行时祭祀路神。

牡:公马。

业业:高大健壮的样子。

捷捷:动作敏捷的样子。

靡及:来不及,指怕完不成任务。

彭彭:马奔跑的样子。

鸾:马车上的铃。

锵锵:铃声。

城:筑城,这里作动词。

骙骙:马强壮的样子。

喈喈:铃声和谐。

徂:前往。

式:语助词。

遄:迅速。

吉甫:即尹吉甫,周宣王时大臣,此诗作者。

诵:诗。

穆:温和。

永怀:深长的思念。

上天生下众百姓,万物都有法则性。百姓秉持常道走,喜爱美好品德真。 上天监察周王朝,明示旨意到人间。保佑这位周天子,降生贤才仲山甫。

仲山甫品德高尚,温和善良有准则。仪态端庄容色好,做事谨慎又小心。遵循古训不逾矩,注重威仪有力量。天子对他很满意,让他颁布好政令。

周王命令仲山甫,成为诸侯好榜样。继承祖先好功业,尽心保卫周天子。上传下达王命令,就像天子喉舌官。对外颁布新政令,四方诸侯都执行。

王命严肃又庄重,仲山甫认真奉行。国家政事好与坏,仲山甫心里明白。既明智又聪慧,能保全自身安危。日夜操劳不懈怠,一心侍奉周天子。

人们常说这样话:“软的东西吃下肚,硬的东西往外吐。”唯有仲山甫不同,软的他也不吞咽,硬的他也不吐出。不欺侮鳏夫寡妇,也不惧怕那豪强。

人们也有这样说:“德行轻得像羽毛,很少有人能举好。”我仔细来思量,只有仲山甫能做到。可惜我无力帮助。天子职责有缺失,只有仲山甫能弥补。

仲山甫出行祭路神,四匹公马气势雄。随行人员动作快,常怕任务完不成。四匹马儿奔跑急,八个鸾铃响叮当。周王命令仲山甫,到东方去筑城墙。

四匹公马多矫健,八个鸾铃响不停。仲山甫前往齐国去,希望他能早回程。尹吉甫写下这首诗,温和得像清风吹。仲山甫远行多忧虑,以此安慰他的心。

《诗经·大雅·烝民》是一首赞美诗,由尹吉甫所作,用于赠别仲山甫,整首诗情感丰富且积极向上。

诗中通过对仲山甫这一贤臣形象的塑造和赞美,也间接表达了诗人以及当时社会对国家稳定、繁荣的期望。仲山甫尽心尽力辅佐天子、处理政务、保卫国家,这种行为体现出强烈的忠诚和责任感,而诗人对他的歌颂,也反映出诗人自身以及社会所倡导的为国家贡献力量、维护国家利益的价值取向。

0 阅读:0
斐然飞

斐然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