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有远在中国的父母,等你长大以后一定要想办法找到他们。”
1961年,远在乌克兰的一位老人在临终前对自己的外孙女如是说道。
此后,这名年仅4岁的小女孩,只能靠一张父母年轻时的照片和少量资料寻找父母。
由于父母远在中国,当时的政治局势动荡,这场跨越上千公里的寻亲之旅等到50年后才终获成功。
在这场寻亲之旅中,女孩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困难,这个跨国家庭又有着怎样感人至深的故事?
中乌混血家庭说起这个混血家庭的故事,还得从1932年说起。
那时这名寻亲的小女孩霍莉莉还没有出生,她的外婆是乌克兰一位美丽的年轻姑娘。
随后,外婆与一名从中国哈尔滨来的留学生相恋,并于1934年生下了一个孩子。
孩子的俄语名为柳鲍芙·尼古拉耶芙娜,后又以“柳鲍”的谐音取了中文名“马柳芭”。
然而3年后,中国留学生因国内抗日战争爆发回国。
经过7年的等待,外婆十分担心,便带着孩子前往了中国寻夫。
在纷乱的战争年代,母女俩几乎跑遍了全国也没能找到人,只好在新疆落脚。
1952年,已经长大的马柳芭因为懂得中俄双语,便进入部队兼任护士和翻译。
不久后,部队来了一位名叫霍斌的军医,马柳芭被分配给他当助手,偶尔与苏联医生探讨医学问题。
就这样,两人在工作中逐渐相知相爱,并于1956年正式结婚。
1957年,夫妻俩生下了一个混血的女儿,俄语名叫莉莉娅,中文名叫霍莉莉。
然而,幸福的生活突然被一封信件打破了。
霍莉莉的外婆收到了在乌克兰生活的老母亲的来信,外婆的母亲称自己重病垂危,临死之前想要再见她一面。
外婆只好和女儿女婿提出回国,由于夫妻俩工作繁忙,年幼的莉莉也被外婆带走照顾。
夫妻俩想的是,让女儿也看一看自己的另一个家乡,于是索性让祖孙俩在乌克兰待上一年半载。
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别居然就是52年时间。
孤儿回到乌克兰以后,外婆经历了丧母之痛,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恰逢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走了在中国的专家,还禁止其联邦与中国往来。
历史的一粒微尘,压在每一个家庭和个人身上,都是无法承受的灾难。
无法与女儿相见的外婆从此郁郁寡欢,在1961年便病入膏肓,回天乏术了。
在去世之前,外婆拉着年仅3岁的霍莉莉,告诉她关于自己父母的消息。
“你还有远在中国的父母,等你长大以后一定要想办法找到他们。”
“柜子里是我整理好的资料,里面有你父母的照片和住址,你要好好保存。”
此后,霍莉莉在乌克兰没有了亲人,很快被送到了孤儿院生活。
接着,政府又给她安排了学校去读书。
由于从来没有父母接送,很多同学都问她:“你爸爸妈妈怎么不来接你呀?你是不是没有爸爸妈妈呀?”
霍莉莉很不服气,第二天就把父母的照片带了过来,说这就是我的爸爸妈妈。
同学们看到中国人面孔的霍斌和混血的马柳芭很好奇:“你的爸爸妈妈怎么长得这么怪呀?”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觉得自己很不合群,默默地收起了父母的照片,再也没敢拿出来。
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霍莉莉读到初中就退学了。
那时候她也想过去寻找父母,但是中苏关系依然没有得到缓和,加上自己的温饱都还没有着落。
那时候,她独自一人在社会上闯荡,找了一份工作安定下来。
1975年,霍莉莉与乌克兰的一名工程师结婚,并生下了一个女儿。
家庭的温馨让她十分迷恋,自此以后她开始尽心尽力地抚养女儿长大。
90年代以后,随着苏联解体,中国与大量国家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这让霍莉莉看到了跨国寻亲的希望。
霍莉莉拿出了外婆留给她的照片和资料,将自己的身世说给了丈夫听。
丈夫听后对她寻找亲人的愿望十分支持,还专门找人将资料进行了翻译。
然而,外婆留下来的资料相当有限,地址更是只知道一个新疆。
想要仅靠父母的名字,在偌大的中国找到他们十分困难。
失望的霍莉莉沉寂了许久,常常会在家里发呆,回忆着小时候被父母抱着的景象。
