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就是孩子吓“魂掉”了,张仲景千年古方,把“魂”找回来!

灵松谈育儿 2025-01-14 14:32:45

在临床工作中,我经常面对心急如焚的家长,他们焦虑发问:“孩子是不是受了惊?之前一切正常,突然就频繁挤眉弄眼、耸肩抖腿,像变了个人。” 这类疑问,凸显大众对抽动症的认知盲区。

《黄帝内经》虽未直述抽动症,却指出 “怒伤肝”,强烈情绪如暴怒、惊恐,均会损伤肝脏。肝主疏泄、藏血,负责调节全身气机与情志。婴幼儿时期,脏腑娇嫩,若遭受过度惊吓,肝脏首当其冲,为抽动症埋下隐患。临床上,不少抽动症患儿不仅有抽动症状,还伴有发育迟缓、情绪波动大等问题 。

生活中,多种场景易惊吓到婴幼儿。家中突现陌生人,大声叫嚷、动作夸张;婴儿睡觉时,周边突响鞭炮等巨响;父母因琐事争吵,高声指责甚至肢体冲突。尤其在夫妻关系紧张、争吵不休的家庭,孩子长期处于压抑环境,肝脏发育持续受影响。中医认为,肝性刚劲,主升发,若肝气受损,疏泄失常,身体气机不畅,气血运行紊乱,不仅阻碍生长发育,还会引发情志失调、心神不宁,增加抽动症发病风险。

7 岁的小贝便是典型。初诊时,他被确诊为抽动症。小贝父母回忆,两岁前孩子活泼开朗。但从两岁多起,先是频繁眨眼、咧嘴,接着耸肩、扭腰,情绪也变得暴躁。其父母提及,孩子两岁后疫情居家,那段时间他们争吵频繁,孩子的异常表现也随之出现。

经诊断,小贝面色微黄、眼神紧张、舌苔薄白、脉象弦细。综合判断,是不良家庭环境致其受惊,肝脏受损,影响肝脏正常发育。中医理论讲,肝主筋,肢体运动与肝关系密切。肝脏功能失调,筋脉失养,就容易引发肢体不自主抽动。

基于诊断,我为小贝制定疏肝理气、养血安神的治疗方案。

药方包含柴胡、白芍、枳壳、炙甘草、当归、熟地黄、枸杞子、菊花、钩藤、石菖蒲、远志、茯神、酸枣仁、合欢皮。

服药两周,小贝频繁眨眼、咧嘴已经看不到了,着耸肩、扭腰频率也没有那么高了,睡眠质量显著提升,夜醒和哭闹次数锐减。

三诊,小贝抽动症状明显缓解,眨眼、耸肩等动作大幅减少,情绪稳定,注意力提高

四诊再看到孩子的时候,孩子已经没有症状了。

从中医角度剖析,小贝病症与受惊、肝脏受损紧密相关。肝脏正常时,人体气机畅达、气血调和,肢体运动自如,精神状态良好。一旦肝脏受损,疏泄失常,气机紊乱、气血失和,就会出现肢体抽动、情绪不稳等症状。

方中,柴胡、枳壳、白芍、炙甘草组成四逆散,疏肝理气;当归、熟地黄养血滋阴;枸杞子、菊花滋补肝肾;钩藤平肝息风;石菖蒲、远志开窍醒神;茯神、酸枣仁、柏子仁宁心安神;合欢皮解郁安神。诸药合用,助力小贝缓解症状,恢复健康。

0 阅读:20
灵松谈育儿

灵松谈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