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云“小满见三新”,这句民间流传的俗语既简单又形象,但却蕴含着丰富的农业经验。
这种经验实在是非常有用,农民朋友也不能置之不理。
此言提到的“小满”就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而什么是“小满”呢?
小满节气又逢五月,这时大多数作物的种子都已经开始膨胀了。
但相较于成熟尚有一些距离,粮食很饱满,但究其质量的话还是差了点,因此才叫做小满。
那么结合当时的季节环境,我国的南北方应该也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那么这三样到底是什么呢?
大蒜怎么能入选其中之一呢?
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众所周知大蒜在我国的应用非常广泛,从北到南甚至都没有一家酒店或者餐厅是没有大蒜这种调味品的。
在厨房中,大蒜做为食材总是帮助进行食物搭配和颜色调和起到了一定的不可替代性的作用。
在中国人眼里,大蒜这种调味品的使用几乎已经成了惯例。
大蒜乃是草本植物,属于葱葱蒜家族,有着非常悠久的栽植历史。
中国人早在公元前2852年左右就开始了对大蒜的使用。
而中国对于大蒜的生产和消费更是占到整个世界一半人口数量的消费和70%生产量,别说国内对大蒜的需求大,国际市场也是如此。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的大蒜地位也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这当中蕴含着无尽商机,自然也吸引了许多人前来“撒下一种来收一堆”。
更何况我国各地的大蒜种植都大相径庭,有些地方顺应自然生长就产出了名贵的大蒜品种。

常见的有紫皮、白皮、红皮等,以后还有要继续扩展的希望,它们之间生长环境的差异,造就了它们口感、营养等各方面的差异,价位更是差距巨大。
这时候就要说到小满节气和我们每天都吃的大蒜了。
以前农业不发达的时候,人们种点啥收点啥,年年都过得很充实。

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时间推移,农谚逐渐形成,它们不仅简单而且形象,帮助人们在种植时候根据阶段性的节气确定种植采收周期。
从这个角度来说,小满的用处还真是不少的,然而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大蒜肯定不能缺席。
而且小满这种农谚传承流布,也会随着地域文化发生改变。
因此南北方甚至东南西北各地对这三样东西可以说都各有自己的见解,但其中大蒜始终是一个不变的主题。
这也确实波及到了中国各地,人们对大蒜成熟期的判断,就要看看当地人们对于这三样东西中的大蒜有何判断。
众所周知,大蒜不仅仅是为了吃好,而是特意去种植产出来占有重要位置的经济作物。
所以当它们达到成熟期,将会产生重要影响,人们不得不小心谨慎。
看蒜叶。大蒜成熟的时候,叶子自然会发生一些改变,所以看叶子是判断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
由此发展出许多技巧,其中第一条就是看叶子是否变黄了。
很显然,当大麦叶子顶部嫩绿部位变得暗淡,并逐渐变为黄褐色的时候,就是大蒜逐渐走向成熟的一种标志。
由此可以推测出,大麦目前的状态处于半成熟状态,而后期当其逐渐发黄时,养分也基本都进入到地下茎部去了。
与此同时,这时候还会伴随着一个现象,就是植株顶部的叶片和小苞片不断干枯脱落。
所以观察这些现象,可以明确知道此时的大麦已经完全成熟了,可以收获了。

第二条则就是看植株基部是否有着鲜红色茎秆,众所周知,大麦在生长期并不会出现红色茎秆,但当它快要成熟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现象。
这其实就是植物自身调节和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当环境符合其生理需要时会激素分泌调整作用之下发生一些变化。

比如说从培养莴苣上,我们知道茎秆底部只有当其内部储存着养分的时候,它才会慢慢发红,这是植物生理机制决定的。
除了这两条,还有第三条,就是观察现场茎上皮层是否出现脱落现象。
一般而言,当植物接近收获期时,其内部已经储存了大量养分,而根本没有办法再进行光合作用。

所以这个时候就会发生一些必要的自我保护行为,比如上皮层开始脱落等现象,从而为自身更好的适应环境提供一层保护。

仅靠地下部分就能合理有效判别出一个品种是否成熟,这个技术显然并不成熟,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联合其他条件进行判断。
比如说土壤,一般土壤湿润的时候,大米还处于成长期,但当土壤表面开始干裂,并且继续干裂的时候,也意味着它们快要成熟了。
除了自己动手来进行判断,还可以通过他人的感官来认识物体,比如在下雨之后,如果别人能听到地里的水分沥干滴落声,那么应该就意味着这个时候的大麦已经完全成熟。
当然,农民朋友们肯定还有许多他们自己独特的方法,用以判断作物是否成熟,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在土地上观察,我们不仅要观察顶部茎部叶子等部分,还需要关注根部根须生长状态,是否有泡泡存在是关键标志之一,当出现泡泡时要抓紧时间挖掘。
此外观察土壤是否有明显隆起也是一种直观证据,隆起土壤说明地下茎秆蒜头已经长成,然后如果隆起高度达到三四厘米或更多的时候,要格外注意。
与此同时还要观察一下底土泥块以及溢出泥块上的颜色变化,因为这时候会出现一些灰白色颗粒,这些颗粒其实是由于排水不及时酵母菌繁殖过剩后产生的霉烂物质。
这时候一定要赶快进行挖掘,以免影响后续加工质量。
但是要注意,在挖出来的时候,如果触碰到了铜水管,这样就意味着成熟,要立即进行挖掘,以避免损失。

根据历年的气候变化,上面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看节令,在小满时期大麦不会成熟,每年农历六月初一之后,大麦自然就会成熟。