她还常常做梦梦到自己乘船到了中国,父母就在岸边等待,每次即将靠岸的时候梦却醒了。
随着女儿一天天长大,霍莉莉对于父母的思念越发深沉。
而通讯技术和交通工具的发展,让她对找到父母有了信心。
异国寻亲事实上,马柳芭和霍斌在中国,也从未忘记这个女儿。
在60年代,夫妻俩就曾不断寄出信件和包裹,但每一次都得不到回音。
那时候他们就猜测,很可能是乌克兰政府将这些东西扣留下来了。
后来,国内的政治环境发生变化,让他们更加难以发出任何信件。
夫妻俩只好从部队转业回到了老家甘肃生活,可10多年落空的等待令他们心灰意冷,两人又相继生下了一儿一女抚养长大。
即便有了新的儿女,夫妻俩对于大女儿依然念念不忘。
改革开放以后,他们开始向大使馆寻求帮助,并继续将信件寄回乌克兰老家。
遗憾的是,当初的地址早已改变,霍莉莉也有了新的家庭,没有再回老家看过。
2008年,已经成为奶奶的霍莉莉发现了中国的央视节目俄语国际频道中,有一个名叫《等着我》的大型寻亲节目。
这个节目专门用来帮助俄罗斯语言体系下的人们寻找失散的家人,尤其是与中国人组建过家庭的人群。
霍莉莉多年来第一次看到了找回父母的希望,于是她立刻将外婆留给自己的照片和母亲的出生证明送往了莫斯科,随后交到了栏目组的手上。
因为资料不全,栏目组只能一边制作其他节目,一边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发布相关寻亲信息。
霍莉莉也曾独自前往新疆,不过多数时间都因为毫无头绪和线索,很快就不得不离开了。
2010年,栏目组总算找到了有用的线索,他们发现有一名叫做霍斌的男子在年龄和职业上都能够对得上。
栏目组深入调查后发现,男子从部队离开后去到了甘肃兰州,但不知道具体的地址。
而且,霍莉莉只有父母50年前的照片,如今他们的长相恐怕早已与照片中的不相符。
而当时的兰州同样有着超过300万的人口,要从中找一个人简直如同大海捞针。
为此,节目组又联系上了兰州警方,警方的初步筛查很快完成了,但并没有符合条件的人。
难道霍斌已经离开了兰州?警方想到曾经年近30的男子,50年后有可能已经亡故,于是又通过一份特殊的资料,果然发现了符合条件的“霍斌”。
在资料上显示,这位老人恰好是去年刚刚离世,家住在兰州市西固区福利路。
半个世纪后的泪水当民警敲开这家人的门,开门的是一位混血样貌的老妇人,与霍莉莉所给的资料吻合。
而当民警将那张50年前的照片递给老人时,她的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听到记者说自己的大女儿居然跨国寻亲,老人的泪水早已落了下来,她就是霍莉莉的母亲马柳芭。
马柳芭称,夫妻俩一直在想尽办法寻找女儿,奈何多年来线索全无。
丈夫霍斌在去世前曾说道:“我这辈子是没机会找到大女儿了,但是我相信她一定会找到我们,如果哪天她回家了,你们一定要照顾好你们的姐姐,弥补这么多年我们对她缺失的陪伴。”
在确定马柳芭和霍莉莉是亲生母女后,节目组很快安排了一场认亲节目。
2010年11月16日,马柳芭在儿女的陪伴下来到了节目现场。
随后,霍莉莉朝着母亲走了过来,血浓于水的母女在时隔50年后紧紧相拥,曾经的孤独与思念化作了炽热的泪水。
马柳芭用颤抖的双手搂着女儿,激动地说道:“这是我姑娘,爸爸妈妈也一直在找你啊!”
霍莉莉用自己学到的中文哭泣着说道:“妈妈,我好些年没见到你了,我好想你。”
节目完成后,霍莉莉在弟弟妹妹的带领下去到了父亲的墓碑前,墓碑上还刻着霍莉莉的名字。
弟弟说,是父亲过于想念她,带着无法见到女儿的遗憾,要求他们在他死后刻上去的。
知道了父亲的心意,却再也无法见到他,霍莉莉悲从中来,泪水不断地涌出来。
得知女儿在乌克兰也已经成家,母亲马柳芭十分高兴,还通过视频连线看到了外孙女。
随后,她也拉着女儿的手介绍起了家里的亲人,这里有老人的女婿和媳妇,也有她的孙子和外孙。
虽然大家都没见过霍莉莉,但看到老人这么高兴,他们也为这段来之不易的团聚而欣慰。
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寻亲之旅终于告一段落,从战争与动乱,走到和平与团圆,这个家庭用了三代人的时间。如果说和平有意义的话,它或许就是如此体现在了每一个家庭的泪水与笑脸之中。
神马都是浮云
居然在我们兰州[点赞]恭喜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