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宝林回母校交“作业”解构从艺60年笔墨心得

美术报 2020-12-06 19:31:48

12月6日(今天),杭州潘天寿纪念馆里人头攒动,来自全国各地的观展嘉宾和艺术爱好者将潘馆三个展厅围得水泄不通,原来在艺术圈影响颇大的记得先生”系列展览出新展了。

今天上午,师心——「记得先生」姜宝林中国画笔墨传习展”在潘天寿纪念馆一楼大厅开幕。对于回到杭州,姜宝林感觉自己依然是当年那个问学浙美的学子,今天回到母校,在我心里,这个展览是向潘天寿等先师的汇报,是给老师交的作业。”

潘天寿纪念馆馆长陈永怡主持展览开幕式

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肖峰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致辞

参展艺术家姜宝林致辞

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陈瑶宣布展览开幕

参加开幕式的嘉宾合影

展览以年近八秩的姜宝林的中国画笔墨学习和研究的历程为观察点,展示姜宝林对潘天寿等老先生笔墨的理解,对他们教学方法的回忆,以及他自己又如何在笔墨传习中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

展览除了展出姜宝林各个时期笔墨探索作品40余件外,还展出了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顾坤伯、陆俨少等精品、课徒稿以及萧云从、梅清等明清书画家作品近60件。老先生的手稿或课徒作品,很多是首次露面,对研究老先生的教学理念,丰富中国画 教育史很有意义。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姜宝林为肖峰解读作品

当天下午,众专家学者集聚在中国美院旁的南山书屋,以姜宝林为研究个案,就笔墨的现代性”若干问题展开学术研讨。笔墨是每一个中国画画家一生的功课,展览主角姜宝林笔墨探索近60年,他在开幕现场表态,愿意献身给大家做一次‘解剖’,希望大家可以无情地剖析我的的笔墨生涯,探讨笔墨到底怎么回事。”

学术研讨会现场

潘天寿纪念馆的馆长陈永怡作为记得先生”笔墨研究系列展的策展人,去年推出的第一个展览是朱颖人中国画笔墨传习展”,今天举行的姜宝林中国画笔墨传习展”是该系列的第二个展览,明年还将计划举办童中焘中国画笔墨传习展”。

她谈到,该系列展览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画家个展,而是通过画家个案思考中国画笔墨的特质及其如何在当代传承创新的系列性展览。系列展是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师从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抑非、潘韵、顾坤伯、陆俨少、黄羲、陆维钊这些老先生的学生为观察点,通过这些学生讲述老先生如何教学传授,他们又如何体会传习、探索创新,来梳理当时中国画教学的体系文脉,展现中国画笔墨的精髓,中国画教学和创新的独特性,以及中国美术学院深厚的笔墨传承积淀。展览所涉及的一些探索性内容,也是试图为中国画笔墨在当下及未来的发展提供思考和讨论的空间。”

潘天寿给国画系花鸟班学生上课

以回忆的方式,记得先生

1957年中国画系开始分科教学,潘天寿院长倾其全力在国内聘请画得好、学问好”,能传授中国传统绘画文化的画家来任教。于是当时的国画系由顾坤伯、陆俨少先生先后执教山水,另外还有潘韵、姚耕云、童中焘等先生。当时系里老先生们济济一堂,文人画的写意精神和笔墨传统在教学中得以延续。

1965年浙江美院暑期毕业班师生合影

也正是此时,姜宝林进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科学习,在读书期间,老先生们上课,教的就是怎样用笔,示范的也是怎样用笔,以此作为中国画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内容。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尽管个性不一,教学方式也不尽相同,但先师们无不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教笔墨技巧,更教艺术精神。时至今日,姜宝林回忆起老师们的教导依然历历在目:

以前老先生给我们上课评画的时候,一再告诫,不能剑拔弩张,但是潘老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化腐朽为神奇,因为艺术没有定律和公式,艺术只有创造。”

陆俨少先生初来浙美时,学校安排他在大华饭店吃住,他一则认为与学生脱离,二则来去不便,于是院里安排他住进国画系三楼楼梯上方的小房间,仅能放下一张单人床和一张两斗的小书桌,陆先生很开心,早晚到学生教室走走转转,不分年级的指导学生书画。陆先生没有专题讲座,也不善言谈,给学生的指导方式就是画给你看。”

潘天寿 罗汉图

顾坤伯 江城如画 1959

陆维钊先生上书法课非常特别。他的第一堂课,让我们自主写一幅作品交给他,他根据每个人的笔性,结合学生不同的禀赋、气质,再指定他写什么帖。陆先生主张定了某一个帖之后,三五年不要换,因为一本帖写熟、研究透,就基本把握了书法的基本规律。浅尝辄止,经常换帖容易写油,而不能知其所以然。”

