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那点可怜的流量,就肆意践踏真相,让无辜家庭深陷舆论泥沼,这些造谣者简直毫无底线,罚得太轻都不足以平民愤!
1 月 30 日,一名小男孩燃放鞭炮时不慎引发沼气爆燃,路面塌陷、车辆受损 ,虽说幸运的是没有人员伤亡,但事故带来的冲击仍在持续发酵。
这本是一起令人揪心的意外事故,公众的关注应聚焦于事故处理与责任认定,可一些人却将其视为 “流量盛宴”,炮制出一系列耸人听闻的谣言,把舆论搅得浑浊不堪。
最先甚嚣尘上的,便是 “小男孩面临 580 万天价赔偿”。1 月 30 日 21 时,一个居心叵测的网民冒充当事未成年人家属,在短视频平台涉事视频下评论 “我外甥。估计要赔偿 580 万”。
这一毫无根据的说法,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播,大量不明真相的网民被误导,纷纷参与到这场 “天价赔偿” 的热议中,让小男孩一家瞬间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后经调查,造谣者代某川,35 岁,江苏丰县人,现居浙江宁波,也受到了应有的行政处罚,相关账号被关停。
天价赔偿谣言,无疑是利用了大众对金钱数字的敏感。一个看似惊人的赔偿金额,瞬间就能抓住人们的注意力,引发广泛讨论。但这种罔顾事实的谣言,不仅让小男孩一家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也干扰了正常的事故处理流程,让公众将关注点从如何妥善解决事故转移到毫无根据的天价赔偿猜测上。
紧接着,“小男孩去年曾推人落水赔偿数万元” 的谣言又在 2 月 1 日悄然兴起。有人在短视频平台涉事视频下评论 “去年子更遭,差点遭打死噶,把别个娃儿推到河里面差点淹死”,恶意给小男孩贴上 “劣迹前科” 的标签。
这条谣言如病毒般扩散,还衍生出多个赔偿金额版本,进一步抹黑小男孩及其家庭形象,给这个已经陷入意外漩涡的家庭带来了更多的伤害。
经查,造谣者魏某,34 岁,四川资中人,也被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未成年人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无端地给他们贴上负面标签,可能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这些谣言的传播,也反映出部分人缺乏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意识,只图一时口快,却不顾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其心可诛。
还有 “小男孩家属发布有关追责声明” 的谣言。1 月 31 日,有网民为博眼球,将自己账号改为 “小孩哥父亲”,在短视频平台发布虚假 “追责声明” 视频,让公众对事件的认知更加混乱,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而造谣者吴某,29 岁,安徽宿州人,同样未能逃脱法律的制裁,被依法处罚,账号关停。
冒充家属发布不实言论,更是严重扰乱了舆论秩序,让公众在这些真真假假的信息中迷失方向,无法准确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也影响了相关部门对事件的调查与处理,不处罚不足以平民愤。
但上述被处罚曝光的三大谣言仅仅只是冰山一角。
网络上还流传着诸如 “小孩家庭支付 600 万元天价赔偿” 的说法,与资中县融媒体中心 2 月 1 日晚通报的保险公司预估涉及车辆受损金额总计约 28.5 万元大相径庭 。
更有甚者,编造责任划分类谣言,比如 “小男孩是故意引发爆炸”,企图将无心之失歪曲成恶意行为;“市政或物业绝对无责”,无视其可能存在的管理疏忽;“车主肯定是违规停车才导致损失”,在未明确责任前就随意给车主定罪,误导公众对事件责任主体的判断。
还有冒充受损雷克萨斯车主发布不实言论的情况,进一步扰乱视听。
本是一起意外,却因大量谣言的肆意传播,变成了一场舆论闹剧。
从 “天价赔偿” 到 “恶意行为揣测”,这些谣言的出现,不仅是对小男孩一家的伤害,更是对社会公序良俗和网络环境的严重破坏。
好在多地公安机关迅速行动,对代某川、魏某、吴某三人依法处罚,让人拍手称快。
只有进一步加大打击和处罚力度,才能让网络空间远离谣言的污染,让社会舆论回归理性与客观,让每一起事件都能在真相的基础上得到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