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在其最新一期 "Power On" 时事通讯中提到,目前苹果Vision Pro的用户对该产品的使用并没有之前预期的那么多,“自从Vision Pro于今年2月上市以来,我听说公司已经售出了不到50万台”。苹果 Vision Pro 自上市以来,售出不到 50 万台!这一数据在科技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这一现象背后有着诸多值得深入探究的因素,同时也预示着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市场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首先,Vision Pro 销量未达预期,价格因素不容忽视。折合RMB接近25000元的售价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对于一款新兴的科技产品,尽管它有着诸多创新之处,但动辄上万元甚至更高的价格,超出了大多数普通消费者的承受范围。在经济环境的大背景下,人们在消费时会更加谨慎权衡,对于非必需品,如此高的价格门槛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阻碍。例如,一个普通家庭在考虑购买一款电子产品时,可能会优先选择价格更为亲民且功能满足日常需求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而不是花费大笔资金在一款相对陌生且用途仍有待进一步探索的头戴式设备上。不过我觉得,苹果公司这个初代的产品,在销量方面应该不会是很重视;苹果更在意的是如何优化下一代产品,从而来实现突破,让产品成为广大消费者所能接受的。

其次,从应用场景的角度来看,Vision Pro 虽然技术先进,但目前应用生态还不够丰富。消费者购买一款产品,希望它能在多个场景中发挥作用,满足不同的需求。然而,目前 Vision Pro 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如沉浸式的影视观看、高端游戏体验以及部分专业的设计创作等。对于普通大众日常的办公、社交、学习等场景,其适配性和实用性还不够突出。例如,在办公场景中,它无法像传统电脑那样方便地进行多任务处理和文字输入;在社交方面,也没有像手机社交软件那样广泛的用户群体和便捷的交互方式。缺乏丰富且广泛应用场景的支撑,使得消费者很难找到足够的购买理由。

再者,佩戴舒适度也是影响销量的一个关键因素,苹果 Vision Pro 的重量在 600-650 克之间,头戴式设备长时间佩戴容易产生疲劳感。这对于需要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用户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困扰。即使 Vision Pro 在设计上已经尽量考虑到了人体工程学,但头戴式的设计本质上还是会对头部和眼部造成一定的压力,与普通的眼镜或耳机相比,其佩戴体验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使得一些消费者在试用后,因为担心长时间佩戴会带来不适,而放弃了购买的想法。

从市场竞争的维度分析,VR 和 AR 市场虽然处于发展阶段,但已经有众多竞争对手。其他品牌的产品在价格上可能更具优势,在应用场景上也有各自的特色。例如,一些主打游戏的 VR 设备,价格相对较低,并且有大量专门为游戏优化的内容;还有一些专注于教育或工业领域的 AR 设备,在特定行业内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用户基础。Vision Pro 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

不过,我们也不能仅仅因为当前的销量数据就否定 Vision Pro 的价值和未来潜力。它作为苹果在 VR 和 AR 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和技术探索,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其先进的显示技术、精准的交互设计等都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推动了整个 VR 和 AR 技术的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渐降低,以及应用开发者们对其平台的进一步挖掘和丰富,如果苹果能够持续优化产品的性能、改善佩戴体验、拓展应用场景,那么 Vision Pro 未来仍有可能迎来销量的大幅增长,甚至带动整个 VR 和 AR 市场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阶段。我还是更希望国产能有品牌能够在这个领域崛起。
无观彼岸
什么时候做到眼镜一样就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