陆俨少 山水 1996

陆维钊 书法 1973

当时,以潘老为代表的浙江美院的老先生们有一句口头禅:关起门来做学问。”说的就是艺术一定要甘于寂寞,要下苦功,每天风风火火做不了学问,必须关起门来、静下心来,远离功名,才能把学问做深、做透。

通过姜宝林的回忆,我们仿佛跨越了半个世纪回到老先生们的课堂之上,他们的独特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值得反思与借鉴。

以传承的方式,记得先生

任薰 花鸟芍药图

这幅画一是形式感强,左边芍药花后面的石头加的好,衬托出前面;二是线条的穿插构成处理得好,很有节奏,乱而有序,画面结构严谨。用笔细而不弱,敷色清雅,没有他常见的习气,甚是佳作。——姜宝林

潘天寿 幽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自己的授课老师之外,姜宝林也向当时的大家像黄宾虹、齐白石、石鲁、李苦禅、崔子范、张朋、徐生翁等先生学习,同时也收藏古代大家的作品作为研究学习,即使作品只有一个闪光点,也把它吃透消化。这样不拘一格,兼容并蓄,才能吸收多方面的笔墨营养。

除了文人画,还以民间美术为师,以外来现代艺术为师,这些学习不是生搬硬套地表面地拿来拼凑”,而是姜宝林对生活感受的表达为终极目标,借鉴和转化,最终化为自己的语言。

以创造的方式,记得先生

1962年,姜宝林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由潘天寿、陆维钊、陆俨少、顾坤伯亲授。197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山水研究生班,是李可染的研究生。正是南北相济、转益多师的求学经历,塑造了其坚实而广博的传统笔墨训练,扎实而多样的笔墨技法,也让姜宝林对笔墨拥有了更多的思考:

我坚守笔墨书写,同时在形式构成上锐意革新,对笔墨传统极端‘保守’,对形式创造极端‘狂妄’,让自己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独特的个性。”

姜宝林 贺兰山一截 1990

获第26届蒙特卡洛现代绘画世界大奖赛”大公政府奖

阳光照射下的贺兰山山石,山石纹理结构呈现抽象美,远远看起来都是线的节奏。我以方笔为之,凸显西北山石的苍劲雄姿。——姜宝林

师心而不蹈迹”,师法老师们的艺术思想,也要跳出他们的艺术风格,才是学习他们的正确方式。笔墨如何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姜宝林探索着自己的道路:

我的现代探索,都是建立在对生活有感而发的基础上,是对生活感受的提炼和升华,不是哗众取宠的为创新而创新。”

姜宝林 金山银山 2020

既要笔墨,又要现代”是姜宝林的艺术主张。从20岁考入浙江美院起,姜宝林拿起毛笔已经58个春秋。而关于笔墨的思索,也持续了58年。这些年的绘画生涯也使他深刻了解,尽管笔墨表达有不同的方式,但笔墨艺术永远没有现成的答案。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我的现代探索,没有终点,没有定式,永远在路上。”

从艺60年,姜宝林对笔墨的理解——

笔墨是中国画的核心语言,也是世界上最具民族特色的绘画语言。 所谓的笔”和墨”,从它的物理意义来看,是民族书画艺术的书写工具。 当笔”与墨”连在一起——笔墨”时,意义就完全不同。 它成为民族绘画独特的语言,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绘画的代名词,成为一种具有高度精神性的艺术载体——中华民族独有的笔墨艺术。

姜宝林 空山 1993

这幅画我是用宿墨的米点积墨法,但观念、形式和构成是现代的,追求大块对比。——姜宝林

笔墨艺术的基本语言是笔墨,这是笔墨艺术的根本标志。更为特殊的是,笔墨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即使离开物象,每一笔,每一点都可以单独拆开拿出来欣赏,这是西方艺术无法比拟的。笔墨作为中国画的基本语言元素,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形成了严格的法度和规范,使中国画成为程式的艺术。这是中华民族艺术成熟的象征,像中国的音乐、舞蹈,甚至包括太极拳、中医等,都是一种程式的艺术。

梅清 仿沈石田溪堂消暑图

梅清符号意识很强,其树、石、山水都有固定的程式,但是从古人程式和生活中提炼而成,用笔圆厚稳健。——姜宝林

中国画的用笔,给人的不仅是视觉形象,还包括精神层面、文化层面的东西,内涵特别丰富,而这种内涵的丰富性,靠的就是中国画的一笔一墨,一根线、一个点的严格规范要求。在读书期间,我的老师们上课,教的就是怎样用笔,示范的也是怎样用笔,以此作为中国画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成长起来,继承的是中国优秀的笔墨传统。

同时,在继承笔墨传统的基础上,还须创造、革新。师心而不蹈迹”,潘天寿先生入吴最深,出吴最远,我辈要师法老师们的艺术思想,也要跳出他们的艺术风格,这是我们学习他们的正确方式。既要笔墨,又要现代”是我的艺术主张,这些年来,我一直秉持这一理念进行探索。

编丨崔艳 WYX

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