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有云“男子养精,女子养津”。津液充足,皮肤和头发就能得到充分的滋润和滋养;反之,津液不足,皮肤就容易出现干燥现象,甚至产生皱纹。然而,需要明白的是,津液并不仅仅指水分,光靠喝水来补充津液是远远不够的。津液是一种维系人体生长发育的微妙物质,它来源于我们饮食中食物的转化过程。
津液是人体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主要指体液而言,还包括唾液、胃液、肠液和泪涕等。其中清而稀者为津,浊而稠者为液,二者可相互转化,故统称为“津液”。在我们人体中,水主要集中在胃和大肠里面吸收,津液主要集中在小肠和膀胱里面吸收。
津和液源于水谷,同属水液,但在性状、功能及分布上有着不同,一般以质地清稀,流 动性大,分布于体表、肌肤、孔窍等部位,可渗入血液,具有滋润和载气作用的为 津;以质地稠厚,流动性小,灌注于脑、髓、骨节及脏腑等组织,起濡养和润滑作 用的为液。津与液本属一体,在运化过程中,常相互补充,互相转化,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故津液常并称,中医学认为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故《内经》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许多脏腑病变都可造成津液平衡失调,生成不足或丧失过多就会出现伤津、脱液,只是在“伤津”、“脱液”,等病理变化的辨证论治中,方 须加以区别。临床以津液受损程度较轻的,称为“伤津”;程度较重者,称为“脱液”。
津液则跟水的关系就更密切了,准确地讲,津液就是人体内正常水的不同存在形式。津是较清稀的部分,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入血脉之内,起滋润作用,象我们人体出的汗,流的眼泪,等等都是津;而液则是指较稠厚的部分,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象唾液、肠液、胃液、关节液等等都是。总而言之,津液就是人体内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水,在我们的体内起着滋润、营养的作用。
津液主要的一种形态就是组织液,它可以从毛细血管中渗出变为组织液。津液的形成主要来自于食物和水。当食物和水进入人体,在被人体成功吸收后,就可以转化为津液。津液是加工后的水,津液的生产需要经过消化吸收过程,也需要消耗能量。而且在身体需要的时候,津液还可以变成血液,也可以化为汗液, 中医学认为汗是由津液所化, 津液与血液又相互渗透, 故称“汗为 心液”,“汗血同源”。这就是中医对汗液重视的原因。故《内经》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又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另外,津液也可气化为一种气推动脏腑运动,比如帮助排尿,大便,或者从血液再变成津液,循环利用。
人的身体能产生多少津液,和脾胃肾功能是有很大关系的。津液不足有很多表现,也就意味着说脾胃能够生产津液的能力和肾的气化能力是不足的。津液足的时候,湿不会多。湿多的时候,津液肯定有不足。这个背后就指向的是那个生产津液的脾胃和肾气化能力问题。当脾胃和肾可以生产出更多的津液来,整个脏腑,气血的生命运动,就会形成良好的循环代谢。湿气就不会产生。如果是运输分布上面发生问题,水液停滞就会出现痰饮水肿。例如中医临床经常讲的水饮凌心的心慌,水气射肺症则出现咳喘、津伤肺燥的干咳、胃燥则渴肠燥大便干燥等。
津液是人体重要的组织成分,是营养物质的运输载体,能够参加机体的体温调节;对人体各器官具有润滑和保护作用。如关节液、胸腔、心包腔液、泪、唾液等的润滑作用。脑脊液、体液免疫物质对人体的保护功能等。
那么,究竟是如何生成津液的呢?首先要谈到水。在《黄帝内经》中指出,水必须经过“气化”才能转变成为津液,而这种气化能力是生成津液的关键。许多人常常会感到口干舌燥、便秘上火时便纷纷大量饮水,然而,这些多喝的水往往会徒劳地从体内排出,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因为体内的阳气不足,无法将摄入的水分转化为津液,从而无法起到有效的滋养作用。
可以用蒸脸仪来做个类比,水的气化过程就好比将水转化为蒸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津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滋养我们的身体和肌肤。简单地喝水是无法直接补充津液的,关键在于提升体内的气化能力。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阳气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中医强调“动则升阳”,因此建议避免长时间久坐或躺着,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内的阳气循环。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过度出汗也会导致体内津液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