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浑源州署(一):最具有明清风格、北方保存最完整

牛爷大走四方 2024-07-08 20:26:38

浑源州署位于山西浑源县城永安西大街。始建于金代,现存建筑是明朝太祖洪武七年州判张溥主持营造,距今已有645年的历史,占地49亩约32500平方米,有房舍310余间, 共由五进院落组成。

浑源州署历经各朝代修建扩建,到清朝乾隆时,逐步形成布局严谨、规制齐全、规模宏大、深邃森严的一处高品位、全功能的官署衙门。目前我国北方保存最完整、最具明清风格特色的衙署建筑群。

浑源州衙建筑群在整体布局上严格按照《明史》《清会典》所载的地方官署规制,表现了“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后寝、狱房居南”的传统礼制思想,整个建筑布局对称、合理、紧凑、主次分明、高低错落、井然有序、浑然一体。

浑源州署大门是屋宇式大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正门两侧各开一小门,悬山顶上覆墨瓦,正脊满布花卉砖雕,两端各有一鸱吻,垂脊悬脊兽。大门位于整个州署建筑的中轴线上,正南方位,是整个衙门外墙唯一的出入口。门前分别有汉白玉雌雄狮子各一只,傲然耸立,俯视前方,为整座署衙增添了几分肃穆。

大门两侧的明柱上悬挂着墨底金字的楹联,“山亦若心以持恒者,水而为鉴不可浑之”,门楣上悬挂中顺大夫大同府知府汤阴张升所提“浑源州署”的黑底金字大匾。中门两侧各悬宫灯一盏。

穿过大门,一条直直的甬道通往仪门。

州署仪门的建筑样式与大门相同。仪门是第二道门,位于一进院和二进院之间,两侧有两个小门,东边是人门,也叫喜门,走县太爷和办公人员;西边是鬼门,也叫绝门,平常关闭,只有提审犯人,押解死囚时才打开。中间的大门平时关闭,有重大事情或重要的日子才打开。

仪门两侧的明柱上悬挂着墨底金字“此是公门裹足莫干三尺法;我无私谒盟心只凛一条心”的楹联,门楣上悬挂着 “仪门”的黑底金字大匾。仪门旁有鸣冤鼓,没有非常紧急的事不可以乱敲,那样有可能会被打板子和罚款。

仪门是一座具有明清风格的建筑。它的建筑形式庄重、典雅,采用砖石结构,门面上装饰着精美的雕刻和彩绘。仪门在古代官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官员们出入的正式通道。

穿过仪门便是浑源州署的第二进院。第二进院的北侧是大堂,东侧为兵科射圃,西侧为军魂殿。

过了仪门,沿着向西的甬路前行,月亮门上镌刻着“史籍馆”的匾额,月亮门旁的墙壁上悬挂着“浑源县乡村e镇电商公共服务分中心”牌子,应该是办公用房了。

月亮门内的是“史籍馆”,但大门紧锁。门前的对联“馆开史镜鉴来人,门立廉公昭正气”的对联。

“史籍馆”的南侧正房是“军魂殿”,军魂殿面阔五间,进深两间作为浑源县革命烈士陵园的一部分,是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立的。它通过展示烈士的英勇事迹和精神,向公众传达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价值观,起到了传承红色基因和弘扬革命传统的作用。

军魂殿南侧跨院的正殿是狱神庙。狱神庙通常是古代官署中设置的一种庙宇,用于祭祀和供奉与司法、狱政相关的神祇。

狱神庙面阔三间,进深两间,门前悬挂“触法即欺天十恶不赦;悔过是回头一体宽容”的对联,门楣上悬挂“狱神庙”的牌匾。

狱神庙里面居中供奉狱神皋陶(公元前2220年-公元前2113年),相传是他架构了中国最早的司法制度体系(五刑、五教),坚持公平公正,强调“法治”与“德政”的结合,促进社会和谐,天下大治。

狱神庙的西墙上供奉着关帝的神像

狱神庙的东墙上供奉着北岳神君。

西侧房现为“德胜云缸坊”

狱神庙南侧的跨院便是州署牢房

浑源州署牢房

第二进院的中间,甬道的两侧各有一座歇山顶的亭子,西侧为旌善亭,东侧为申明亭,是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五年(1372 年)下令在全国城乡设置的官亭,其目的在于读法、明理、彰善抑恶、剖决争讼小事、辅弼刑治。

申明亭是用来公布本地区的坏人坏事以及惩罚处理的决定。它还具有处理村里民事纠纷和轻微刑事案件的功能,由村中年高望重者会同里长等一起出面仲裁和处理。

申明亭的东侧是六房中的礼、户、吏三房,也就是衙署的办公区,六房就是吏、户、礼、兵、刑、工,源自三省六部制。

礼房:负责制定官方礼仪活动流程和标准,筹备相关物品器具。管理当地教育事务,组织文化活动。监督规范民间礼仪风俗,处理相关纠纷。承担部分接待工作,记录保存礼仪活动文书资料及相关政策法规。

户房:负责本地居民的户籍管理,登记详细信息。清查土地状况,处理土地交易。核算征收各类赋税,安排徭役。遇灾荒时统计受灾情况,协助赈济和赋税减免。还监督商业活动,管理市场秩序及处理经济纠纷,在地方经济事务管理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户房的内部摆设及百官送福塑像

吏房: 其主要职责在于管理官吏的任免、考核、升迁等事务。负责官吏档案的整理与保存,记录官吏的履历、功绩与过失。同时,吏房还承担着制定官吏的规章制度,规范其行为和职责。此外,协调各级官吏之间的工作关系,保障行政机构的有序运行也是其重要工作内容。

申明亭的西侧是旌善亭。旌善亭和申明亭的设置反映了明朝统治者推崇“礼法并用”的思想,将伦理道德的预防犯罪职能与法律镇压犯罪职能相结合,以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这些亭子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不仅起到了普法和解决纠纷的作用,还对民间的道德教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旌善亭主要用于表扬村里所发生的好人好事,即所谓“善人义举”。这些好人好事和大明礼部选录的循官良吏比较突出的事迹都会被摹写在亭中,以此鼓励人们积极向善。

旌善亭的西侧是是六房中的兵、刑、工三房,也就是衙署的办公区,六房就是吏、户、礼、兵、刑、工,源自三省六部制。

兵房:其主要负责地方的军事与治安相关事务,包括兵员的招募、登记与管理,武器装备的置办与存储,地方军事防御工事的规划与建设,以及维护社会治安,处理各类治安案件和突发事件,协同其他部门保障地方的安全与稳定。

刑房:主要负责各类刑事案件的处理,包括案件的受理、侦查、审讯以及相关证据的收集整理。它依照律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定罪量刑,确保司法公正。同时,刑房也参与制定和执行地方的治安管理措施,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保障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户房的内部摆设及百官送福塑像

工房:主要负责各类工程事务,包括城池、官署等公共建筑的修缮与维护,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利设施的兴修与管理。同时,工房还监管地方的手工业生产,规范行业标准,保障产品质量。此外,对于工匠的招募、培训与管理也是工房的职责所在,以确保有足够的技术力量支持各项工程和生产活动。

(未完待续)

2024-04-11

感谢您的关注与观看!

0 阅读:0

牛爷大走四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