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佛像爱好者,有一些事容易让人血压变高。
当你怀抱期待,千里迢迢奔赴华北某寺庙。看到佛像心生崇敬,拿出(手)相机,确认闪光灯已关闭,准备记录下这雕塑之美时。一位大爷走出来,制止你,指了指标示牌,上面写着:“严禁拍照,违者罚款2000元。”并将你视为重点关注对象,全天候地紧跟随着你。你恨不得视网膜变成相机,眨一下眼就自动拍一张照。
辽宁奉国寺,国内少数可以“不开闪光自由拍照”的寺庙建筑。
又或者,当你在逛博物馆时,看到历代的古代造像陈列于其中,受到中国雕塑之美的感召,想要记录下这些远去的时代之美,却不经意瞥见展柜上贴着几个大字:“禁止拍照”,只好悻悻然地收起相机。
又或者,一些热门寺庙里塑像恢宏,因受到佛之面容的震撼,观之心生崇敬,想要拍照记录下眼中所见佛像,往往这时就会经常有好心人劝告:“拍照对佛像不敬啊。”
这些现象屡见不鲜,很值得讨论一下:佛像能不能拍照?
奉国寺辽代塑像
01
从来如此,便是对吗?
在之前,先了解一下“佛像严禁拍照”这个规定的原因。各方机构和个人给出许多答案,但大抵都有以下这几点原因:
损害佛像?
文物保护禁止闪光灯。只要不开闪光,拍照对佛像没任何影响,无论是木石金泥等材质。最初可能经常有人忘记关闪光灯,所以干脆一刀切,禁止拍摄。
陕西富县石泓寺石窟
不过即便是闪光灯,目前也没直接研究表明会损害佛像。研究表明,闪光灯波长是低于700纳米的可见光,紫外线能量大,被高分子结构物体吸收后多少会造成影响。尤其是丝织品,里面含有植物染料,为有机颜料,闪光灯会让其光老化,发生裂解变质,引起褪色变色。但佛像彩绘所用的颜料主要是矿物颜料,属于无机颜料。因此,即便是闪光灯,对佛像影响也是微乎其微。
当然,文物保护禁止闪光灯已经是常识,需要自觉遵守。不过,文物景点可以加强管理和宣传来禁止闪光,不该完全禁止拍摄。
无闪光拍照,对佛像无害。
陕西富县石泓寺石窟
会有报应?
有时在寺庙拍佛像,会遇到好心人淳淳劝告:“不可拍佛祖啊。”这句话言外之意,是拍照会冒犯佛祖,可能遭到报应。
佛祖没亲口说过不能给他拍照,也没有哪条教义说过禁止对佛拍照。佛造像与佛像照片都是“像”的一种,二者都是通往佛法真谛的“表”。只要起心动念是正善的,保持尊敬,恭敬拍摄是可以的,不会遭报应。除非太过分,侮辱戏谑佛像。
奉国寺
前几年有一个新闻,三位法国游客在斯里兰卡某寺庙旅游,游客用佛像摆拍各种姿势,其中一位还假装要亲吻佛像。这些照片伤害了佛教徒感情,因此三位游客而被处以罚款,判6个月的苦役,缓期执行5年。在依据的《刑法典》中,任何人在宗教圣地实施伤害或侮辱任何阶层的宗教感情的行为是非法的。
拍摄佛像,无论行为还是内心,都要恰如其分,怀抱尊敬之心。但如果去到寺庙里,尤其庙里有僧人管理,还是要尊重僧人的习惯与要求。
总言之,拍佛像,心正即可。
奉国寺辽代塑像
侵犯版权?
公共机构的佛像作为文物遗产,属于全体人民,并非某机构所有。且这些文物的作者已去世超过50年,不受版权保护。如果说禁止拍照是为保护版权,显然说不通。禁止拍摄另一原因是为了更顺利地售卖机构出版的画册。售卖画册,可以通过提高画册照片质量,调整合理售价来增加吸引力,而非暴力地禁止拍照来垄断。
版权这块,目前许多博物馆在官网上传了高清的藏品照片供下载,如克利夫兰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等。有些也已放开禁止拍照的限制,如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最初也禁止拍照,但后来同意佛像馆大部分馆藏可以供游客拍照留念,其中包括镇馆名品金峰山寺仁王门 金刚力士立像。只是博物馆强调,因本馆展厅的展品不全是馆藏品,其中包括日本各地寺庙以及个人和团体的一部分,为了尊重各所藏单位的意见,原则上这些寄存品禁止拍照。
影响秩序?
拍照会影响参观秩序,这个是事实存在的。尤其是携带大型拍摄设备,三脚架,自拍杆等。但不能因为会影响秩序,就严禁拍照。因为明明可以通过优化参观秩序,加强管理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作为参观者,当然我们也要遵守一些注意事项,禁用闪光灯,不使用脚架等会影响到其他客人的东西。
奈良国立博物馆佛像馆
对于佛像不允许拍照此事,要借用鲁迅一句话评价:“从来如此,便对吗?”
巴西作家保罗柯艾略提过一个故事:“有一间知名禅寺,每次禅修课都有一只猫参加。因为禅寺住持爱猫,上课都带着。高僧圆寂后,弟子继承住持。其他人问,这猫该怎么办?新主持决定继续让猫参加禅修课。多年以后,这只猫老死,弟子们很快找了一只新猫继续参加禅修课。同时,其他禅寺也将猫纳入坐禅仪式,并逐渐流行开来,没人质疑过猫的存在。可是此时人们已经忘记,为什么当初禅修课上会有猫了。”
这个寓言关乎“权威和规则”,今天很多事情也是如此。
苏州西园寺里的大橘猫
02
记录美是权力
佛造像,记录着一个时代与地域的信仰,隐藏着当时人们的生活气象。当相机快门按下那一刻,往大了说,是在记录历史文化;往小了说,是记录当时供奉者的个体生命体现。
对于热爱造像的爱好者而言,拍摄佛像,是走进广阔佛教艺术世界的起点。不必信仰,却可欣赏佛像脸上的庄严。对于研究者而言,每张照片都是无比珍贵的历史资料,记录着中国美学的基因。
照片之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义,我们不会知道,按下快门这一刻,会带来什么改变。
前段时间,因为一张全国文物古迹地图大火。在这张地图里,他标注了近一万处重点的文物古迹地点。他感慨:“中国留下来的历史古迹仍然非常丰富,真的太多了,这辈子都看不完。”
遗产君的镜头记录全国一百多座博物馆的藏品,上千座古迹的文物,分享过山西的木构建筑和泥塑,石窟里的造像,博物馆里的小型佛像......有很多罕见的古迹和文物,也因为他的照片为更多人所熟知,让更多人认识到中国有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
网络时代,拍摄可以将文物宣传传播更广,更利于提高大众对造像的审美认知。
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藏· 唐代菩萨像
为什么拍,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答案。但记录美,也是我们拥有的一种权利,只是要在不损害佛像,尊重秩序的前提之下。
美的痕迹,不记录就永远消逝在历史之中。如果一些机构还紧紧把“拍摄权”攥在手里,那有些美,也许就更难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